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圆柱形锂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加速“上新”谋局“十五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2:33
四川省“十五五”规划与项目投资效率 - 四川省委召开专题会议谋划“十五五”规划,旨在推动结构调整、动能转化和发展转型,以重大项目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截至8月底,810个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4.6%,超时序进度18个百分点,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13] - 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2%,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如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发电机组和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1%、51.8%、41.6%和35.5% [13] 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效率提升 -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通过生产线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升级,近千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55秒下线一台整车 [1] - 公司重点部署5G、物联网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柔性化改造以确保未来混动、纯电车型与燃油车共线生产,提升快速响应市场能力 [6] - 遂宁安居经开区探索“签约即开工”模式,通过招商谈判与供地准备同步等项目流程,创造50亿级重大项目落地最快纪录 [16] 光子技术产业孵化与突破 - 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作为“孵化器”,贯通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已有7个项目被成功孵化,其中抗磁型深低温温度传感器和磷酸玻璃电离辐射剂量计即将成立公司 [2] - 深低温温度传感器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国产化替代,成本较进口产品直降50%,2024年量产销售达200万元,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等医疗装备 [2] - 研究院支撑绵阳游仙区加快建设光子科创城,力争2030年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并驱动可控核聚变等前沿产业突破 [2][4] 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 - 绵阳巨星永磁的“年产10万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为行业最大单笔投资,从签约到全流程生产仅用7个月,远超行业3年平均周期 [5] - 项目2023年投产3个月实现订单、产值双破亿,2024年产值达7.8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15亿元,2026年规划产值30亿元,将跻身行业头部企业 [5] - 以巨星永磁为龙头,绵阳磁性材料产业预计今年产值达90亿元,增速超10%,正加快打造全国磁性材料“第四极” [6] 新能源与锂电全产业链布局 - 四川目标到2027年建成世界一流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链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力争达6000亿元,依赖上中下游产业协同突破 [6] - 天齐锂业已建成锂化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2024年在遂宁本地销售量0.42万吨,本地配套占比9.3%,2025年预计突破15% [7] - 遂宁构成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吸引50余家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规模约670亿元,约占全省锂电产业1/4 [8][11] 区域产业协同与项目落地成效 - 四川形成以宜宾为主导,成都、遂宁、眉山等多地协同的锂电产业格局,德阳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凭借磷矿、锂矿“双资源王牌”差异化突围 [12] - 今年1-9月,遂宁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2个,协议投资总额1261.5亿元,同比增长190.8%,其中已履约49个、开工25个、投产10个 [16] - 成都推动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1-8月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73个,同比增长93.58%,协议总投资5115.8亿元,同比增长23.06% [17]
探访四川在建项目一线:签约即开工 海外订单排长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3:54
