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垃圾焚烧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动力20250728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绿色动力、长江电力、中科环保、瀚蓝环境、国轩股份、海螺创业 - 行业: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公用事业板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绿色动力经营数据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累计垃圾进场量 715 万吨,同比增长 2%;发电量 25.39 亿度,同比增长近 2%;上网电量 21 亿度,同比增长 2%;供热量 51.55 万吨,同比增长 116%;还原供热后吨发电量 369 度,同比提升 1.6%;还原后吨上网电量 310 度,同比提升 2.4%[10] - 二季度垃圾进场量 372 万吨,同比增长 5%,环比增长 8%;总发电量 13.031 亿度,同比增长 3.5%,环比增长 5.4%;上网电量 10.821 亿度,同比增长 1%,环比提升 5%;吨发电量和吨上网电量同比略有下降;供热量 129 万吨,同比增长 133%,环比提升 29%[4]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特点及投资价值 - 项目收益率稳定,电价不需入市交易,有稳定性;环保刚需,采用特许经营权模式,30 年内收益受保护无竞争;可通过提质增效改善经营效率,如供热改造和吨发提升[5]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与其他公用事业板块相比的优势 - 项目收益率高且稳定;特许经营权模式确保长期无竞争;维护性资本开支低,分红能力强,如绿色动力分红比例提高到 70%;可通过提质增效改善经营效率[7] 国家价格法草案修订对公用事业板块的影响 - 明确公用事业定价市场化,听证方式更灵活,推动市场化收费,使上市公司有动力获取超额收益,保障企业现金流,提升企业估值,如美国固废市场化公司估值水平高[8] 绿色动力未来发展潜力 - 通过提质增效改善经营效率,如供热改造和吨发提升;分红能力提高至 70%,维护性资本开支低,未来有三倍以上提升空间;国家价格法草案修订后可更灵活定价,保障 ROE 和现金流[9] 供热业务对公司经营效益的影响 - 供热不需大量营业成本,市场化交易现金流好;2025 年上半年蒸汽供应量 51.55 万吨,对应蒸汽收入约 7700 万元,同比增加 4000 万元;供气业务利润率高且无应收风险,增收基本转化为净利增量[11] 财务费用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一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下滑 2400 万元,二季度若保持态势将再节约 1000 多万元,财务费用节约是业绩增长重要因素[13] 公司业绩表现及展望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4600 万元,由上网电量增收、供热收益、污泥处置增收、成本节约和财务费用下降推动;二季度单季预计总增收接近 4000 万,净利增厚约 2000 万;全年有望保持 20%以上业绩增长,若危废减值收窄,经营性利润将明显提升[3][14][15] 公司未来发展潜力体现 - 拓展供热业务,发电供热比有提升空间;持续节约财务费用;提高发电和热能利用效率;拓展 IDC 等新业务领域带动经营效率和 ROE 提升[17] 垃圾焚烧板块整体发展趋势 - 逐步演绎提分红、提 ROE 逻辑,绿色动力是典范,瀚蓝环境、国轩股份、海螺创业等公司也在验证该逻辑[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一季度简易自由现金流同比提升 94%,全年预期资本开支从去年 5 亿元降至 3 - 4 亿元,简易自由现金流接近 12 亿元[15][16]
环保发电厂因为垃圾少“吃不饱”?四川每天4万多吨垃圾变成宝
四川日报· 2025-07-22 11:19
垃圾焚烧行业现状 - 成都9家垃圾焚烧厂满负荷运行 每日处理垃圾总量约1.58万吨 接近全市每日产生2万吨生活垃圾的79% [5][6] -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二期)每日处理生活垃圾超3000吨 发电约150万度 已稳定运行1600余天 [5] - 邓双海诺尔环保发电厂设计日处理能力1500吨 实际达2000吨 全年运行超340天 临时处理量可达2300吨 [6] - 四川全省4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2024年日均处理垃圾4.35万吨 占设计总能力4.8万吨/日的90.6% [7][8] 区域运营差异 - 遂宁市垃圾焚烧厂日处理800吨 垃圾来源稳定未出现缺口 [7] - 眉山市仁寿县垃圾焚烧厂设计1200吨/日 曾存在垃圾不足 后通过扩大收集范围实现平稳运行 [7] - 达州市垃圾焚烧厂设计1400吨/日 实际处理950吨/日 存在32%缺口但仍维持运营 [7] 产能规划与人口支撑 - 四川省2023年生活垃圾产生量2083.87万吨 与8368万常住人口规模匹配 [9] - 对比江苏省8526万人口 2023年焚烧处理垃圾2828万吨 显示四川垃圾焚烧产能利用率更高 [9] - 2022-2024年仅新增8座焚烧厂 低于原规划14座 2030年前计划新增0.98万吨/日处理能力 [10] 技术升级与资源化 - 垃圾焚烧发电效率显著提升 从10年前200度/吨提高到当前500度/吨 [11] - 炉渣5%用于建材制作 飞灰3%经固化安全填埋 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标 [11] - AI算法优化使每吨垃圾发电量提升10% 余热用于市政污泥干化等协同处置 [12] 基础设施扩建 -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投运后将新增5100吨/日处理能力 全市总能力达2.09万吨/日 日发电超1000万度 [6]
