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饮

搜索文档
小瓶酒饮和迷你冰激淋受热捧,“以小切大”占领市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4:19
饮料行业迷你化趋势 - 可口可乐2024年在中国推出200ml口袋装可乐 单月销量突破200万箱 [2] - 雪碧 无糖可乐 芬达等品牌跟进形成迷你装矩阵 [2] - 汇源2016年推出250ml迷你装果汁 满足年轻消费者轻量需求 [2] 冰淇淋行业迷你化发展 - 盒马推出自营迷你雪糕组合 定价24.9-29.9元/盒(18支装) 单门店线上月销突破1.5万单 [3] - 德芙 光明 奥利奥 和路雪等品牌加入迷你雪糕市场 [3] - 济南群康迷你甜筒单个重量50克 单日最高销量达8万支以上 [4] - 欧睿国际预测50ml以下包装冰淇淋未来四年年复合增长率达7% [3] 酒饮行业迷你化表现 - 淘宝平台330ml以下酒类销量自2023年6月起环比增长超40% [5] - 小酒市场容量达150亿元 占光瓶酒市场25%份额 预计保持15%-20%增速 [6] - 茅台推出100ml迷你飞天茅台 华润金沙酒业推出150ml装"金沙小酱"定价40元 [6] - 郎酒小郎酒2024年销量突破30亿元 [6] 消费需求变革驱动因素 - 中国单身人口超2.4亿 一人食市场2024年规模达8000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 [7] - Z世代追求个性化与社交属性 小包装产品满足低价尝鲜需求 [7] -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小包装产品控制热量摄入 [7] 企业战略布局 - 小包装产品降低消费者尝试门槛 促进复购行为 [8] - 迷你经济覆盖饮料 冰淇淋 酒饮等多品类 重塑快消行业竞争格局 [8]
从十大国际酒饮趋势,看中国市场的“下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8-22 20:33
全球酒饮行业结构性变革 - 全球酒饮行业在通胀压力、消费行为代际更迭和技术创新驱动下呈现复杂多变态势 [1] - 高端酒饮在新兴市场保持增长 无酒精饮料以9%增速成为最大亮点 [1] - 中国酒行业需关注全球宏观趋势以预判未来3-5年市场走向 [1] 高端化与消费模式演变 - 高端化进入"精明消费"新阶段 [3] - 即饮鸡尾酒和长饮品类2019-2029年全球销量将翻倍 北美市场增幅达400% [5] - 中国白酒需注重"品饮体验"创新 满足下一代消费者需求 [5] 无酒精饮料崛起 - 全球无酒精饮料2024年销量增长9% 啤酒品类引领趋势 [7] - "斑马式饮酒"模式(交替饮用含酒精和无酒精饮品)成为全球新风尚 [7] - 超过60%千禧一代主动减少酒精摄入 健康意识为主要推手 [7] - 中国市场无酒精茶酒和功能性草本饮品存在巨大开发潜力 [8] 本土品牌与文化认同 - 本土品牌热度上升 印度单一麦芽威士忌市场份额达53% 超越苏格兰威士忌 [9] - 75%的Z世代消费者愿为符合其价值观的品牌支付溢价 [9] - 中国威士忌、金酒等品类可通过"中国风土故事"实现差异化竞争 [11] 消费场景变迁 - 2019-2024年全球即饮渠道销量下滑10-15% 家庭饮酒场景重要性提升 [11][13] - 家庭调酒和小型品酒会等"离线社交"形式流行 [13] - 产品需创新包装设计、风味配方和社交属性以适应居家场景 [13] 数字化与品牌互动 - 2024年全球酒饮线上销售额增长2% 亚太地区以4%增幅领先 [14] - 短视频平台酒类内容浏览量增长35% 直播带货转化率达传统电商3倍 [14] - 品牌需通过酿酒师IP打造和生产工艺透明化建立深度信任 [14] 产品价值重构 - 68%消费者愿为满足多种需求的产品支付更高价格 [15] - 产品开发需注重多功能性、可靠性和场景适配性 而非仅关注酒精度和价格带 [15] - 成功产品需同时满足独酌、朋友分享和佐餐等多场景需求 [15] 时段消费新趋势 - 下午4-7时段酒饮消费量过去三年增长22% spritz类饮品增幅达35% [16] - 开胃酒文化推动低酒精、高适饮性饮品在午后社交场景增长 [16] - 品牌可针对傍晚时段开发专属产品线抢占新兴市场 [16] 地缘政治影响 - 贸易动荡和供应链问题持续影响全球酒饮行业 [17] - 英国-印度协议促进苏格兰威士忌出口 美国新关税政策带来挑战 [17] - 品牌需通过生产本地化和采购多元化增强供应链韧性 [17] 监管环境变化 - 全球酒精饮料监管措施增多 包括健康警示标签、广告限制和糖税等政策 [18] - 监管措施在政府公信力较高市场影响显著 已改变消费模式 [18] - 品牌需将合规要求融入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各环节 [18] 体验经济兴起 - 消费者重视饮酒体验整体性 包括产品故事、饮用仪式感和社交分享价值 [19] - 品牌需通过沉浸式品鉴会和定制化服务转变为体验策划者 [19] - AR技术和社交媒体互动成为增强消费体验的重要手段 [19]
