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同质化

搜索文档
财说丨半年报首亏、实控人撤离,翔丰华滑向“泥潭”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0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80%至6.88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盈利3824万元转为亏损294.59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479.72万元同比暴跌159.65% [1] - 2024年公司营收13.88亿元较2022年23.57亿元减少9.69亿元 净利润4955.46万元较2022年1.61亿元减少1.11亿元 三年间利润缩水近七成 [2] - 2025年一季度录得上市来最大单季亏损815万元 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685万元 [1]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2.44%较2020年28.79%的高点缩水57% 二季度毛利率10.43%创历史冰点 [1] - 净利率由上年同期5.3%降至-0.49% 意味着每销售100元产品反而倒贴0.49元 [1] - 2020至2024年间负极材料价格累计下跌40% 行业利润跌幅高达98% [2] 产能与行业状况 - 截至5月公司石墨负极材料产能达9万吨 福建三明基地2024年完成改造新增2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及1.5万吨配套石墨化产能 技改后总产能提升至5万吨/年 [2] - 2020至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能从81.1万吨激增至354.6万吨 增幅高达337% 相当于每天新增近2000吨产能 [2] - 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增速26%远低于动力电池装车量41.5%的增速 2025年负极材料需求约247万吨而产能将突破360万吨 [4] 财务风险 - 截至6月末有息负债17.33亿元同比增17% 其中短期借款5.67亿元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4亿元 长期借款5.86亿元 应付债券4.76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2.06%较2024年底增长超3个百分点 公司及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9.85亿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4% [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364.68%至净流出1.81亿元 应收账款飙升至6.69亿元同比增32% [5] 偿债能力 - 2025年一季度短期借款5.67亿元 账面货币资金3.1亿元 速动比率1.12低于健康值1.5 [6] - 上半年财务费用因可转债利息超过3000万元 筹资现金流净额3.65亿元用于弥补经营现金流枯竭 [6] - 上半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仅5500万元同比减少3.39亿元降幅达86% [5] 资产减值与存货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329.99万元相当于净利润绝对值的147.92% 其中存货跌价损失高达5411万元 [4] - 每卖出1亿元产品就有390万元因存货贬值化为乌有 [4] 公司治理与项目 - 实控人周鹏伟2024年11月减持2%股份 重要股东钟英浩2025年1月减持0.41%后退出5%以上股东行列 [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两次推迟至2026年7月 6万吨人造石墨项目延期至2026年底 [8] - 可转债募资8亿元导致财务费用激增进一步蚕食利润 [8] 行业竞争与技术 - 人造石墨占据87%市场份额 技术同质化导致价格战成为唯一竞争手段 [9] - 上半年研发费用2336万元 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比例不足4% 低于贝特瑞、宁德时代等巨头5%以上的投入水平 [9] - 行业集中度下滑 磷化工企业、钛白粉巨头和汽车零部件商等新玩家通过不同方式涌入市场 [9] 业务转型与挑战 - 试图在硅基负极等新技术及转型高端产品方面寻找突破口 但高端负极材料认证周期通常需要18-24个月 [9] - 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达64%远高于动力电池 但负极材料在储能领域占比仅18%且更倾向低成本路线 [10] - 行业陷入"越生产越亏损 越亏损越扩产"的死亡螺旋 公司在建的6万吨产能命运难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