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搜索文档
饮料瓶回到饮料瓶:rPET助力绿色循环新图景
环球网· 2025-11-02 21:51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在“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战略推动下,塑料循环利用成为产业界和政策层关注重点,食品接触用塑料同级利用是环保收益最显著的方向[1] - 食品级rPET同级利用被认为是塑料高值化回收的典型范例,也是推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1] - 2024年8月国家卫健委已批准食品接触用铝质易拉罐和钢罐再生后用于生产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同年10月相关国家标准正式立项[2] 市场现状与回收水平 - 中国PET饮料瓶回收率处于96.48%至97.63%的国际先进水平,但大部分回收后用于化纤、汽车、日化产品等非食品领域[1] - 食品级rPET产品多出口至海外市场,国际上PET的“先同级再降级”模式已有多年应用经验[1] - 超过六成消费者支持rPET用于食品包装,当消费者了解其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作用后,展现出更强购买意愿[2] 技术标准与安全评估 - 欧盟和美国已形成完善的食品级rPET安全评估和批准体系,其安全性主要通过模拟极端污染场景的“挑战性实验”来验证[1] - 国内科研机构验证研究表明,规范的国产rPET再生工艺同样能够保障食品安全要求[1] - 相关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和监督管理规范正在研究中,将为食品级再生塑料生产和应用提供制度基础与技术支撑[2]
从饮料瓶到饮料瓶:rPET助力绿色循环新图景
中国经济网· 2025-10-30 14:38
行业现状与循环模式 - 食品接触用塑料的同级利用是环保收益显著且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1] - 中国PET饮料瓶回收率高达96.48%至97.63%,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大部分回收料用于化纤、汽车、日化等非食品领域[1] - 国际上PET采用"先同级再降级"模式,该模式延长了PET生命周期并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ET饮料瓶生产国和消费国,但rPET同级利用至今未能实现,企业生产的食品级rPET多出口至海外[1][3] 技术安全与标准建设 - 欧盟和美国已形成完善的食品级rPET安全评估和批准体系,其安全性主要通过模拟极端污染场景的"挑战性实验"来验证[1] - 国内科研机构的验证研究表明,规范的国产rPET再生工艺同样能够保障食品安全要求[1] - 2024年10月,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铝质金属容器保级再生利用技术规范》正式立项,为再生材料的安全评估和监管提供制度基础[2] - 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监督管理规范正在研究中,将为食品级再生塑料生产和应用指明方向[2] 市场接受度与消费者行为 - 超过六成消费者支持rPET用于食品包装,当消费者了解其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积极作用后,付费意愿更高[2] - 持续开展科学传播与公众教育有助于提升社会对rPET的认知度和接受度[2] 政策进展与行业呼吁 - 2024年8月,国家卫健委批准食品接触用铝质易拉罐和钢罐再生后用于生产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释放积极政策信号[2] - 2025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尽快明确食品用rPET生产应用的管理机制,以打通政策堵点[3] - 多方需联动共同推动食品接触用rPET行业高质量发展,避免部分rPET制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回流造成的资源浪费[3]
城发环境: 2024年度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06
公司评级与战略定位 - 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升至AAA,评级展望为稳定,反映公司在河南省及控股股东体系内战略地位提升[3][4] - 作为河南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公司被定位为省内最大环保投资运营平台[5][17] - 聚焦供排水一体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打造第二产业增长曲线[5][40]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垃圾处理能力达28,550吨/日,装机容量591兆瓦,运营效益处于行业较优水平[4][17] - 2023年环保固废污水处理业务收入28.33亿元,毛利率42.05%,高速公路业务收入14.39亿元,毛利率56.01%[31] - 在河南省垃圾焚烧市场占有率超50%,并积极拓展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海外项目[17][18] 财务表现与资本结构 - 2023年总资产291.28亿元,营业收入65.22亿元,净利润11.80亿元,EBITDA 31.10亿元[6][31] - 资产负债率70.87%,总资本化比率65.66%,财务杠杆处于行业较高水平[7][31]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20亿元,获现能力保持稳定[9][34] 行业环境与发展前景 -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增速放缓,"焚烧下县"政策推动县域项目成为发展重点[15][17] -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行业处于调整期[14][15] - 河南省供排水一体化政策推动下,公司水务运营能力有望实现高速增长[5][23] 核心竞争优势 - 许平南高速路产质量优异,贡献80%以上通行费收入,持续提供稳定现金流[26][27] - 通过整合股东及省内固废资源,形成完备产业链,环保业务规模效应显著[5][17] - 获得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在资产注入、业务协同等方面的持续支持[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