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价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如果情况不变,2025年9月以后,国内多数家庭,将面临“四大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1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1]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同比增长5.3% [1]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 [1] 房地产市场趋势 - 全国房价平均跌幅超过30% 房产占家庭总资产77% [4] - 房地产销售额和销售面积明显下滑 [2] - 房价下跌原因包括老龄化加剧需求萎缩 房价收入比达40倍 居民收入下降支撑力不足 [4] 投资市场环境 - 2024年A股股民人均亏损14万元 2025年一季度人均亏损12.3万元 [6] - 公募基金亏损幅度达20-30%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且出现亏损 [6] - 银行间货币市场收益率下滑 债券市场风险上升 [6] 就业市场状况 - 202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1222万人 [8] - 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裁员降薪 招聘市场需求萎缩 [8] - 社保新规实施后企业倾向聘用退休人员及兼职以节省用工成本 [8] 人口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出生人口约400万 全年或跌破900万 [11] - 2024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43万对 同比减少49.8万对 [11] - 结婚成本高企 生育成本上升 年轻人婚育意愿下降 [11]
房地产长期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没有所谓的底部只有需求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4
房地产价格分析 -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分化严重 不再适用"抄底"概念 不同城市和用户群体差异显著 [1] - 三四线城市房价(如6000元/平)处于合理范围 需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20年前面条价格对比可印证 [1] - 大城市及省会旅游城市房价仍处高位 去除泡沫后真实房价跌幅有限 例如5万/平以上属泡沫区间 [2] 供需结构 - 三四线城市面临需求不足问题 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已基本完成 年轻人定居城市格局形成 [1] - 库存消化周期需十几年 供给过剩导致价格僵持 既不会上涨也不会大幅下跌 [2] - 大城市呈现有价无市特征 房东惜售现象普遍 法拍房成为缺钱业主主要退出渠道 [2] 产品分化 - 老旧房产(无电梯四五楼等)流动性极差 与现代居住需求严重不匹配 [2] - 总价数百万的房产脱离普通人承受能力 经济下行加剧月供压力认知 [2] - 中介降价促销行为与真实房东定价策略存在本质差异 市场报价体系分化 [2]
房价跌麻了!深圳一楼盘3年暴跌43%,300万的房子当前只值170万…
搜狐财经· 2025-07-18 06:59
龙岗房价下跌情况 - 龙岗多个区域房价普遍下跌 其中十二橡树庄园跌幅达43% 三年前价值300万的房产现仅值170万 [1] - 龙岗中心城板块跌幅从10%至33%不等 保利上城花园跌幅达33.14% 公园大地花园六期跌幅较小为10.45% [2] - 坂田地区除佳兆业城市广场三期仅跌2.34%外 其他楼盘普遍跌幅超20% 十二橡树庄园跌幅达43.93% [2] - 大运区域跌幅更为严峻 颐安都会中央一期跌幅达36.54% 中海康城花元跌幅29.07% [2] 深圳整体房价表现 - 深圳有12个小区跌幅超过50% 八卦岭宿舍跌幅最大达70.34% 鹏盛村跌幅达66.95% [4] - 深圳网红二手房市场表现 博林君瑞从8.2万/m²跌至4万/m² 富通好旺角一期从14.9万/m²跌至7.6万/m² [5] - 深圳新房价格连续三个月下跌 6月跌幅达0.6% 为四大一线城市中跌幅最大 [8] - 深圳二手房价格6月下降0.5% 降幅稳定 为一线城市中降幅最小 [9] 市场现象与观点 - 深圳原关外地区单价超过五万的普通住宅被认为存在泡沫 需要10-15年时间消化 [3] - 部分网友认为当前跌幅相比历史涨幅微不足道 房价曾从5000元涨至5万元 [3] - 深圳楼市趋于稳定 价格进入理性波动阶段 但购房仍需评估家庭收入状况 [11]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8]
