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充电技术

搜索文档
2025年,人形机器人电池哪家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9 11:53
人形机器人能源挑战与电池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天工"完成半程马拉松但需中途更换电池3次,突显能源挑战,目前电池单次充电续航仅4-6小时,远低于工业场景要求的20小时[1] - 当前主流采用圆柱形锂电池:宇树H1搭载0.864kWh电池,特斯拉擎天柱2.3kWh,Figure 02为2.25kWh可运行5小时[1] - 瑞银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500亿美元,2050年达1.4-1.7万亿美元,年产量8600万台[1] - 专家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用锂电池市场规模超1亿元,2035年出货量达72GWh对应360亿元市场规模[1] 锂电池性能需求与技术瓶颈 - 人形机器人对锂电池要求:能量密度≥300Wh/kg,放电倍率≥2C,需快充/快换功能及宽温域工作能力[2] - 当前锂离子电池年性能提升仅7%,需10年才能实现运行时间翻倍,行业亟需颠覆式创新[2] - 特斯拉采用大圆柱方案(高镍+硅负极)成本低能量密度高,但可能仅为过渡方案[2] - 太阳能电池板因功率输出有限,仅适合固定或超低功率机器人[4] - 快充技术(如比亚迪钠离子电池)存在缩短寿命、发热、需高功率基础设施等弊端[4]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产业化进展 - 全固态电池因难度大产能受限,产业转向湿法+硅基负极/干法+金属锂负极两条路线,电解质主选硫化物[5] - 正极材料短期采用高镍三元,远期转向富锂锰基,配合换电方案[5] 重点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 南都电源 - 固态电池通过安全测试,20Ah产品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2000次,中试线产能20-30万颗/年[7][8] - 783Ah超大容量固态电池满足储能需求,与太蓝新能源、雅迪达成战略合作[8] - 铅酸电池产能4GWh(2024出货超3GWh),高压锂电产能1GWh拟扩产[7] 德尔股份 - 选择氧化物+有机复合电解质路线,上海建成样品试制线[9] - 投资3亿元建设固态电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2025年底前完成中试线,规划1GWh/5GWh量产线[9][10] 贝特瑞 - 推出FLEX半固态/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三元正极体积能量密度提升,富锂锰基+锂碳复合负极缩减电芯体积[12] - FLEX硅基负极采用纳米多孔结构提升压实密度,电解质低温性能优化(零下10℃内阻降10%)[12] 豪鹏科技 - 半固态电池通过针刺/过充测试,6分钟充电至80%SOC,AI BMS系统实现实时监测[13] - 为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提供快充PACK方案,已实现量产供应[13] 亿纬锂能 - 全固态电池小软包完成工艺开发,2025年投运百MWh中试线,2026年推高功率产品,2028年推400Wh/kg产品[15] - 大圆柱电池2023年量产,累计交付2.1万台(1.3万台运行超1000公里),2024年推6C快充Omnicell电池(5分钟300公里)[15] 利元亨 - 软包叠片工艺降低形变风险,已开发固态电池极片制造设备并完成验证[16] - 攻克高压致密化等关键技术,2024年交付MW级硫化物中试产线[16] 曼恩斯特 - 推出干法/湿法双线极片制造方案,干法混料设备等多款产品已交付[18] - 2024年获近2000万湿法+3000万干法设备订单,2025年推极片解决方案[18] 冠盛股份 - 选择聚合物路线(设备2/3与传统锂电池重合),半固态磷酸铁锂能量密度180-200Wh/kg,准固态三元锂达380-500Wh/kg[19] - 固态电池项目预计2024年底部分投产,2026年年中达产[19] 国轩高科 - 推出全固态"金石电池"(350Wh/kg,70Ah容量),通过针刺等安全测试并开启路测[20][21] - G刻电池支持5C快充(9.8分钟充至80%)[20]
比亚迪营收5年6倍,盈利能力是课题
日经中文网· 2025-03-26 10:49
比亚迪旗下品牌"腾势(DENZA)"推出的新款SUV(3月21日、广东省深圳市) 比亚迪在规模上赶上特斯拉,但在盈利能力上仍有差距。比亚迪的汽车相关业务与特斯拉的 税前利润率相比,比亚迪一直徘徊在6%左右。2024年1~6月与特斯拉的差距缩小至不到2个 百分点,但7~12月扩大至5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大型企业比亚迪(BYD)的快速增长仍在持续。纯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PHV)的销量增长起拉动作用,最近5年营业收入扩大至6倍。另一方面,汽车相关业务的利润率增长 已触及天花板,今后能否培育高端品牌将成为关键。 比亚迪3月24日公布的2024财年(截至2024年12月)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达到7771亿 元。与业绩低迷的2019财年相比,营业收入增至6倍,纯利润增至25倍。 2024年的新车销量比2023年增加4成,达到427万辆,超过本田和日产汽车,跃居世界第7位。5年前销售 规模仅为最大车企丰田的二十分之一左右,2024年达到丰田的4成左右,规模迅速扩大。 中国的东吴证券预测,比亚迪2025年的销量最多将比2024年增加3成,达到550万辆左右。认为新车型的 投放和出口将增加。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