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基负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打通“最后一公里”,智能制造赋能新材料产业化
高工锂电· 2025-07-14 18:19
锂电产业竞争维度升级 - 全球锂电产业进入TWh时代,竞争焦点从产能扩张转向系统性创新,涉及能量密度提升、材料成本控制和退役电池回收[1] - 行业竞争围绕三大核心展开:前沿材料产业化落地、极致制造工程化能力、全球化资源循环布局[1] - 硅基负极等下一代材料加速市场化,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成为全行业共同命题[1]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格局 - 中国通过201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确立车企回收主体责任,2023年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扩大责任主体并强化安全要求[4][5]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本土回收材料纳入补贴范围,欧盟回收框架仍在建设中[5] - 全球锂资源消费90%集中在亚太,但锂矿主要分布于澳洲、南美和非洲,中国主导出口市场[5] - 中国占全球黑粉产量40%,欧美依赖韩国处理冶金环节,东南亚预处理产能处于起步阶段[5] 华友循环全球回收网络 - 国内布局浙江衢州全产业链枢纽,合资长春一汽(梯次利用)、成都环投(城市资源循环),广西玉林布局铁锂高效回收[5] - 海外在德国、美国、日本、巴基斯坦布局预处理,韩国、印尼部署"预处理+冶金"一体化基地[5] - 构建"智慧城市低碳交通运营生态",通过锂电池溯源数据中心链接产业链各环节,梯次电池应用于储能、低速车等场景[6] 天目先导硅基负极技术 - 拥有458篇专利(109篇授权),源自中科院物理所29年研发积累,包括1997年全球首个纳米硅负极专利[9] - 硅碳材料实现2212mAh/g可逆容量、94.5%首效,软包电池1000周膨胀<10%,1400周容量保持率>80%[9] - 最高性能产品达2473mAh/g克容量、95.6%首效,适用于400Wh/kg以上电池体系[9] - 开发三代固态电解质产品,LATP第一代提升低温/安全性能,LLTO/LLZO第二代提高循环/倍率性能,第三代研发超高离子电导率材料[10] 金汇能硅基负极技术路线 - 通过预镁预锂改性提升硅氧首次效率,优化气相包覆工艺碳层均匀性[12] - 硅碳技术精确调控多孔碳载体孔径分布,强化颗粒骨架抗压强度,优化流化床沉积工艺[12] - 布局四川雅安绿电一体化石墨负极基地(10万吨/年)、重庆铜梁页岩气能源辅助基地[12] 合肥恒力装备创新 - 六列三层气氛辊道炉产能比六列双层炉增加50%,运行成本降低30%,年产能>2万吨/台[16] - 采用大负载传动技术、三点控温+辅助加热技术,实现2400mm×750mm炉膛温度均匀性≤±5℃[16] - CVD连续生产设备通过高精度热式质量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量,确保硅碳负极材料量产一致性[17] - 设备节能达20%,采用纳米绝热板+气凝胶、尾气余热利用等技术[17] 尚水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全自动拆包机实现5-6分钟拆包(清空率99.97%),年节约成本50万元,替代6名工人[20] - 双传动混合包覆机能耗为传统设备1/3,实现微纳米材料均匀混合包覆[21] - 干式球磨分级一体机能耗仅为气流粉碎1/10,适用于D90<20μm超细研磨[21] - 构建覆盖正负极材料全工艺链的EPC交钥匙服务,积累600余条产线经验[22] - 全球布局七大服务基地,实现8小时响应,3万㎡实验中心提供全链条测试验证[22]
2025(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会议报道
鑫椤锂电· 2025-07-10 17:29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固态/半固态电池产量达5.1GWh,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9.2GWh [1]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低温适应性及长循环寿命成为全球能源科技竞争焦点 [3] 技术进展 全固态电池工程技术 - 需解决固-固界面阻抗大、对空气敏感等难题,采用分级控制颗粒粒径、正极材料包覆及负极锂合金化策略提升性能 [5] - 软包结构适配叠片工艺,利用液压动态调整压应力以优化界面接触 [7] 材料技术突破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通过组分优化和结构创新(单晶/多晶/复合)实现吨级供货能力 [9] - 杉杉科技开发均相载硅技术,宁波硅基一体化基地推动CVD硅碳材料产业化 [11] - 新源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完成100+kg规模生产,计划2025年建成10t/a生产线 [13] - 恩捷新材料实现99.9%高纯度硫化锂批量制备,粒径控制1-5μm [15] - 天石科丰开发离子电导率22.7mS/cm的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15mS/cm [19] 加工工艺创新 - 屹锂科技通过颗粒分级控制及表面包覆技术提升全固态电池性能,常州工厂建设30吨产能 [23] - 儒特智能优化湿法研磨工艺,解决堵料和溶剂处理难题 [25] - 匡德机械应用温等静压技术提升电解质膜致密化,改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 [27] 市场应用 - 动力与储能领域: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逐步量产,成为动力和低空领域主要增量市场 [29] - 消费电子与低空飞行器:适配无人机长续航需求,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eVTOL飞行器 [31] 产业链发展 - 关键材料国产化加速,诩辰科技通过金属热反应技术制备高纯度硫化锂纳米粉体 [33] - 产学研合作深化,盟固利与中南大学推进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发 [35] 未来展望 - 技术创新将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38] - 产业链需协同发展,覆盖原材料供应至回收利用环节 [39]