房价下跌后,吹牛的人也变少了
搜狐财经· 2025-06-06 21:24
房价下跌对家庭财富的影响 - 房产占据中国家庭财富70%以上 户均住房资产达1878万元 但流动性极低导致实际变现困难[4] - 房价上涨10%时杠杆收益超30% 但下跌10%将导致本金大幅亏损 凸显债务驱动的脆弱性[7] - 多数年轻家庭购房首付依赖父辈财富转移 而非自身创造的经济价值[7] 房价泡沫的社会心理效应 - 房价上涨期催生"财富幻觉" 使部分群体误将纸面资产等同于真实财富[4] - 市场下行后暴露出"四五位数存款+六七位数房贷"的真实财务状况[4] - 房产证数量被错误等同于财富自由 实际应关注资产配置理性化与流动性[9] 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 房产交易存在折价抛售 周期长 税费高等流动性障碍[4] - 部分房产仅为"付首付的半成品" 实际资产质量存疑[4][7] - 政策转向与增速放缓必然导致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幻灭[7] 资产配置的深层逻辑 - 单一房产配置无法应对紧急资金需求 需建立多元化财富结构[4] - 真正财富自由的核心在于生活方式选择权 而非固定资产积累[9] - 长期视角与穿透周期的投资能力比短期账面增值更重要[5][9]
房价泡沫破灭后,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经济寒冬?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09
香河房价波动 - 香河房价从2013年千元时代飙升至2016年22900元/平米,涨幅显著[1] - 2017年廊坊限购令后房价跌回千元区间,出现"免费送房无人问津"现象[1] - 暴露县域房地产依赖政策红利的脆弱性及城镇化进程中局部市场供需失衡[1] 经济刺激与杠杆策略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通过"四万亿"计划刺激房地产与基建,居民部门加杠杆形成缓冲[4] - 居民通过长期房贷将未来收入"贴现"至当下,带动内需对冲出口下滑冲击[4] - 当前居民储蓄率攀升,消费贷款增长乏力,形成"长期紧缩"心理预期[4] 行业就业趋势 - 就业市场"裁员"、"优化"频发,稳定性成为稀缺资源[6] - 建议从业者提升岗位不可替代性,避免裸辞[6] - 互联网等行业经历多轮架构调整,按时发薪企业被视为优选[6] 副业经济兴起 - 收入结构多元化成为应对主业不稳的关键策略[7] - 副业案例:设计师通过线上平台接单PPT美化,月增收3000-4000元[8] - 副业构建财务韧性网络,微小尝试亦可形成稳定补充收入[8] 消费行为转变 - 大宗消费需审慎评估必要性,倡导极致"延迟满足"[9] - 案例:家庭选择维修旧家电而非换新,以增强抗风险能力[9] - 非必需房产升级、奢侈品等支出被普遍推迟[9] 宏观经济与个体联动 - 居民部门高负债限制宏观刺激空间,微观个体需未雨绸缪[11] - 当前经济环境下,主业稳定、副业拓展与消费克制构成生存三角[11] - 历史经验表明韧性来自主动调整而非对抗周期[11]
曹德旺怒批楼市:砖头水泥不值钱!马光远反驳:会误导普通民众
搜狐财经· 2025-04-30 18:07
房地产价值争议 - 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认为房价被严重高估,建筑成本仅2-3000元/平米而售价达数万元/平米,不合理[1] - 高房价吸引社会资本过度流入房地产,导致实体行业缺乏资本支持[1] - 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反驳称房地产对GDP贡献率达22%,带动56个相关行业和超5000万就业[3] - 马光远指出住房需求具刚性特征,租房同样产生生活成本[5] 房地产经济影响 - 房地产对GDP贡献率从峰值30%降至22%,但仍具不可替代支撑作用[3] - 房地产上下游涉及建材、家具、装修等56个行业[3] - 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需向高端制造和科技产业转型[7] - 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需实现"软着陆"[9] 房价合理性分析 - 曹德旺从生产成本角度认为房价应接近建筑成本加合理利润[5]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达40倍,显示存在泡沫[7] - 马光远主张保持房地产繁荣以维持GDP增长和就业[5] - 建议房价"稳中有降"以实现长期健康发展[9] 行业发展建议 - 需平衡房地产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关系[9] - 短期应保持市场稳定,为经济转型争取时间[7] - 长期需降低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7] - 合理房价水平可促进成交量放大和行业持续繁荣[9]
