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成本领先

搜索文档
全网都在吹的2元面包,开始出现倒闭潮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5-20 16:50
2元面包市场扩张与模式创新 - 2元面包从2023年二三线城市下沉市场快速扩张至一线城市热门商圈如广州天河南一路[5] - 产品线从基础款延伸至甜咸口组合如紫薯芋泥、咸蛋黄欧包等,并计划推出全麦系列满足健康需求[9][10] - 广东地区菠萝包成为代表性单品,品牌"山海姬"年销超1000万个,"乐见余小满"通过充值返现锁定客群[11] 成本优化与供应链创新 - 2元菠萝包采用中筋面粉(蛋白质10.5%)替代高筋面粉(12%),原料成本降低18%,红豆馅料含量从35%压缩至22%并掺入芸豆沙,单个原料成本降至0.58元(较传统下降42%)[13] - 无人自助模式兴起,品牌"叁首富"一年拓店50家,通过自建供应链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运营,产品价格2-8元[14][16][17] 行业隐忧与加盟乱象 - 社交平台涌现"小白创业神话"宣传,实际出现关店潮,广州多家门店运营不足两月倒闭[19] - 加盟商反馈90%门店不盈利,产品迭代慢(3个月仅2款新品)、同质化严重(17款半成品可网购)、品质不稳定(批次差异大)[20][21] - 消费者投诉集中在口感差、复购率低,品牌方以"健康无添加"为由回避问题[24] 烘焙行业性价比趋势 - 性价比模式多样化:墨茉点心局子品牌"巨人妈妈面包"定价4-18元,连锁品牌推出9.9元面包盲盒(原价3-4折),县城涌现9.9元任选烘焙工厂店[27] - 行业数据显示93.2%消费者每周购买烘焙食品,6.6%每日购买,但低价需供应链支撑,2元面包缺乏系统性成本优势[28]
中国式出海:一部说走就走的史诗
虎嗅· 2025-05-18 13:36
"出海"无疑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中国企业战略行为之一,而且这种关注热情正在几何级数式地增长。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2022年券商研究机构对 中资上市公司以"出海"为主题的深度研究报告仅有不到20篇,2023年接近90篇,而2024年超过600篇。梳理这一轮中国企业史诗般的"出海"大潮 所呈现的新趋势及其背后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有助于理解它们当下的机遇与困境,并对未来抱以合理的期待。 一、说走就走的时机与动因 本轮出海大潮有两个不同于以往的重要特征。其一是企业国际化的呼声之迫切、速度之迅猛、行业之广泛前所未有。A股数千家上市公司的海外 收入在2020年至2023年的3年间总体增长55.8%,而且公布海外收入的企业数量达到2/3,创下历史新高。 民间则有"不出海、就出局"的棒喝之声,渲染出一种"说走就走"的风风火火;其二是以人"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和产能"走出去"为特征的对外 直接投资(FDI)正在逐渐取代以产品"走出去"为特征的国际贸易,成为新一轮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主题。一位光伏行业的企业家把这一趋势生动 地描述为"过去我们是把鸡蛋在中国煎好了卖给人家,现在要带着锅、带着生鸡蛋去人家那里煎"。 首先,企业的国际化 ...
一年狂开近300家店,投资6亿自建产业园,又一餐企开始走向上游?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59
行业趋势 - 餐饮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压缩,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转向自建供应链以提升效率、把控品质和增强价格优势[3] - 行业中"得供应链者得天下"的说法得到验证,能够穿越周期的品牌如海底捞与蜀海、蜜雪冰城与大咖国际都重视供应链建设[3] - 在"三高三降"压力下,部分餐企盲目跟风降价导致利润缩水,而真正的性价比需要以"总成本领先"战略为支撑[17] 公司战略 - 麟创餐饮集团投资近6亿元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麟创餐饮产业园,全面打通从生产到门店的全链路闭环[3][4] - 产业园采用重资产模式,旨在通过供应链能力抢占先机,用效率提升创造盈利空间,未来将通过区域分仓、数据协同等方式持续强化"总成本领先"优势[17] - 公司旗下品牌门店扩张迅速,古鲁特自助烤肉门店从数十家增长至300家,集团总门店数超600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3] 产业园详情 - 产业园由四栋主体建筑组成,涵盖总部办公中心、智能化生产工厂、智能仓储中心及物流配送体系[4] - 肉类加工车间每天能处理60吨食材,通过自动化提升出品效率与品质[4] - 仓储中心面积约1万平方米,可容纳价值3亿元的冷冻食材,采用货架式存储和WMS系统管理[4][10] - 物流配送配备10个装车平台和冷链运输体系,日均吞吐量100吨,实现全国门店48小时内精准配送[6][12] 运营成效 - 产业园投产2个月后,肉类自采成本下降20%,单店年节省17万元,门店毛利率稳定在50%左右[9] - 仓储中心通过在价格低位时一次性采购1亿元牛肉储备,有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12] - 仓储与物流高效联动使整体运营成本下降15%-20%[12] - 古鲁特烤肉已实现15%-20%的成本优化[15] 品牌发展 - 古鲁特以59元自助模式快速扩张,门店达300家,口号为"良心肉,放心吃"[14] - 豪德亨深耕江西多年,2023年门店数超百家,为集团积累了成熟的采购、加工与配送体系[14] - 公司旗下多个成熟品牌的发展为供应链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产业园投产将进一步增强供应链优势[14][15]