新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背景 - 锂电新材料商业化进程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应用,加速发展源于下游锂电产业需求升级与材料创新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 [1] - 新能源产业链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激增,电动汽车、储能系统、eVTOL、机器人等领域快速发展推动电池材料、导电材料、隔膜材料等升级 [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突破百亿元,涉及硅基负极材料、铜箔、PVDF树脂、高镍正极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杉杉科技 - 硅基负极技术突破:纳米级硅颗粒与流态化碳包覆工艺使硅基材料体积膨胀率降低60%,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 [4] - 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一期项目已投产,2025年产能将集中释放,同步推进固态电池负极评测体系 [5] 安徽中基 - 4.5微米锂电铜箔抗拉强度提升至200MPa以上,延伸率稳定在3.5% [5] - 总产能规划达17.2万吨,已建成7.2万吨产能,三期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 [5] 东阳光氟树脂 - 高性能PVDF树脂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与机械强度三重突破,隔膜在120℃高温下形变率低于5%,抗电解液腐蚀能力提升30%,抗穿刺强度增加40% [5] - 2万吨/年PVDF扩产项目进展顺利,二期项目已完成施工并开始试产 [6] 兰溪致德 - 高镍低钴/无钴正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6] - 硅碳复合材料专利在1C倍率下嵌锂容量保持率达85%,循环寿命较常规硅碳材料提升3倍 [6] 好电科技 - 新一代水性粘结剂具有优异粘结性能、环保特性和成本优势,减少有害有机溶剂使用 [7][8] 行业未来展望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将面临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更激烈市场竞争,扩大量产规模、深化成本控制、提升产品性能成为下一阶段焦点 [9] - 杉杉科技、安徽中基、东阳光氟树脂、兰溪致德、好电科技等企业领袖将在"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探讨新材料应用蓝海 [9]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天目先导将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会议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由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天目先导核心技术布局 - 公司依托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院士和李泓研究员技术 已建立固态电解质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三大核心材料专利群 累计专利近350项 [1] - 在固态电池领域通过合资公司江苏三合开展半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生产 该项目一期厂房建设完成 两条涂布膜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1][2] - 参与中科院物理所牵头的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联合北京卫蓝等企业开发高离子电导功能固态电解质浆料 [2] 硅基负极技术进展 - 采用CVD法硅碳负极技术 产品可支持能量密度超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 [2] - 在河南许昌布局研发实验室 规划研发产能200吨/年 2025年3月已通过环评 [2] - 许昌生产基地为全国最大新型硅碳生产中心 规划总产能6万吨/年 总投资7 2亿元 一期1万吨产能进入试生产 2025年预计产出600-1000吨 对应产值3-5亿元 [2][3] 供应链与产能建设 - 河南生产基地实现硅烷原料本地化供应 通过园区内河南硅烷科技管道直供以降低成本并提升供应链自主性 [3] - 当前总年化产能达45000吨 包括12000吨硅基负极 10000吨硬碳负极 3000吨固态电解质 [3] 市场合作与资本认可 - 新型硅碳产品已导入ATL CATL 三星 LG化学 亿纬锂能 远景动力等头部电池厂商 [3] - 获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和中科院创投等产业资本注资 [3]
【早报】美国总统拟带企业团访华?商务部回应;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国家药监局发布新举措
财联社· 2025-07-04 06:56
宏观新闻 - 国务院发布通知要求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 [4] - 商务部回应美国总统拟带企业团访华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4] - 外交部回应美越贸易协定 主张各方通过平等对话解决经贸分歧 反对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协议 [5] - 商务部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 将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权益 [5] 行业新闻 - 工信部强调要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5] - 美国政府取消部分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许可要求 三大EDA软件商恢复对华供货 [2][6] - 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 加强人工智能和生物材料产品注册指导 探索附条件批准政策 [7][8]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元宇宙典型案例推荐工作 包括数字人、产品、园区和标准案例 [8] - 国家能源局召开风电光伏资源普查试点会议 强调提高普查质量 助推新型能源体系高质量建设 [8] - 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上线 实现医保和商保数据互联互通 "一站式"结算 [8] - 商务部表示将加强对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 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6] 公司新闻 - 华菱钢铁公告信泰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举牌 [9] - 