王健林说中了!2025年楼市变局已至,这4个信号或将超乎预料
搜狐财经· 2025-04-27 10:40
房地产行业趋势分析 - 行业已进入系统性拐点 过去20年持续繁荣期结束 未来难以重现普涨行情 [1] - 王健林五年前预判中国房地产进入"高原反应"期 全球经验显示繁荣周期不超过50年 [1] - 2024年楼市或持续调整 开发商面临库存和资金压力 惠州出现五折促销楼盘 [1] 市场供需现状 - 广州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3万套 但成交量低迷 呈现明显供大于求态势 [3] - 人口老龄化加剧叠加生育率下降 未来住房需求可能进一步萎缩 [3] - 疫情后家庭收入缩水叠加还债压力 购房能力显著下降 [1] 开发商困境 - 新房销售遇阻导致资金链紧绷 多地出现烂尾楼现象 [3] - 期房销售信任危机加剧 购房者签约意愿大幅降低 [3] - 开发商被迫降价促销 部分项目价格跌幅达50% [1] 房价收入比失衡 - 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超过15倍 部分达20倍 [6] - 一线城市极端案例显示 部分家庭需40年收入才能购房 [6] - 政策持续强调"房住不炒"定位 投资客大规模撤离市场 [1][6] 政策调控影响 - 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组合拳持续发力 改变市场上涨预期 [6][9] -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 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形成 [6] - 调控政策促使开发商转向谨慎 土地市场热度明显降温 [9] 购房策略建议 - 当前调整周期尚未见底 不建议盲目"抄底"购房 [9] - 多套房持有者需警惕资产贬值风险 建议提前优化配置 [9] - 行业转型案例显示 轻资产和降杠杆成为头部企业战略选择 [9]
冲破8万!杭州楼市,捅破了天花板!
城市财经· 2025-03-29 12:24
杭州楼市地王现象 - 3月25日杭州诞生新单价地王,滨江集团以52亿元总价、77409元/㎡楼面价拿下滨江西兴单元地块,溢价率69.86%,创杭州地价新高[3] - 3月28日西湖区蒋村地块以88029元/㎡楼面价刷新纪录,建发34.35亿元竞得,溢价率115.39%,超越深圳成为全国地价第二高城市[6][8] - 两宗地王均位于核心地段:滨江地块毗邻钱塘江一线江景,周边楼盘均价超10万/㎡;西湖地块紧邻西溪湿地,拥有山景资源[11][12][13] 房企拿地逻辑分析 - 滨江集团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09%,净利润降33.9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07亿元,但仍在拱墅区、滨江区连续刷新地王纪录[16][18][20] - 建发股份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24-35亿元,同比降73%-82%,但仍高价竞标杭州地块[23][24] - 房企拿地动机包括:政府需地王刺激市场、对杭州豪宅市场信心充足、长三角高净值客群购买力支撑[25][26][41] 杭州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4年10-11月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45%和18.5%,2025年前两月成交量同比增30.8%,但价格分化明显[27][28][30] - 核心区次新房价格回升:亚运村部分小区环比涨4.18%-8.95%,萧山市北板块次新房涨8.18%-8.95%[34] - 外围区域持续降价:临平区60%小区房价下跌,都市港湾成交价跌破万元/㎡,丁桥板块跌幅达9.1%[35] 杭州楼市长期趋势 - 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下滑:2022年同比降37.7%,2024年1038万方创十年新低[50][51] - 居民杠杆率全国最高,房价透支严重:未来科技城曾达7-8万/㎡,文鼎苑学区房峰值12.7万/㎡[58][59] - 当前经济预期未改善,高房价与杠杆率压制市场,预计2025年仍以调整分化为主[6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