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分化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金九银十,成色如何?
搜狐财经· 2025-11-02 07:18
2024年10月房地产市场总体表现 - 10月新房成交环比微增1%,但同比下降36% [2] - TOP100房企10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30亿元,环比增长0.1%,但同比暴减41.9% [2] - 前10个月30个监测城市累计成交9825万平方米,累计同比跌幅由上月2%增至7% [4] - 百强房企前10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766.6亿元,同比减少16%,降幅较前9月扩大4.2个百分点,为2019年至今最差纪录 [4] 2024年9月房地产市场表现 - TOP100房企9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27.8亿元,环比增长22.1%,同比增长0.4% [5] - 百强房企前9月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3236.6亿元,同比下降11.8%,但降幅较前8月收窄1.3个百分点 [5] 一线城市市场分化 - 上海10月新房成交11054套,9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5.6%,涨幅全国第一 [8] - 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18483套,环比9月20389套下跌9.35%,但1至10月合计成交20.6万套二手纯住宅,月均2万套,量价双稳 [11] - 北京10月新房成交3168套,环比降2.16%,同比降23.09%,二手房网签12087套,环比降23.71%,同比降30.4% [14] - 深圳10月新房网签2652套,环比降14.09%,同比降34.46%,二手房成交5276套,环比降16.90%,但同比升27.28%,存在以价换量现象 [14] - 广州10月单月成交61万平方米,环比增6%,但同比降46% [16] - 10月一线城市合计成交168万平方米,环比持平,但同比降幅高达41% [16] 新房与二手房价格趋势 - 10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84% [18] - 9月70城二手房价格全面下跌,无一上涨 [18] - 10月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28% [20] 高端豪宅市场表现 - 上海豪宅盘高福云境10月18日首推125套大平层,均价21万元/㎡,25套600㎡户型(单套总价超1.3亿元)率先售罄 [21]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11个重点城市总价1000万元以上商品住宅成交27372套,较2024年同期增长15.6% [23] - 上海保利天奕四次开盘整盘去化率达95%,成都东城金茂晓棠13开13罄 [26] 市场结构性分化 - 楼市呈现三条不同跑道:刚需盘持续内卷,改善盘挑剔火爆,豪宅盘自带外挂 [27] - 核心城市优质改善项目销售良好,如杭州绿城悦海棠轩廊内中签率18.52%,北京紫京宸园10月12日开盘至27日网签70套,北京璞越开盘执销45亿元,成都招商玺首开去化67套房源成交金额达10.7亿元 [27]
未来5年,不出意外的话,楼市或将迎来4大走向
搜狐财经· 2025-10-30 21:02
房地产这几年经历的起伏,堪称一个时代的转折点。过去那种"房子一出手就涨价"的年代,已经彻底结 束了。如今买房,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而是变成了一场需要理性判断的"长期选择"。很多人都在 问:未来五年,楼市到底会往哪走?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大方向其实已经在慢慢显现。 一、房价趋稳,暴涨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以前买房,靠的是"眼疾手快"。有人赶上行情,一年涨个几千一平,轻轻松松赚几十万。那时候,不管 地段好坏、质量高低,只要是房子,几乎都能卖出去。 现在不同了。市场变得更理性,房价已经很难再出现那种"坐地起价"的情况。城市更新速度快了,房源 越来越多,购房者的选择也更多。房价上涨的逻辑,从"稀缺"变成了"性价比"。 未来五年,房价大概率是"稳中有落",有些区域会缓慢下调,但核心地段、学区房、交通便利的地段仍 有支撑。那种一夜暴富的时代确实过去了,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才是长期趋势。 与此同时,二手房越来越多。有人因为换房、有人因为贷款压力大,不得不把房子挂出去卖。供大于求 的局面,让买家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未来五年,新房市场可能会"去库存"持续推进,一些中小房企会被淘汰,留下来的开发商会更加注重品 质和品牌。二手房这边,买卖 ...