垃圾不够烧?变化如何发生的
观察者网· 2025-07-18 22:42
垃圾处理产业发展 - 中国垃圾焚烧产能快速提升 多地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并开展陈腐垃圾开挖二次处理工作[1] - 垃圾分类政策推动焚烧原料热值提升30%-50% 但可焚烧干垃圾量减少20-25%[8][9][10] - 2020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超50% 东部地区达60% 十四五目标提升至65%[13][14] 洋垃圾禁令与资源化转型 - 2017年起中国逐步禁止洋垃圾进口 2021年全面实施 此前中国曾处理全球45%垃圾(1992-2018年累计1.6亿吨)[5][6] - 洋垃圾时代通过进口固体废物获得大量再生资源 2015年再生纸2335万吨 再生塑料749万吨 再生钢铁482万吨[3][4] - 禁令后转向国内垃圾分类体系 2020年重点城市回收利用率目标35% 江苏2024年实际达36.54%[7][16] 垃圾焚烧市场动态 - 地方政府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云南2030年规划32座焚烧厂已提前建成30座 江苏64座厂日处理能力8.89万吨全国第二[15][16] - 产能扩张导致局部"垃圾缺口" 上海3.6万吨日处理能力对应2.67万吨日清运量 企业跨区域收运或开挖填埋场补缺口[19][20][22] - 光大环境2024年入厂垃圾量同比增7.1% 通过政府合作与市场拓展缩小垃圾量缺口[23] 行业技术升级与整合 - 飞灰处理成行业痛点 广州302万立方米填埋库容仅够用至2030年 需开挖腾退空间[22] - 上海环境开发FAST飞灰处理技术 光大环境5项设备获欧盟认证 推动技术出海[28] - 瀚蓝环境并购粤丰环保后日处理能力跃升至9.76万吨 行业集中度提升[27] 政策与市场挑战 -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调整 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小时数限定82500小时 运营15年后取消补贴[25] - 地方财政支付延迟导致现金流紧张 民营焚烧厂运营困难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环保升级双重压力[26] - 二噁英等排放标准趋严 小规模焚烧厂被迫关停 倒逼企业向规模化、技术密集型转型[26][28]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7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8 17:48
项目进展 - 2025 年上半年成都市洗瓦堰再生水厂、成都市污泥三期项目、邛崃餐厨项目等已投运 [2] - 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剩余 40 万吨/日)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其余在建项目大多将在 2025 - 2026 年内投运 [2][3] -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 5100 吨/日,污泥协同处理规模为 800 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为 800 吨/日,预计 2026 年投运 [3] 业务调价机制 - 供水业务满足相关调价原则可向政府提交申请,经成本监审、听证会等程序通过后执行,遇国家或省对上游资源水价等调整时同步同幅联动调整 [3] - 污水处理业务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调价周期及公式开展,一般每 2 年或 3 年定期调价,因特定因素致成本重大变化可申请临时性调整,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五期(2024 - 2026 年)污水处理服务费暂定均价为 2.63 元/吨 [3] 应收账款与市场拓展 - 随着市场拓展业务规模扩大,应收账款有所增加,公司重视并积极开展回款催收工作 [3] - 公司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立足深耕成都市场,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同时在全国布局资源深挖细分市场 [4] 资本开支与分红 - 近年来因多个项目建设资本开支较大,项目建成投运后开支会逐步下降 [4]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近年来提升现金分红比例,未来项目建成投运释放产能后将更有条件提高股东回报水平 [4]
中国垃圾是如何不够烧的