万科A向深铁集团申请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并展期部分已有借款 [9] - 航天晨光恢复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资格 [9] - 海王生物HW130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试验 [10] - 东湖高新参与出资设立东高前沿二期基金 [11] - 诺泰生物预计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到45% 主要得益于多肽原料药等销售收入增长 [12] - 财富趋势实际控制人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13] - 万凯新材部分生产装置减产检修 预计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13] - 华亚智能从事固态电池干法电极压延装备系统研发生产 正在为客户生产200MWh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13][15] - 长龄液压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停牌 [13]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13] - 合盛硅业控股股东拟将所持公司不超1%股份换购ETF份额 [13] - *ST亚振核查工作完成 股票将于7月4日复牌 [14] - 永太科技因名誉权纠纷起诉天赐材料 [14] - 中国电建签署约50.63亿元几内亚KEBO铝土矿采矿运输项目合同 [14] 投资机会 - 硅基负极作为能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开始批量应用 原材料和设备等环节值得关注 [17] - 荣耀Magic V5成为首个搭载阿里通义千问和Agent生态的AI手机 看好AI智能体及算力环节投资机会 [18]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预计2026-2030年全球漂浮式新增装机复合增长57.3% 中国增长79.5% [19] - 覆铜板行业受益AI高景气 传统服务器升级+AI服务器渗透驱动量价齐升 预计2024-2028年服务器/存储器领域PCB产值增速13.6% [20]
每日速递|中创新航“发力”零碳航运
高工锂电· 2025-07-03 20:17
电池 - 辉能科技次世代固态锂陶瓷电池累计出货量突破240万颗 其中桃科Giga级超级工厂自2024年初启用以来累计出货50万颗 [1][2] - 中国绿发内蒙古分公司乌海市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半固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开工 总投资7亿元 年均充电电量2.31亿千瓦时 年均放电量1.89亿千瓦时 [3][4] - 中创新航与华电湖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绿色航运、智能港口等电化长江全场景应用 [5][6][7] 材料 - 恩捷股份在云南玉溪成立玉溪恩捷 推进年产千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2.5亿元 [8][9] - 天赐材料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11] - 璞泰来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开始试生产 总投资30亿元 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产 [12][13] - 硅宝科技硅碳负极材料中试线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 已建成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 [14][15] - 出光兴产计划扩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技术开发设备 总投资11亿日元 目标将样品年产能力提升至十数吨级 [16][17]
手机电池掺硅量首次突破25%
高工锂电· 2025-07-03 20:17
荣耀Magic V5技术创新 - 荣耀发布新一代旗舰折叠手机Magic V5,厚度8.8mm,重量217g,配备6100mAh大容量电池,突破消费电子领域"轻薄与续航难以兼得"的局面 [1] - 首次应用掺硅量高达25%的新一代青海湖刀片电池,远超行业普遍10-15%水准,采用"高仿生自修复粘结剂"技术抑制材料膨胀问题 [1] - 仅1TB版本配备6100mAh电池,反映硅碳负极当前仍属"高价高端"产品定位 [2] 硅碳负极材料行业瓶颈 - 硅碳负极高成本源于多孔碳原材料价格昂贵及生产设备规模化限制,树脂基多孔碳降本空间有限,生物质基材料性能待提升 [3] - 行业面临技术瓶颈:高掺硅比例可能影响快充性能和安全性,需通过固态电解质技术解决 [1] 供应链产能加速布局 - 璞泰来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试生产,预计2025年8月投产 [5] - 池州碳一规划总产能3万吨硅碳负极生产线开工,硅宝科技3000吨/年产线今年投产并实现百吨级销售 [5]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河南大潮炭能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新建3000吨多孔炭产线,成为全国最大该材料生产企业 [5] 国际技术动态与突破 - 美国企业Group14推迟本土工厂投产并裁员,但韩国合资工厂将满负荷运行供应中国客户 [5] - Group14硅基负极SCC55实现超1500次(特定情况超3000次)充放电循环,攻克高膨胀导致循环寿命短的难题 [6] 行业会议与未来展望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成都举行,聚焦"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议题 [6]
华为认证“固态电池”第一合作方+供应商,已实现批量出货,即将起飞
新浪财经· 2025-06-23 16:28