买房or卖房,这届中产在焦虑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8 19:12
新眸原创·作者 | 鹿尧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天,话题总绕不开房子。 在武汉工作的小林,盯着一套次新房看了三个月,中介说"业主又降了5万",他却更犹豫:"万一我买了,下个月又降呢?"而在三线城市老家的表姐,看 着朋友圈中介发的房源,同样犯愁:"现在不买,以后会不会没这么便宜的?但买了,这房子能保值吗?" 近五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节奏忽快忽慢,每一个数据都在刷新大众的认知。开发商一边年终冲量推折扣,一边缩减拿地规模;购房者一边攥着存款不 敢动,一边又怕错过"抄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3.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5%,但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 回温,杭州3月二手房成交甚至突破万套,仅次于2017年4月,创下近8年来新高。 一边是全国数据的"冷",一边是核心城市的"暖";一边是"房价还会跌"的担忧,一边是"好房源会被抢"的恐慌。矛盾之后,房地产市场彻底告别了"一刀 切"时代。 今天,我们不想喊"买房"或"不买房"的口号,而是想拆解清楚:当下的楼市分化到底有多明显?购房者的焦虑根源在哪?不同人该如何做选择? 01 不是"涨或跌" 而是"谁在涨, ...
不降息,厦门楼市,又沸腾了?
搜狐财经· 2025-10-23 17:32
市场预期的分化,从未如此剧烈! 4、10月20日,LPR维持不变。 在酝酿大招需要综合平衡效果,还是任由近年的"组合拳"折戟沉沙?市面上颇有争议。 二、论市场: | LPR报价 | 1年期 | 5年期以上 | | | --- | --- | --- | --- | | 2025-10-20 | 3.00% | 3.50% | | | 2025-09-22 | 3.00% | 3.50% | | | 2025-08-20 | 3.00% | 3.50% | | | 2025-07-21 | 3.00% | 3.50% | | | 2025-06-20 | 3.00% | 3.50% | | | 2025-05-20 | 3.00% | 3.50% | | | 2025-04-21 | 3.10% | 3.60% | | | 02-精密-20 | 3.10% | つ COON AM コ | ﻪ 地产梦想家 | 一、资讯见闻: 近期,市场各方关注的重点略有不同。 1、大A突破了3800点; 2、黄金疯狂上涨,突破4000美金每盎司; 3、全球的房子疯涨。 日本:核心区房价平均涨幅17%,东京23区上涨更猛,平均突破 ...
帮主郑重:9月房价数据迟来了!涨跌真相藏在哪?
搜狐财经· 2025-10-20 14:43
兄弟们,#9月70城房价#这热搜是不是刷到了?跟我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直觉一样,只要这词条冒头,就知道大家又在盯着自己的钱包和房子了。按老规 矩,每月15号左右就该出的70城房价报告,这次硬是拖到10月18号还没影,直到今天统计局开国民经济发布会,这份报告才终于露面——这延迟的几 天,市场上的猜测可真是没停过。 所以之前那些焦虑其实有点多余,数据延迟不是藏着大雷,更多是统计发布的常规调整。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用盯着单月的环比波动瞎紧张,毕竟买 房是大事,要么是刚需自住,要么是中长线配置。看看同比降幅收窄的趋势,再想想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口流向,比听传言靠谱多了。 说到底,房价这事儿从来不是一张数据报表能说透的,但至少今天这份迟来的报告给了个准信儿:跌势在放缓,分化在加剧。跟着数据看趋势,比跟着 情绪瞎猜测,才是对钱包负责的做法。 其实不用猜也知道,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数据是不是不好看"。毕竟8月的数据摆在那,一线城市二手房已经明显补跌,就连武汉那种8月新房、二手房降幅 收窄的城市,也还没跳出下跌的圈子。所以数据一迟,"房价继续大跌"的声音就冒了出来,不少朋友私下问我是不是市场要出大问题。 今天数据一公布,咱们拆开看 ...
楼市大分化:为什么你手里的房子不再是印钞机?