投资界· 2025-07-16 11:27
行业现状 - 垃圾焚烧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三分之二的企业垃圾供给不足,平均产能利用率仅60% [3][6] - 全国垃圾焚烧厂从2005年的67座增至2023年的1010座,焚烧处理比例从9.8%升至82.5%,无害化处理能力从3.3万吨/日增至86.18万吨/日 [3] - 2024年全国垃圾单日焚烧能力达115.5万吨,行业平均负荷率不足60%,40%产能闲置,107座焚烧炉停运超半年 [7] 供给过剩原因 - 垃圾焚烧厂设计规划超前,垃圾产生量未达预期,与经济活动活跃度相关 [3] - 垃圾分类导致厨余垃圾被分流,大城市垃圾中30%为厨余垃圾,最终仅四分之一可焚烧 [9] - 县区级垃圾焚烧厂全覆盖导致供给失衡,对未来人口和垃圾量增长预期过于乐观 [8] 企业应对措施 - 焚烧厂向多元化经营转型,如提供蒸汽、热水或协同处理污泥 [4] - 部分企业开始挖掘填埋场存量垃圾进行焚烧,如广州计划开挖350万立方米存量垃圾 [11] - 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参与的海外垃圾焚烧项目达79个 [4] 政策与财务影响 - 垃圾焚烧厂收入构成:电费占三分之二(含国补),垃圾处置费占三分之一 [14] - 国补退坡政策规定生物质发电项目15年后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 [15] - 垃圾处置费从每吨60-70元涨至100-150元,地方政府支付压力增加 [17] 行业未来趋势 - 行业需从toG向toC和toB转变,客户群体多元化 [8] - 垃圾处理价格可能上浮,企业需扩展供热供气等新业务 [18] - 中国垃圾焚烧技术和运营经验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具备海外拓展优势 [4]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6
东吴证券· 2025-07-16 07:30
核心观点 - 城市更新“十五五”期间预计至少完成4.48万亿元总投资,资金来源有望获更多地方债支持;下半年经济在需求端和政策端存在变数,货币政策宽松处于观察期;债市受股市影响收益率或上行但幅度有限,建议提高转债欠配资金配置比例;多只推荐个股因不同原因调整盈利预测,但多数维持买入评级 [1][2][6][10] 宏观策略 城市更新相关 -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结构优化等工作,“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预计总投资至少4.48万亿元,每年近9000亿元,需求来自城中村、老旧小区及基础设施改造 [1][18] - 老旧小区与基础设施改造“十五五”预计至少贡献2.35万亿元新增投资;城中村改造预计贡献2.13万亿元新增投资 [1][18] - 近年城市更新加速推进或因国内投资结构转变,其资金来源未来有望获更多地方债支持 [18] 经济数据相关 - 二季度经济实际增速较高但名义增速有待提高,需求端三大领域好于去年,收入增速居民>企业>政府,下半年“反内卷”推进平减指数降幅有望收窄 [20] - 6月外需带动工业生产走强但产销衔接不通畅,内需边际走弱但下半年政策有望支撑,供需平衡压力加大“反内卷”将推进再平衡 [20] - 下半年经济变数在需求端消费、出口、房地产销售演变,政策端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消费政策增量、“反内卷”演进 [2][21] 金融数据相关 - 6月新增社融和贷款恢复季节性投放,政府债券融资和本外币贷款支撑社融,企业短贷冲量,外币贷款连续增长 [22][23] - M1与M2同比增速回升,M2 - M1剪刀差收窄,财政存款向居民和企业存款“搬家”,部分理财产品“回表” [23] - 5月初降准降息后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宽松短期加码概率低,7月或加大流动性投放 [3][23] 固收金工 债市影响相关 - 本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债券收益率受股市牵动明显,后续需观察股市上涨持续性,债市预计窄幅波动,收益率上行至1.7%可配置 [6][24] - 美国相关数据公布后,原油库存激增或压制油价,批发库存环比下降,中小企业乐观指数小幅下降,失业救济金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有韧性,美联储对降息分歧明显 [25] 转债配置相关 - 从评级、风格、生命周期三个维度寻找下半年转债机会,建议提高欠配资金配置比例,注意风格高低切换 [7][27] 债券数据跟踪相关 - 本周绿色债券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减少,二级市场成交额增加,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 [7][28] - 本周二级资本债一级市场发行2只规模530亿元,二级市场成交量减少,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 [7][30] 广核转债相关 - 预计广核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6.83 - 140.94元之间,中签率为0.0140%,建议积极申购 [9][31] 行业 中矿资源 - 