保乐力加中国支持清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
中国食品网· 2025-08-18 13:34
王珏女士为二等奖获奖团队颁奖 2025年8月16日,北京——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与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保乐力加中国等赞助的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 发展目标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决赛在北京成功举办。大赛主办方特邀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保乐力加中国公关传播与可持续发展部门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审 团,为进入决赛的12支国际团队进行综合点评。经过激烈比拼,最终"SHEmpowerment"团队荣获一等奖,"Betelgeuse"团队、"Chaski Verde"团队荣获二等奖,"All 2gether"团队、"HMSDGs"团队、"ZeroX"团队荣获三等奖,其余决赛团队获得此次大赛的优秀奖。 大赛面向全球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招募,鼓励参赛者围绕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公共政策专业角度剖析可持续发展案例,以培养学生敏锐的 问题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提升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次赛事共收到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越南、加拿大、马来西亚、英国7个国 家75所院校90支队伍的案例分析报告,吸引国内外近300名学生的热忱参与,参赛人数再创新高。 决赛过程 ...
2025年第25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25 00:14
食品饮料行业动态 - "精酿+茶"创新酒饮模式兴起,新中式茶啤成为细分亮点,2011-2021年国内精酿市场规模从33亿增至428亿,预计2030年突破2000亿 [2] - 中式养生水赛道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8年1000万元增至2023年4.5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康师傅、统一、元气森林等23个品牌推出59款产品 [4][5] - 玉米茶在无糖茶市场崭露头角,韩国KWANG DONG V-line年销量达1.5亿瓶,中国"纤茶"连续两年增长300% [12] 乳制品与饮料 - 水牛奶龙头企业百菲乳业IPO申请获受理,2022-2024年营收从7.8亿增至14.23亿,净利润复合增速61.14% [14] - 庄园牧场向东南亚出口100吨纯牛奶,依托河西走廊"黄金牧场"奶源优势 [15] - 达能投资5000万元扩建哈萨克斯坦乳品厂,中国列为潜在出口目的地,可能重返中国酸奶市场 [17] - 东鹏饮料2024年营收158.4亿元,净利润33.3亿元,核心产品"东鹏特饮"主导市场 [13] 预制菜与休闲食品 - 预制菜行业竞争格局分化,安井食品、双汇发展等第一梯队企业年营收超百亿,广州酒家毛利率领先 [8] - 量贩零食冲击传统零食企业,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转型布局便利店、仓储会员店等新渠道 [6] - 休闲食品行业头部企业多位于东部沿海,三只松鼠营收增长迅速但部分企业出现负增长 [7] 茶饮与创新饮品 - 养生茶饮市场预计2028年规模破千亿,产品价格多在3.9-9.9元区间,以中药材为主要成分 [11] - 果子熟了无糖茶年销量从2亿瓶增长至4亿瓶,通过"中国花+中国茶"组合解决苦涩问题 [20][21] - 小罐茶推出高香无糖茶系列,采用"功夫茶萃取工艺"进军瓶装茶市场 [19] 餐饮与零售 - 京东外卖推行0佣金政策,带动餐厅营收增长50%,计划扩招全职骑手 [9] - 老乡鸡与钉钉合作打造智能化餐厅,应用AI技术于智慧养殖和门店运营 [22] - 麦当劳无锡公司计划三年新开90余家餐厅,总数将超200家,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26] 供应链与区域发展 - 菜鸟与不凡帝范梅勒合作建立西安智慧糖果仓,覆盖西北五省构建"3日达"时效圈 [24][25] - 山东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计划建设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百亿级园区 [10]
2025酒饮行业细分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酒业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6-09 17:52
酒饮行业概述 - 酒饮行业定义涵盖啤酒、白酒、葡萄酒、洋酒等全产业链,包括酿造、包装及销售环节 [8] - 按酒精含量分类:高度酒(40%以上,如白酒)、中度酒(20%-40%,如配制酒)、低度酒(20%以下,如啤酒、葡萄酒) [9] - 按酿造工艺分类:发酵酒(啤酒、葡萄酒)、蒸馏酒(白酒、威士忌)、配制酒(药酒) [9][10] 行业发展历程 - 古代起源:新石器时代已有酿酒痕迹,以果酒、米酒为主,用于祭祀及礼仪 [12] - 近代发展:工业化生产提升效率,啤酒、葡萄酒等外来酒种进入中国市场 [13] - 现代繁荣:多元化消费市场形成,智能化酿造、数字化技术推动行业进步 [14] 经济贡献 - 产值规模:2024年国内酒类流通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 [14] - 税收贡献:酒类企业缴纳消费税、增值税等,为国家重要税源 [15] - 就业带动:产业链涉及种植、酿造、销售等环节,注册企业940万家,就业超千万人 [1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市场:葡萄酒、烈酒和啤酒为主流,欧美市场成熟,亚洲(中、印)增长潜力显著 [20]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2万亿元,2025-2030年CAGR 7 1%,预计2030年达1 86万亿元 [21][22] - 增长驱动:消费升级、年轻群体需求(低度酒、精酿啤酒)、数字化营销及新零售 [23] 细分品类表现 - 白酒:核心品类市占率65%-68%,2025年产量800万千升,收入9500亿元(CAGR 10 2%) [25][26] - 啤酒:2022年产量3568 7万千升(+1 1%),高端化及精酿化趋势明显,精酿作坊2025年增23% [28] - 新兴低度酒:预调鸡尾酒2025-2030年CAGR 12 3%,女性及Z世代为主要消费群体 [1][32] 消费特征 - 年龄分布:80后、90后为主力,Z世代推动低度酒品类增长57%(2025年1-4月数据) [32] - 性别差异:男性占比高,但女性消费比例上升,驱动果味酒等市场发展 [33] - 消费偏好:健康化趋势显著,低糖、低酒精度产品占比提升,2025年无添加/低糖产品预计占22% [1]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茅台、五粮液主导高端市场,通过文化营销、全价格带布局及跨界合作(如茅台×瑞幸)巩固优势 [2] - 区域品牌:深耕本地市场,贴合区域消费习惯 [2] - 新兴品牌:以健康酒饮创新+线上营销(小红书种草)渗透年轻群体 [2] 技术趋势 - 智能化酿造:青岛啤酒"黑灯工厂"应用 [2] - 绿色工艺:非粮原料、低碳生产 [2] - 数字化:茅台渠道数字化率65%,区块链溯源普及 [2] - 新零售:2023年酒类电商渗透率32%,直播电商销售额同比增87% [2]
筹开酒饮便利店,锅圈净利下滑24%后卖酒纾困?