项目投资与建设进展 - 四川相源圆柱形锂电池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800余个[1] - 中国(绵阳)科技城·航空与燃机产业园规划总建设用地2100余亩,计划总投资约164亿元,预计2025年11月实现所有厂房交付[4] - 绵阳航空与燃机产业园已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额67.5亿元,涉及航空发动机预研试验件、高温合金材料等细分领域[4] 项目订单与市场前景 - 四川相源圆柱形锂电池生产项目生产线尚未正式开动,但来自东南亚的订单已排起长队[2] - 该项目重点生产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车辆、无人机等的多型号圆柱形锂电池[1] 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 - 德阳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线)三星堆站距三星堆博物馆仅2公里,设计融入三星堆文化元素,建成后将推动成都、德阳迈入"轨道同城"时代[4] - 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达州普光锂钾综合开发项目等重大项目有望年内实现竣工投用[5] 整体投资与经济支撑 - 今年1月至8月,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4] - 截至8月底,四川810个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4.6%,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四川部分)年度投资完成率达75.3%[5] - 截至9月底,四川储备库在库项目超2.9万个,总投资近12万亿元,其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总投资占比一半以上[5]
60亿元!遂宁又一锂电池项目将投产
起点锂电· 2025-10-16 18:12
固态电池行业活动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预计展商规模超过200家,参会企业超过2000家,专业观众超过20000人 [2]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2] - 活动已公布第一批超过40家展商及赞助商名单,包括金钠科技、茹天科技、海四达钠星等企业 [2] 相源新能源锂电池项目 - 四川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圆柱形锂电池生产项目自2025年4月签约以来快速推进,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年底投产,实现签约即开工 [3][4] - 项目总投资60亿元,计划建设21条圆柱形锂电池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日产可达500万支,年产值达50亿元 [4] -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8亿元建设6条18650和2条32140生产线;二期投资32亿元扩建10条18650、2条32140和1条46160生产线 [4] - 产品将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车辆、无人机、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市场,项目目前订单充足,尤其来自东南亚的订单已排队,本地电动三轮车企业也在接洽下单 [4] 圆柱电池市场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两轮车锂电池出货量为732万组,同比增长25.6%,东南亚等区域燃油摩托车渗透率不足10%,是中国锂电池出口的重要增长市场 [5] - 圆柱电池在两轮车领域出货占比最高,2025年上半年达到40.9%,且主要出口海外电摩和E-bike [5] - 全极耳技术成熟、大圆柱电池应用及海外市场增长将促使圆柱电池出货占比继续提升,圆柱电池还在拓宽新能源汽车、储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5] 电池材料技术进展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公司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7] - 公司自主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7]
墙内墙外都是产业链
四川日报· 2025-10-16 04:29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珍项目名片四川相源圆柱形锂电池项目四川相源圆柱形锂电池项目总投 资60亿元、占地约4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8亿元,建设9条圆柱电池生产线和1条PACK生 产线(电池封装装配线)及配套设施,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二期将扩建13条生产线,全 部建成后年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滋滋啦啦的切割声、咚咚作响的敲砖声……10月14日,"万千气 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团走进遂宁市安居区四川相源圆柱形锂电池项目建设现场,在这里,施 工进度正与时间赛跑。5座主体已封顶的厂房和1栋仓库被罩在绿色安全网中,工人正加紧铺贴外 立面,厂房内部装修也同步推进。"我们正在全力冲刺,力争年底投产。"四川相源新能源有限公 司建设负责人高广介绍,这样的建设节奏已持续了大半年。就等生产线开动赶订单"公司在东南 亚、西亚都有市场布局,目前订单充裕,就等生产线开动。"高广说。此外,遂宁本地电动三轮车 企业也已与公司接洽,提出订购产品。放眼整个遂宁锂电产业链,上游聚集了天齐锂业、四川裕 能等企业,下游有江淮汽车以及各类三轮车、电动工具厂商,但中游的锂电池制造环节却相对薄 弱。"产业生态要健康,缺一环也不行,必须要强 ...
