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社交
搜索文档
“Z世代”重塑中国酒饮消费观 “微醺社交”成都市新风尚
中国新闻网· 2025-11-19 19:17
中新社天津11月19日电 题:"Z世代"重塑中国酒饮消费观 "微醺社交"成都市新风尚 中新社记者 周亚强 王君妍 初冬的天津,晚风微寒,海河畔的"三七开咖啡酒馆"里却暖意氤氲。店员将一杯蒸腾着热气的香橙肉桂 红酒递给年轻顾客,"天气转凉,这款热红酒正合适"。 11月19日,"00后"董怡彤(左)在三七开咖啡酒馆喝着香橙肉桂红酒。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白天咖啡提神,晚上小酒怡情,这里就像我的'第三空间'。""00后"董怡彤是这家店的常客,她告诉记 者,这个兼具咖啡与酒饮的空间,为她这样的都市年轻人提供了职场与家庭之外的"情绪缓冲带"。 这类复合型消费场域正在中国多个城市悄然生长。从天津的五大道、成都的玉林路,到上海的原法租 界、广州的东山口,融合咖啡、酒饮、阅读与社交功能的多元空间,正成为"Z世代"群体继工作与居住 之外的新据点。 "氛围感比酒精更重要,微醺比烂醉更迷人。"在天津和平区从事演艺行业的"95后"刘严文道出许多同龄 人的心声。他更青睐与朋友在精酿啤酒馆或低酒精饮品店小聚,人均一两杯,"重点不在酒,而在于交 流"。 "三七开"主理人李安麒介绍,他们会随季节更新特调酒单,并不定期举办主题派对、"汇即 ...
年轻人的打酒铺
北京商报· 2025-09-24 00:18
行业核心特征 - 打酒铺业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盛行,具有90%试饮即下单、70%年轻人消费、60%复购率的特征 [1] - 行业代名词为“产品高性价比”、“消费人群年轻化”以及“品类多元化” [1] - 2024年散酒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年增长率15%以上,预计2025年将达到千亿规模 [6] 商业模式与消费场景 - 打酒铺提供白酒、精酿啤酒、米酒、黄酒、果酒、威士忌等多元化品类,满足微醺社交需求 [2][4] - 销售模式为“一两起售”,打破传统瓶装酒高单价门槛,售价亲民,例如清香型白酒售价仅为瓶装酒1/3 [4][5] - 店铺配备桌游、充电设施、卡座等,并结合“39.9元畅饮3小时”等促销活动,打造轻松聚会氛围 [4] - 选址深耕社区,贴近消费者,例如初杯打酒铺(青年沟店)日客流量约100人,日流水约2000-3000元 [2][3] 主要市场参与者与规模 - 成都市场已有品牌如关爷打酒铺有7家门店,唐三两已开设超20家门店且多为社区酒馆 [3] - 核心用户为20-30岁年轻消费人群,占比约八成,消费者年龄集中在20-40岁 [4] 行业机遇与挑战 - 打酒铺被认为是未来3-5年内酒类市场最大机会,具有持续增长潜力 [6] - 模式面临运营管理专业化要求高、产品甄别储存环境严苛、渠道依赖度高等挑战 [6][7] - 模式复制难度大,目前依赖成都周边完善供应链,尚处实验阶段 [7] - 未来破局关键被视作线上即时零售,线下主要用于培育首购人群建立信任 [7]
酒饮“瑞幸化” “流量网红”打酒铺如何激活年轻人的微醺时刻
北京商报· 2025-09-23 21:05
行业核心观点 - 打酒铺作为酒类消费新业态,凭借高性价比、年轻化消费群体和多元化品类等特性,在酒类存量市场中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被视为“酒类行业最后的金矿”和“千亿级战略机会”[1][11] - 该业态通过“一两起售”降低消费门槛、“先尝后买”提升消费体验、以及植入轻社交场景等方式,成功吸引了以20-30岁年轻人(占比约70%-80%)为主的消费群体,并实现了90%的试饮转化率和60%的高复购率[1][8][10] -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2024年散酒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年增长率15%以上,预计2025年达千亿规模),但该模式仍面临专业化运营要求高、供应链依赖性强、跨区域复制难度大等挑战[11][12] 市场表现与消费者特征 - 打酒铺核心用户为20-30岁年轻消费人群,占比约80%,其中女性消费者占比高达60%[8] - 典型单店每日客流量约100人,日均流水约2000-3000元,月营业额可轻松突破十万元[4][10] - 消费转化数据亮眼:90%进店试喝者会购买,复购率高达60%[1][10] 产品与定价策略 - 产品品类高度多元化,涵盖清香、浓香、酱香型白酒(17款,单价2.99-39.99元/50ml)、精酿啤酒(11款,售价9.9-19.9元/500ml)、甜酒(果酒、米酒等7款,售价2.59-4.99元/50ml)以及威士忌等烈酒(5款,售价7.99-19.9元/50ml)[4] - 高性价比是核心吸引力,通过砍掉传统流通环节,酒体成本占比高达70%,同等品质白酒售价仅为瓶装酒的1/3,50ml酒饮价格普遍不超过20元[9][10]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模式以线下社区店为主,深耕三公里内的消费人群,注重到店体验,并配备桌游、充电设施、露营座椅等营造“微醺社交”场景,提供“39.9元畅饮3小时”等促销活动[7] - 供应链层面实现从酒厂直接到酒铺的渠道整合,与消费者距离仅一步之遥,但模式高度依赖本地完善供应链(如成都),跨区域复制难度较大[12]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线上即时零售被视为最大突破口,线下门店功能可能逐步转向培育首购人群和建立信任,最终导向线上复购[13] - 行业挑战集中于专业化运营要求高,原酒甄选、储存管理需专业人才与环境,且管理模式尚处实验阶段,需持续在产品创新和渠道深耕上寻求突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