25H1业绩预告基本符合预期,25Q2锂盐销量环比持平但因锂价下跌及库存减值亏损,铯铷毛利同增,铜冶炼Q3有望减亏 [33] - 下调25 - 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0][33] 李宁 - 25Q2全渠道零售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店铺数量基本符合预期,跑步、健身品类表现好,篮球承压 [35] - 预计下半年加大奥运+科技投入,折扣加深库存降低,下调25 - 27年归母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10][35] 361度 - 25Q2主品牌线下、童装线下、电商流水分别同比约10%、约10%、约20%增长,超品店拓展顺利 [36] - 跑步、篮球等品类增长快,维持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1][38] 中熔电气 - 25Q2业绩亮眼超预期,受益于国内电动车和储能市场高增,新能源熔断器销量增势稳健 [38] - 上调25 - 27年归母净利预测,给予26年25倍PE目标价122元,维持“买入”评级 [12][38] 震裕科技 - 25Q2业绩亮眼超预期,主业稳健增长,机器人业务客户持续推进 [39] - 上修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给予目标价147元,维持“买入”评级 [13][39] 瀚蓝环境 - 25H1业绩超预期,因粤丰并表、降本增效和业绩赔偿,粤丰整合单月利润贡献超24年水平,内生提效增长强劲 [40] - 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4][40] 华新水泥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Q2盈利超预期,得益于国内水泥盈利改善、海外盈利提升和汇兑损益影响减小 [41] - 海外布局完善形成新增长极,“反内卷”下国内水泥盈利中枢有望回升,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维持“增持”评级 [15][41] 泽璟制药 - U - ZG006疗效数据优异,有望成小细胞肺癌基石疗法,ZG005初步疗效验证,泛瘤种潜力大 [42][43] - 公司多款产品上市进入商业化新阶段,预计公司市值可支撑53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3] 亨通光电 - 公司光通信与能源主业双轮驱动,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彰显发展信心 [44] - 海风开发潜力大,海缆市场规模增长,光通信国内需求稳定海外有增量,智能电网用电需求升占比提升 [44][45] - 公司跻身海缆龙头,拓展海工业务,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45]
瀚蓝环境(600323):2025H1预告点评:H1剔除一次性影响业绩同比增27.7%,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7-15 17: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半年度瀚蓝环境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加9.00%左右,剔除一次性往期收益同比增加约27.71%;扣非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加3.94%左右,剔除一次性往期收益同比增加约22.17% [2][4] - Q2剔除并购及一次性因素影响后预计内生业绩同比增速为16.8%,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2] - 6月2日完成粤丰环保私有化,下半年预计新增多地对外供热业务,看好公司EPS+股息率同步提升 [2] 报告具体内容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加9.00%左右,剔除一次性往期收益(约1.3亿元)同比增加约27.71%;扣非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加3.94%左右,剔除一次性往期收益同比增加约22.17% [2][4] - Q2表观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增长8.05%,剔除并购及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内生业绩同比增速约为16.8% [9] 并购及一次性因素 - 2024H1有济宁固废电费、金沙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污水处理费等一次性收益约1.3亿元 [9] - 2025H1:6月起并表粤丰环保(持股52.44%)带来6月归母净利润增加约5000万元;子公司江西瀚蓝能源原股东业绩赔偿相关赔偿额约4564万元,测算得对业绩贡献约为3679万元 [9] 运营效率 - 上半年内生业绩增长良好得益于持续落实降本增效举措,保持较高运营效率 [9] - Q1对外供热同比增58.91%达48.23万吨(营收0.70亿元,同比+62.02%)、垃圾焚烧量同比降2.22%,吨发/吨上网同比增长4.95%和6.17%,达396.60度和349.15度,发电效率提升,带动Q1毛利率同比提升2.43pct至32.3% [9] 