搜狐财经· 2025-10-13 17:34
如果你还抱着过去的思维模式,认为所有房子都会涨,那么你手里的资产可能正在成为财富增长的阻力,甚至变成需要每年吞噬现金流的负累。 一 终结普涨:人口与产业的残酷判决 楼市普涨的基础是广阔的人口红利和货币的快速扩张。现在,这两个基础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首先是人口结构。中国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阶段,且老龄化加速。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购房需求将持续萎缩。房子不再是稀缺品,只有那些能够持续吸引 年轻劳动力和高净值人群的城市,才能拥有房产价值的支撑。 其次是产业转型。只有拥有核心高新产业和创新能力的城市,才能提供高收入、高消费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创造了真实的购买力,并能持续推高优质房产 的估值。那些依赖传统产业或资源型经济的城市,缺乏新鲜血液注入,房产流动性将面临长期挑战。 二 资产分化:识别真正的核心资产 过去二十年,买房被视为普通人通往财富增长的唯一路径,房产被称为最可靠的印钞机。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这种普适性的财富逻辑 正在被彻底颠覆。我们正告别一个楼市的黄金时代,迎来一个残酷的大分化时代。 第二是高薪就业圈。靠近高科技园区、金融中心等高薪产业聚集地的房产,不仅租金回报稳定,更容易获得高净值人群的接 ...
10月楼市前瞻:国庆市场表现分化,“银十”前景如何
36氪· 2025-10-10 10:08
政策环境与市场信号 - 8月国务院会议重申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释放积极信号 [1] - 北上深等核心城市相继优化楼市政策,带动9月市场略有修复 [1] - 武汉市于9月30日出台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政策“汉八条”,并启动金秋购房节以促进需求释放 [2] 国庆假期楼市表现 - 国庆假期期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1万平米,较去年假期增长52%;二手房日均成交19套,增长73% [3] - 上海国庆假期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2万平米,较去年假期小幅增长3% [4] - 深圳国庆假期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23万平米,较去年假期增长22% [4] - 广州国庆假期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81万平米,较去年假期小幅下降4% [4] - 杭州国庆假期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18万平米,同比降幅较明显 [5] - 成都国庆假期新建商品房日均成交0.29万平米,较去年假期小幅下降5% [5] - 假期市场整体表现平淡,但核心城市优质项目保持较高热度,市场分化加剧 [2][11] 9月房地产市场数据 - 9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6万平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2%;二手房成交1.6万套,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9% [3] - 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7万平米,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6%;二手商品房成交2.0万套,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29% [4] - 9月深圳新政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0万平米,较8月日均增长44%;二手房成交4546套,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43% [4] - 9月广州新房网签面积58万㎡,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10% [4] - 9月杭州房企推盘积极性增加,带动成交环比上涨40% [5] - 9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出现显著回升 [11] 房企营销策略与市场分化 - 国庆期间房企加大促销力度,推出特价房源、赠送车位、家装补贴及“保价”等营销活动 [1] - 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核心区域或优质项目热度回升,而非核心区或缺乏竞争力的项目去化仍承压 [2][3][4] - 购房者行为更趋理性,对地段、产品品质及配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2] - 杭州市场处于“核心恒热、外围承压”的结构性阶段,购房逻辑转向关注地段稀缺性及产品力 [5] 土地市场情况 - 9月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54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土地出让金2037亿元,同比下降8.8% [8] - 2025年1-9月,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2.9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2%;土地出让金13259亿元,同比增长11.6% [8] - 9月300城土地平均溢价率降至3.8%,仅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部分优质地块拍出高溢价 [8] - 重点城市10月待拍宅地中,上海起始价达179亿元,广州、北京超50亿元,成都、杭州、苏州在30亿元以上 [8][9] 市场展望 - 结合头部房企在核心城市获取的优质地块有望在四季度入市,新增供应增加有望对核心城市新房销售形成支撑 [11] - 预计“银十”市场将延续分化态势,10月二手房交易活跃度将继续温和回升,但“以价换量”态势短期难改 [11]
国庆楼市分化:京深新房日均成交量增长超两成
凤凰网· 2025-10-10 09:36
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北京、深圳、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面积分别为0.61万平方 米、0.6万平方米、0.6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52%、22%和3%。 与此同时,也有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量出现下降。10月1-8日,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面积0.81万平 方米,较去年国庆假期小幅下降4%;杭州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18万平米,高基数影响下,同比降 幅较明显;成都新建商品房日均成交0.29万平米,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5%。 "整体来看,由于去年国庆假期受9.26新政带动市场明显好转,今年假期市场热度相比去年存在一定差 距。"中指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 据58安居客研究院数据,2025年国庆期间,全国重点60城新房线上找房热度日均值为69.8,同比去年下 降44.1%。从近三年对比情况来看,热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智通财经10月9日讯(记者 李洁)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国楼市整体表现相对平淡,但核心城市优 质项目仍保持较高热度,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银十"开局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假期,9月底开发商推盘节奏已有所加快,叠加国庆期间房企加大促销力 度,推出特价房源、赠送车位、家装补贴以及"保价"等 ...