搜狐财经· 2025-04-14 18:40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计划于2024年5至6月推出新店型"锅圈酒饮便利",定位酒饮到家服务,产品涵盖酒饮、果汁精酿、早点烘焙及冰淇淋 [2] - 公司通过2023年启动1499元飞天茅台抢购活动、2024年作为唯一平台参与茅台活动及2024年8月入主宋河酒业等方式深化酒水布局 [2][6][8] - 公司2021年获得茅台建信基金投资(持股0.43%),并通过终端网络优势助力宋河酒业构建"酒厂-酒仓-终端-消费者"全链路运营体系 [6][8]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4年收入64.70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8.4%),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24%至2.41亿元 [10]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10150家(同比减少157家),其中加盟店10135家(减少165家),自营店15家(增加8家);2025年一季度在营门店数降至8477家(减少约1600家) [10][11] - 公司将增长点转向即时零售与出海业务,以应对净利润与门店数量下滑 [1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酒饮便利业务面临传统烟酒店、超市及线上即时零售平台的双重竞争,短期内难以与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合作,主要依赖区域酒及啤酒外卖业务 [9][10] - 专家指出酒饮供应链复杂度高于食材供应链(品牌阶段vs品类阶段),且需解决宋河酒业历史遗留问题及河南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8][9] - 公司优势包括全国10150家门店网络、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信任度及社区选址贴近消费场景 [9] 战略合作与整合 - 公司作为唯一重整投资人入主宋河酒业,提供财务支持并注入新管理理念,创新白酒渠道模式与流通价值逻辑 [8] - 宋河酒业2024年推出新品,锅圈终端网络可助力其大众光瓶酒销售,但需长期坚守并拓展数字化、酒庄及直播赛道 [8]
一个高举高打的新消费品牌,决意原地掉头
搜狐财经· 2025-03-25 22:05
公司战略转型 - 江小白集团更名为瓶子星球并全面转向低度新酒饮战略 2024年业绩逆势增长16% [2][7][12] - 新酒饮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梅见和果立方产品线2024年增长30% 其中梅见仅在成都市场销售额达1亿元 [7][9] - 公司确立战略目标为成为中国最大低度新酒饮集团 通过品质化、规模化、主流化、场景化构建竞争力 [12][13][17] 业务发展历程 - 经历5年战略迷航期后 2017年开始探索低度新酒饮赛道 2019年推出5款产品最终存活梅见和果立方两款 [6][9] - 与传统白酒市场错位竞争 专注非主流区域打造新品类引领者地位 [9][11] - 新魂烧酒等新产品线快速成长 上市3个月抖音旗舰店单月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22] 市场表现与行业对比 - 低度酒业务增长显著超越行业 2024年梅见+果立方增长30% 同期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下降1.8% [7][26] - 线下餐饮渠道表现突出 梅见在四川火锅店、烧烤店等场景年销售额超2亿元 [17] - 成功进入主流零售渠道 成为永辉年度爆款 并与盒马合作推出550毫升定制版本 [22] 组织能力建设 - 引入高质量经营改善系统 组建专项小组攻坚区域市场 北京市场通过O2O渠道改造实现远超平均的增速 [18][22] - 建立渠道适配能力 针对不同零售渠道特性进行产品定制和运营调整 [22] - 强调有效业务聚焦 通过组织体系支撑线下复杂场景的拓展需求 [13][17] 产品与品牌策略 - 构建产业链深度护城河 通过青梅种植基地等重投入确保品质优势 [13][15] - 创新消费场景 拓展烟火气餐饮和家宴场景 春节两瓶装礼盒在盒马永辉热销 [17][22] - 强化品牌形象 通过"吃香喝辣冰梅见"的定位深化餐饮场景关联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