业务进展 - 6月2日完成粤丰环保私有化,并购后垃圾焚烧规模(含参股)将增加1.17倍至97590吨/日,未来将持续整合资源,实现多维度融合 [9] - 2025年上半年新增4个供热项目签订对外供热协议,目前合计29个焚烧项目签订协议(内生18个,粤丰11个),19个项目已实现对外供热;南海、贵阳、平和、粤丰东莞市区和横沥项目预计下半年开始对外供热 [9] - 截至2025年4月10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手订单合计规模35,750吨/日(不含参股项目),已投产项目规模为31,250吨/日,在建/未建项目规模750/3,750吨/日 [9] - 积极布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泰国曼谷农垦二期项目(1400吨/日)和安努项目(1400吨/日)已于2024年2月开工,进展顺利;前期与纳莎环境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马来西亚固废业务合作 [9] 投资建议 - 公司承诺2024 - 2026年每股股息增长不低于10%,若2025年分红比例维持2024年水平,对应2025年股息率为3.63%(若分红比例提升至50%,对应股息率为4.64%) [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22.1/24.6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0.8x/9.1x/8.2x,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预测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886|13696|15736|161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4|1857|2206|2457| |EPS(元)|2.04|2.28|2.71|3.0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273|6676|5117|5286| |市盈率|11.58|10.79|9.08|8.15| |市净率|1.44|1.31|1.15|1.01| |资产负债率|61.3%|65.7%|61.8%|61.7%| [14]
瀚蓝环境(600323):业绩表现亮眼,收并购+降本增效推动可持续增长
国盛证券· 2025-07-15 14: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瀚蓝环境 2025H1 业绩亮眼,预计半年度归母净利润 9.7 亿元左右,同比增加 9.0%左右,剔除一次性往期收益后同比增加约 27.7%,主要因新增并表粤丰环保、降本增效及确认业绩赔偿收入 [1] - 粤丰环保垃圾焚烧产能充沛、区位优势突出,并购使其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 - 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横纵协同发展,“焚烧 +”提高运营水平,内生增长动力充足 [3] - 2025 年 1 - 3 月公司固定资产类资本性支出同比减少,预计全年资本性支出呈下降趋势,有利于提升分红水平 [4] - 考虑粤丰环保并表,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1.3/23.6/24.8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9.4/8.5/8.1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 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9.7 亿元左右,同比增加 9.0%左右,剔除一次性往期收益后同比增加约 27.7% [1] 产能并购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粤丰环保已签订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35 个,合计处理能力达 5.3 万吨/日,已投运项目 32 个,处理能力达 4.2 万吨/日 [2]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瀚蓝环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手订单合计规模 3.6 万吨/日,已投产项目规模为 3.1 万吨/日 [2] - 粤丰环保项目遍布全国 12 个省、市、自治区,多数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项目 17 个,产能占比 51.0% [2] 运营效率 - 2025 年一季度对外供热 48.2 万吨,同比增长 58.9%,新增多个项目供热及原有项目拓展 [3] - 截至 25Q1 末,累计 17 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签订对外供热业务协议,12 个项目已供热 [3] - 2025 年一季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能利用率约 115%,垃圾焚烧量同比减少 2.2%,吨垃圾发电电量、吨垃圾上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5.0%和 6.2% [3] 资本开支与分红 - 2025 年 1 - 3 月固定资产类资本性支出约 3.73 亿元,同比减少约 1 亿元,预计全年资本性支出下降,利于提升分红水平 [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541|11,886|13,847|13,972|14,196| |增长率 yoy(%)|-2.6|-5.2|16.5|0.9|1.