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面修正
icon
搜索文档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当前油价反弹本质是“预期差修复+技术面修正”阶段性现象
搜狐财经· 2025-05-17 09:12
油价反弹驱动因素 - 需求预期改善与投机行为推动国际油价短期反弹,纽约WTI原油6月期货上涨1.41%至每桶62.49美元,布伦特原油7月期货上涨1.36%至每桶65.41美元 [1] - 中美贸易战90天冷静期降低关税,缓解全球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担忧,但长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限制油价上涨空间 [1] - 伊朗核协议进展可能带来每日40万桶额外供应,市场预期解除制裁将缓解供应风险 [1] 结构性供需矛盾 - 非欧佩克国家(如美国页岩油)持续增产压制油价中枢,叠加伊朗潜在复产形成"隐性供应堰塞湖" [2] - 欧佩克4月产量下降3万桶试图修复市场信任,但战略协同脆弱性导致规则制定权弱化,难以抵消供应过剩压力 [2] - 实体经济软实力耗散(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炼厂开工率疲软)及服务业对能源依赖度下降,压缩油价上行空间 [2] 短期市场行为分析 - 市场通过"预期贴现机制"放大中美关税降级与伊朗核协议积极信号,形成空头回补与技术性超卖反弹共振 [2] - 美国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与协议诱惑"交替策略,通过制裁制造供应短缺预期,又借核谈判释放产能回归可能 [2] 中长期制度性风险 - 中美90天关税休战期激活短期需求预期,但保留10%基准关税的条款埋下制度性风险,抑制资金长期配置意愿 [3] - 美国通过贸易框架协议(如美英关税突破)强化规则输出能力,伊朗核协议博弈暴露多边协同机制深层次矛盾 [3] 能源定价范式转换 - 全球能源软实力生态正经历三重转型:从供给侧垄断定价转向需求预期主导定价,从地缘政治单极支配转向多边规则竞合,从实体供需博弈转向金融化定价权争夺 [3] - 中长期油价受非欧佩克增产(日增160万桶)与需求弹性弱化双重压制,反弹高度或限制在每桶5~8美元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