2025年,人形机器人电池哪家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9 11:53
人形机器人能源挑战与电池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天工"完成半程马拉松但需中途更换电池3次,突显能源挑战,目前电池单次充电续航仅4-6小时,远低于工业场景要求的20小时[1] - 当前主流采用圆柱形锂电池:宇树H1搭载0.864kWh电池,特斯拉擎天柱2.3kWh,Figure 02为2.25kWh可运行5小时[1] - 瑞银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500亿美元,2050年达1.4-1.7万亿美元,年产量8600万台[1] - 专家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用锂电池市场规模超1亿元,2035年出货量达72GWh对应360亿元市场规模[1] 锂电池性能需求与技术瓶颈 - 人形机器人对锂电池要求:能量密度≥300Wh/kg,放电倍率≥2C,需快充/快换功能及宽温域工作能力[2] - 当前锂离子电池年性能提升仅7%,需10年才能实现运行时间翻倍,行业亟需颠覆式创新[2] - 特斯拉采用大圆柱方案(高镍+硅负极)成本低能量密度高,但可能仅为过渡方案[2] - 太阳能电池板因功率输出有限,仅适合固定或超低功率机器人[4] - 快充技术(如比亚迪钠离子电池)存在缩短寿命、发热、需高功率基础设施等弊端[4]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产业化进展 - 全固态电池因难度大产能受限,产业转向湿法+硅基负极/干法+金属锂负极两条路线,电解质主选硫化物[5] - 正极材料短期采用高镍三元,远期转向富锂锰基,配合换电方案[5] 重点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 南都电源 - 固态电池通过安全测试,20Ah产品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2000次,中试线产能20-30万颗/年[7][8] - 783Ah超大容量固态电池满足储能需求,与太蓝新能源、雅迪达成战略合作[8] - 铅酸电池产能4GWh(2024出货超3GWh),高压锂电产能1GWh拟扩产[7] 德尔股份 - 选择氧化物+有机复合电解质路线,上海建成样品试制线[9] - 投资3亿元建设固态电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2025年底前完成中试线,规划1GWh/5GWh量产线[9][10] 贝特瑞 - 推出FLEX半固态/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三元正极体积能量密度提升,富锂锰基+锂碳复合负极缩减电芯体积[12] - FLEX硅基负极采用纳米多孔结构提升压实密度,电解质低温性能优化(零下10℃内阻降10%)[12] 豪鹏科技 - 半固态电池通过针刺/过充测试,6分钟充电至80%SOC,AI BMS系统实现实时监测[13] - 为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提供快充PACK方案,已实现量产供应[13] 亿纬锂能 - 全固态电池小软包完成工艺开发,2025年投运百MWh中试线,2026年推高功率产品,2028年推400Wh/kg产品[15] - 大圆柱电池2023年量产,累计交付2.1万台(1.3万台运行超1000公里),2024年推6C快充Omnicell电池(5分钟300公里)[15] 利元亨 - 软包叠片工艺降低形变风险,已开发固态电池极片制造设备并完成验证[16] - 攻克高压致密化等关键技术,2024年交付MW级硫化物中试产线[16] 曼恩斯特 - 推出干法/湿法双线极片制造方案,干法混料设备等多款产品已交付[18] - 2024年获近2000万湿法+3000万干法设备订单,2025年推极片解决方案[18] 冠盛股份 - 选择聚合物路线(设备2/3与传统锂电池重合),半固态磷酸铁锂能量密度180-200Wh/kg,准固态三元锂达380-500Wh/kg[19] - 固态电池项目预计2024年底部分投产,2026年年中达产[19] 国轩高科 - 推出全固态"金石电池"(350Wh/kg,70Ah容量),通过针刺等安全测试并开启路测[20][21] - G刻电池支持5C快充(9.8分钟充至80%)[20]
平顶山新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全力冲刺二季度目标任务
中国化工报· 2025-05-20 15:18
园区企业生产加速 - 河南省平顶山新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各企业全力冲刺二季度目标任务"双过半" [1] - 河南恒一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厂房涂布车间全自动化负极涂布机高效运转 6辆货车同时进行锂电池成品装载 [1] - 恒一锂能总经理表示市场需求旺盛 生产线工人争分夺秒确保产品交付时效 [1] 园区支持政策与服务机制 - 园区聚焦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提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及人才引育全方位助力 [1] - 建立"一对一"企业服务机制 专班现场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难点问题 [1]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体系 -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新华区先进制造业核心阵地 将重点项目视为经济发展"强引擎" [2] - 新华区构建县级领导包联、专班推进、定期研判的全链条工作体系 每周召开推进会"过筛子"式梳理项目进度 [2] - 项目分包领导每周一线督导 现场协调解决建设难题 [2] 跨部门协同保障措施 - 区财政局提前调配资金 区环保局指导环保设施建设 区自然资源局加快用地审批流程 [2] - 园区超前编制成片开发方案 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60吉瓦时储能及动力电池项目预留发展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