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30|1,664|2,126|2,355|2,478| |增长率 yoy(%)|25.2|16.4|27.8|10.8|5.2| |EPS 最新摊薄(元/股)|1.75|2.04|2.61|2.89|3.04| |净资产收益率(%)|11.4|11.1|12.9|12.9|12.5| |P/E(倍)|14.0|12.0|9.4|8.5|8.1| |P/B(倍)|1.7|1.5|1.3|1.2|1.1|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环境治理,前次评级买入,07 月 14 日收盘价 24.56 元,总市值 20,024.93 百万元,总股本 815.35 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 100.00%,30 日日均成交量 4.26 百万股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 2023A - 2027E 年各财务项目数据及变化 [10] - 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体现公司不同方面财务状况及趋势 [10]
瀚蓝环境20250714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公司 瀚蓝环境、汉缆公司、粤丰环保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瀚蓝环境业绩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9.67 亿元,同比增长 9%;剔除一次性收益,同比增速 27.71%;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内生业务增长 15.5%,高于 Q1 的 10%[3] - 2024 年第二季度确认山东济宁项目 43 个月电费收入使去年同期利润增约 1.17 亿元,2025 年仅确认三个月正常收入;2025 年 5 月底完成岳峰环保私有化并表,新增经营性利润约 5000 万元;江西燃气业务追回业绩补偿款影响利润约 4000 万元[3] 主要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固废处理**:2014 年并购创冠中国进入快车道,处理量从 3000 吨增至 14000 多吨;2019 年收购生运环保和国元环境扩展能力;2024 - 2025 年私有化粤丰环保;2014 - 2023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 29%和 20%;2023 年营收略降但归母净利润增 24.7%,因垃圾焚烧发电资本开支下行致建设收入减少,长期影响将减弱[2][4][6] - **燃气业务**:1994 年成立子公司,通过股权收购拓展至江西,供气量稳定在 10 亿方左右;2023 年扭亏为盈,得益于顺价调整修复盈利能力;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 1.17 亿元,全年约 2 亿元[2][7][19] - **水务业务**:1995 年通过资产置换转向自来水生产等公用事业,拥有完整产业链,覆盖南海区所有街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供排水业务相对稳定,2015 年供水方式改为直收使售水量略有提升,漏损率下降带动售水量增长,2021 年以来供水产能 150 万吨无显著增长[2][8][21] 未来发展重点 - 推进垃圾焚烧发电精细化管理,探索垃圾焚烧与供热结合提升利润率 - 优化燃气与固废处理等核心板块,加强全国布局与整合,关注新兴市场机会[2][9] 固废业务相关情况 - 在手订单或产能约 3.6 万吨,3.1 万吨已投运;2024 年新增 800 吨产能,2025 年 Q1 新增 650 吨;在建和未建项目分别为 750 吨和 3750 吨;在建 750 吨对应总投资不超 5 亿元[2][12] - 2018 - 2023 年垃圾焚烧发电量复合增长率约 20.3%,2023 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量 1256 万吨,预计 2024 年略增至 1279 万吨;单位垃圾上网电量和发电量均提升,上网电量达 326 度/吨[14] - 预计 2025 年底供热体量从 140 多万吨增至 200 万吨,新增 50 多万吨供热,一吨蒸汽从发电转供热可带来每吨 50 - 80 元收入增幅[4][15] 公司其他情况 - 2014 年并购垃圾发电项目影响毛利率,2014 - 2016 年毛利率上升,2021 年因会计确认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下降,2023 年顺价完成后恢复[10] - 管理层业绩和并购表现出色,由南海区国资委实际控制,采用职业经理人模式,较早实施市场化股权激励机制[11] - 2024 年产能利用率 112%,位居行业第二,全行业产能利用率 