上海楼市“冰火两重天”:新房促销揽客成效初显,二手房成交同比跌超六成
华夏时报· 2025-10-10 08:47
新房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上海新房市场通过多种促销活动吸引客户,多个新盘启动认筹或开盘,客户到访量和成交量均有明显增长 [1][2] - 保利发展上海公司推出“11盘联动”活动,8天共计到访4000多组客户,成交额达12.8亿元 [1][2] - 招商时代潮派项目每日有40余组客户来访,成功认购16套房源,国贸海上原墅等项目售楼处客流量可观 [1][2][3] - 金茂旗下项目通过互动活动吸引客户,江湾金茂府·湾耀日均接待客户量稳定在近百人,金茂棠前·棠曜客户来访量超出预期 [3] - 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73万平米,成交前十榜单中有3个单价超10万元楼盘和4个均价低于6万元/平米项目 [7] 二手房市场表现 - 双节期间上海二手房市场表现低迷,10月1日至7日累计成交780套,较2024年同期的2133套下跌超63% [1][4] - 同比大跌部分归因于2024年“沪七条”政策导致的高基数,若对比2023年同期前5天约235套的成交量,今年前5天462套的成交量实则大涨96.6% [5] - 1月至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19.1万套,同比增长17.6%,挂牌量13.68万套同比减少2.4%,平均找房热度64.3微降0.3% [5] - 市场观望情绪主导,买卖双方议价博弈周期拉长,中介反映客户看房活跃但成交决策周期较长,市场“以价换量”状态未明显变化 [3][5] 政策影响与市场展望 - 8月25日上海出台“沪六条”楼市新政,带动9月市场显著回暖,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面积较8月增长31%,二手住房日均成交环比增长10% [6] - 9月上海共43个项目认购,平均认购比0.75高于前8个月平均的0.71,在售项目来访量比8月增加16%,日均成交面积比8月增加33% [6] - 业内对四季度上海楼市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8月底政策效果有延续性,外环周边项目人气好转,恢复正常工作节奏后销售走势将延续 [7] - 市场整体延续筑底调整,政策面优化持续释放利好信号,楼市止跌回稳初现端倪,房企需把握结构性机会开发复合优势项目 [8] - 业内普遍认为上海无需进一步优化楼市政策,市场主要期待降LPR,预计四季度大概率有一次降LPR调整 [9]
楼市“银十”平淡开局 市场分化仍将持续
中国经营报· 2025-10-10 00:07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楼市整体延续调整态势,重点14城新房日均成交量同比下降近三成。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假期期间,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在前期政策优化带动下热度不 减,但多数二、三线城市表现平淡,市场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凸显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核心城市热度持续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将刺激政策提前,于8月8日宣布放宽五环外购房限制条件,将公积金贷款额度提 升,二套房首付比例统一降至30%等,鼓励改善性居住需求释放。此前,五环外已是北京新房市场的成 交主力区域,伴随着政策落地,五环外新房市场表现率先活跃。9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6万平 方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2%;二手房成交1.6万套,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9%。 上海市也于今年8月25日发布楼市新政,包括对外环外符合条件将不限购房套数、成年单身人士视同家 庭、房贷利率层面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提高绿色建筑公积金贷款额度、公积金落实"又提又贷"、优 化房产税征收等方面。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9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6%;二 手商品房成交2万套,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29%。 国庆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