千亿餐饮 IPO,被时代选中的创业者
晚点LatePost· 2025-03-04 23:33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张红超兄弟早期创业经历塑造公司基因 从1997年寒流刨冰到2003年蜜雪冰城家常菜馆 坚持高性价比策略 鱼香肉丝5元但用料超同行50% [3][4] - 20多年间中国物价上涨4-20倍 但蜜雪冰城核心产品价格仅上涨1元 冰淇淋从1元涨至2元 柠檬水从3元涨至4元 最贵产品不超过10元 [4] - 早期创业经历多次失败 郑州6次关店后仍坚持 形成"平价高质 简单直接 勤奋高效"的经营哲学 [4] - 2024年港股上市首日大涨40% 市值突破千亿 成为中国价值最高餐饮品牌 [4]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023年采购11.5万吨柠檬(全国第一) 成本比行业低20% [12] - 收入97.6%来自加盟商原料采购 与加盟商形成强利益绑定 而非依赖服务费 [23] - 建立完整供应链体系 包括5大生产基地(年产能165万吨) 自建冷链覆盖97%门店 自建吹瓶车间降低包装成本40% [12][14][15] - 2024年与君乐宝合资建立"雪王牧场" 计划养殖8000头奶牛 年产奶4.2万吨 [17]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定位"全民饮料" 价格仅为日本便利店瓶装水水平 满足中国下沉市场消费需求 [5] - 产品命名极度直白(如柠檬水) 降低决策门槛 对标经典饮料品类 [5] - 2018年起持续原料升级 从茶粉到原叶茶 从水果罐头到冷冻鲜果 提出"真鲜纯"标准 [10] - 57.2%门店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2024年前9个月新增4000家加盟商 [19] 加盟体系与管理 - 建立"蜜雪商学"培训体系 包含10种店型实操教学 加盟商需通过考试才能开业 [21] - 2024年前9个月闭店率仅2.8% 为行业最低 通过驻场辅导解决经营问题 [23] - 加盟流程包含7个环节 培训强调创始人亲身经验 多数高管有门店运营经历 [19][23] 国际化扩张 - 2018年进入越南市场 通过直营店验证模型 因地制宜调整策略(如增加堂食区域) [29] - 2020年进入印尼 3年开1000家 之后8个月新增1000家 海外门店达4800家覆盖11国 [29] - 出海初期依靠草根打法 如创始人亲自参与门店运营 本地化喊麦营销等 [29] 行业趋势与时代机遇 - 现制茶饮成为中国"时代饮料" 依托劳动力 数字化 冷链等基础设施优势 [5] - 抓住中国城市化红利 服务被主流忽视的下沉市场消费者 类似麦当劳 沃尔玛早期路径 [6][9] - 2010年代消费市场从稀缺转向过剩 连锁品牌效率优势凸显 蜜雪冰城成为低门槛创业选择 [19]
比亚迪调整竞争策略,冲出包围圈
晚点LatePost· 2024-06-01 17:08
比亚迪市场份额与竞争策略 - 2024年头两个月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35%下滑至30 9% 同比下降4 1个百分点 [5] - 公司通过降价策略在1个月内推出12款荣耀版车型 最高降价4万元 将月销量拉回30万辆水平 [5] - 2024年前两个月销量分别为20 1万和12 2万辆 8万-25万元市场仍是主力但面临竞品围攻 [5] 第五代DM技术核心参数 - NEDC工况下亏电油耗2 9升/百公里 搭配65升油箱实现综合续航2100公里 国产混动最高 [6] - 发动机热效率从43 04%提升至46 06% EHS电混系统功率密度提升70 28% [11] - 技术应用于秦L DM-i和海豹06 DM-i 起售价下探至9 98万元 [7] 技术迭代与市场影响 - 第四代DM技术(2021年)使插混车型销量从2020年4 8万辆增长至2023年143 8万辆 市场份额51% [8][18] - 第五代技术通过提升电池包体积利用率20% 释放空间增大油箱容量 [12] - 2021-2024年插混车型累计销售316万辆 占16年总销量360万辆的88% [8] 价格战与行业格局 - 2024年4月43家车企128个车型降价 次数超2023全年 [15] - 秦PLUS荣耀版降价至7 98万元后 轩逸/朗逸终端价跌破9万元 3月比亚迪份额止跌回升 [16] - 公司将2024年销量目标从400万辆下调至360万辆 一季度插混份额从51%降至36% [18] 产品策略与竞品对比 - 秦L DM-i车身尺寸(4830mm)和轴距(2790mm)达中型车标准 配置多连杆悬架/IPB制动系统 [22] - 同价位竞品轩逸入门版无辅助操控配置 朗逸全系非独立悬架 银河L6定价高于秦L [23] - 欧洲市场计划2025年推出2万欧元车型 2030年目标成为欧洲最大电动车商 [24] 行业竞争环境 - 吉利银河E8对标汉EV并便宜2万元 长城/吉利等混动技术已缩小与比亚迪代际差距 [19][13] - 行业进入新周期:产品库存上升但需求过峰 乘用车销量连续两月环比下滑 [18] - 公司策略从"颠覆燃油车"转向定义行业规则 竞争对手扩展至所有分食份额的车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