70% - 80%,上市公司大多在 90%以上[17] - 2024 年底开始调整南海区环卫服务作业强度,改善现金流,2025 年 Q2 增速未受明显影响,稳定固废处理业务[18] - 燃气业务 2021 - 2022 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毛利率下降,2023 年顺价后回升;响应号召建设餐厨垃圾制氢项目,预计年收入超 5000 万元[19][20] - 供排水业务单价可能提升,如佛山跟进广州提价,将提高每股收益;污水处理项目无新增建设计划[21] - 2024 年 7 月宣布私有化粤丰环保,2025 年 6 月完成,总并购规模接近 120 亿港币,过程控制良好[22] - 净利润率 2020 - 2022 年下降,2023 年恢复,2025 年 Q1 进一步提升;费用率波动小,负债率因并表岳峰升至 71%,预计未来回落[28][29] - 过去两年回笼大量应收账款,2024 年回笼 24 亿元;现金流状况改善,筹资活动现金流因并购岳峰今年提升,未来变化不大;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缩窄[30] - 分红比例自 2022 年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将继续提高,承诺每股股息增速不低于 10%,今年股息率约 3.8%[31] 粤丰环保相关情况 - 成立于 2003 年,从东莞扩展至全国,2014 年在港交所上市,拓展产业链;截至 2024 年底,已投运产能 4.37 万吨,在建和规划规模接近 1 万吨,总规模约 5 万吨[23] - 股权结构:原实际控制人家族持有 6.3%股权,瀚蓝环境和约 50%,高质量发展基金持有 40%多[24] - 项目质量:吨垃圾上网电量 330 度高于瀚蓝环境,产能利用率 110%左右,常用电力比例 14%低于行业平均[25] - 财务表现:2024 年营业收入 42 亿港币,同比增长 4.3%;净利润 9.24 亿港币,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毛利增长 4.7%,占比 83%[25] - 行业地位:私有化后与瀚蓝合并体量接近 8 万吨,有望成行业第二;55%产能集中在广东省,垃圾处理单价高[26] - 收购对价:瀚蓝以 115 亿港币收购 100%股权,对应 2024 年利润估值超 10 倍,因会计确认、利润挖潜和供热业务预期,收购合理[27] 未来业绩增长预期 未来两到三年业绩增长来自供热端、自来水业务单价提升;资本开支下行改善现金流,提高分红比例;谨慎布局海外项目[32] 环保行业投资机会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处理及水务板块投资收益趋势明显,高分红比例公司估值中枢提升;看好相关企业稳定增长,获险资青睐;推荐关注瀚蓝环境等企业[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汉缆公司问题可能为口误,实际指瀚蓝环境 - 上市公司在项目和订单获取方面表现优异,所在城市层级较高,不存在“抢垃圾”问题[17] - 南海区供水收入体量约 10 亿元,如单价提升 30%,每年新增收入约 3 亿元[21]
中国垃圾是如何不够烧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7-14 18:34
行业现状 - 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平均产能利用率近两年维持在60%左右,存在明显产能过剩现象 [1][3] - 全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05年的67座激增至2023年的1010家,焚烧处理比例从9.8%升至82.5% [2] - 2024年全国垃圾单日焚烧能力达115.5万吨,但行业平均负荷率不足60%,40%产能闲置,其中107座焚烧炉停运超半年 [9] 供需失衡原因 - 设计规划超前:垃圾焚烧厂建设时为未来预留冗余,但实际垃圾产生量未达预期 [3] - 新厂分流效应:部分焚烧厂因周边新建项目导致垃圾供给不足(如某厂四年负荷率仅60%) [2] - 垃圾分类影响:厨余垃圾分离后,可焚烧垃圾量减少(大城市30%厨余垃圾中仅25%可焚烧) [11] - 经济预期偏差:文旅项目等实际垃圾量低于规划值(如预期30-50吨/日,实际仅对应1000万人次/年) [11] 企业应对措施 - 业务多元化转型:部分焚烧厂开始协同处理工业固废、为工业企业供热(如华北某厂) [2][4] - 挖掘存量垃圾:广州计划开挖350万立方米填埋垃圾,金华拟处理26万吨陈腐垃圾 [13] - 海外市场拓展:中国企业已参与79个海外垃圾焚烧项目,覆盖六大洲 [5][4] 政策与财务影响 - 补贴机制变化:国补政策规定15年后取消补贴,导致电费收入占比2/3的焚烧厂面临压力 [19][20] - 处置费上涨:垃圾处置费从60-70元/吨升至100-150元/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23][22] - 使用者付费矛盾:居民年垃圾处理费约数十元/户,但地方政府年补贴需超千万元/县区 [24] 技术发展 - 垃圾处理流程:从分类回收→中转站压缩→焚烧发电,20%废渣可提炼金属(价值约1克黄金/100吨) [8] - 焚烧能力跃升:全国单日处理能力从2016年23.8万吨增至2024年115.5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80万吨/日目标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