固态电池行业概述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长寿命等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 [1] - 全球车企、电池企业竞相布局固态电池,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产业发展 [1] - 固态电池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动力源 [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2025年4月工信部印发《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此前已投入60亿全固态专项研发资金 [3] - 工信部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进行中期审查,2025-2026年为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3] - 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暨2025先进电池材料与智能装备技术展于2025年6月19-20日举行 [3] - 首届"硫化锂与硫化物固态电池论坛"将于6月25日在苏州召开,聚焦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 [4] 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 - 容百科技:国内高镍三元材料龙头,与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合作推动高镍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技术迭代 [8] - 当升科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客户包括三星SDI、LG化学等国际锂电巨头 [8] - 厦钨新能:正极材料领域技术领先者,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用富锂锰基、高镍三元等材料 [8] - 中科电气:负极材料龙头,硅基负极技术领先,市占率超60%,已应用于固态电池体系 [8] - 华为固态电池第一合作商:硫化物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供应商,2025年已实现批量出货,业绩暴增15698.12% [9]
宁德时代联手贝特瑞,成立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6-14 22:25
大连时代碳谷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大连时代碳谷新能源有限公司于6月9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电池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1] - 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持股80%)、大连东方碳谷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1%)和贝特瑞(持股4.9%)共同持股 [1]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深度合作 -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的合作已从供需关系升级为"技术-供应链-市场"三位一体的深度协同 [2] - 贝特瑞是宁德时代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硬碳负极等核心材料的主供应商,其第六代硅基负极材料比容量达2000mAh/g以上并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2] - 宁德时代将贝特瑞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和eVTOL航空电池中,峰飞航空eVTOL项目使用该材料后电池续航里程提升30%以上并改善快充性能 [2] 股权投资关系 - 2021年龙蟠科技成立常州锂源并收购贝特瑞旗下两家纳米材料公司,切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 [3] - 宁德时代通过参股公司"时代闽东"和全资子公司"问鼎投资"向常州锂源增资,目前持股12.46%,贝特瑞持股4.05%,形成"龙蟠科技-宁德时代-贝特瑞"股权纽带 [3] 新能源行业会议信息 - 7月3-5日将在宁波举办新能源行业会议,主题涵盖固态电池、硅基负极等前沿技术 [8][10][11][12] - 会议将探讨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硫化物电解质装备开发等议题 [10] - 硅基负极论坛将讨论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硅碳负极材料结构设计、热冲击闪速制备硅纳米线负极技术等内容 [11][12] - 参会单位包括吉利汽车、广汽埃安、万向一二三、中车新能源等多家知名企业 [7][8]
2家硅基负极企业完成融资
DT新材料· 2025-06-07 21:13
硅基负极企业融资动态 - 南宁宸宇新能源完成A轮融资 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 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 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30亿元 规划用地700亩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一期已建成5万吨/年生产线 二期将于一期投产后启动建设 [2] - 湖南金硅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公司成立于2020年 专注于高性能锂电池用石墨和硅基负极材料研发 核心创始团队来自中南大学 在硅基负极领域通过自主研发设备解决了成本高 产品一致性差等问题 其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兼具成本和性能优势 [3] 第四届固态电池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3-5日在浙江宁波召开 聚焦固态电池和硅基负极两大领域 重点探讨低成本和高性能化解决方案 涵盖原料选材 结构调控 界面设计等关键技术 [5] - 大会亮点包括吉利汽车工厂参观 融资项目闭门路演 发布2025固态电池产业地图和硅碳负极地图 终端企业可免费参会 [8] - 参会费用分为学生1500元和普通代表3000元 早鸟价分别为1000元和2500元 终端企业可申请免费参会名额 [15][16] 参会企业及支持单位 - 支持单位包括吉利汽车 广汽埃安 万向一二三 宁波中车新能源等知名企业 [8] - 鸣谢单位涵盖北京精微高博 苏州晶玺茂 元力新能源等2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 [9] 会议议程及演讲嘉宾 - 固态电池论坛将探讨高性能固态电化学二次电池开发 固态电池研究进展与安全性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产业化等议题 [11][12] - 硅基负极论坛将分享硅碳负极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 全固态电池锂合金负极界面设计 硅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等研究成果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