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抑郁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抗抑郁药物,卖爆了
投资界· 2025-09-18 16: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抑郁障碍总人数达9500万 其中登记在册患者约3800万人(2023年)[5] - 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化药销售额超91亿元 同比增长6%[5] - 线上平台常见抗抑郁药物销量以十万为单位 部分产品30天内种草量飙升5倍[5] 行业竞争格局 - 抗抑郁药市场形成"原研药企+本土仿制药企"激烈竞争格局 伏硫西汀片呈现"原研1家+国内17家"模式[14] - 2023年以来国内已有40个抗抑郁仿制药获批上市 至少32款国产1类化药新药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14] - 舍曲林主要仿制药企从2018年仅3家增至十余家 氢溴酸伏硫西汀今年新增9家仿制药企入局[13] 企业表现 - 翰森制药凭借阿戈美拉汀片跻身抗抑郁化药一级集团TOP3[7] - 京卫制药艾司西酞普兰片销售额达7亿元[7] - 绿叶制药独家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销量暴涨99.9%[7] 价格与集采影响 - 伏硫西汀原研药价格从500元/盒降至27.5元/盒 降幅达40%[19] - 集采后伏硫西汀最低中标价仅9.87元/盒 单片价格低至0.7元[20] - 舍曲林纳入集采后辉瑞市场份额半年内下滑14% 华海药业份额从不足10%跃升至超20%[22] 患者用药特征 - 抑郁症需长期规律服药 患者可能同时服用8种药物[25] - 抗抑郁药物无法立竿见影 需持续用药调节神经递质水平[26] - 撤药反应常被误认为成瘾 实际是神经递质失衡导致的戒断反应[2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精神卫生普及度提升 福建/广东/安徽/山东等地开展心理讲座超千场 覆盖超15万人次[12] - 专科医院建设加速 全国已有88家精神专科医院 正投资4亿元扩建床位[12] - 年轻一代就诊意愿增强 推动临床需求增长[11]
被折叠的老年抑郁
虎嗅· 2025-07-22 14:04
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与现状 - 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保守估计在10%至15%之间[4] - 中国26.4%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6.2%有中重度抑郁症状[4] - 国内抑郁症就诊率仅为9.5%,接受药物治疗的充分治疗率只有0.5%[23] 老年抑郁症地域分布特征 - 中国各省份老年抑郁检出率差异显著,青海省检出率最高达77.59%,北京市最低为9.38%[9][12] - 数据显示老年抑郁检出率存在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渐升高的趋势[12] - 山西省城市老人抑郁检出率为48.21%,农村为46.73%,城乡差异较小[9] 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特点 - 抑郁症常以躯体化症状表现,如胃疼、背疼、腿疼等,使患者身体遭受折磨[18][19] - 老年患者确诊过程漫长,有案例显示从出现症状到确诊耗时三年[18] - 以思维障碍为主的老年患者往往缺乏自主看病意愿,需要家人强制带其就诊[23] 抗抑郁药物市场与治疗现状 - 常见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41][43][48] - 药物治疗存在依从性问题,部分患者因副作用而放弃治疗[61][63] - 抑郁症停药后两年内复发率高达50%,临床实践中的复发率可达70%至80%[63] 社会支持与抑郁缓解关系 - 经济支持和照料支持对农村老人抑郁缓解程度分别为25%和75%[74][75] - 见面交流对农村老人抑郁缓解程度达22.33%[76] - 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缓解程度呈线性关系,农村老人从支持中获益更显著[77] 社区干预与生活方式影响 - 北京社区数据显示,拥有业余爱好的老人占比69.84%,定期运动的老人占比82.54%[83] - 智力参与型和网上冲浪型活动对抑郁缓解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048和0.127[93] - 社区开展的“科技助老”志愿服务有助于老年人掌握网络技能,增加社交机会[85] 患者家庭支持状况 - 农村空巢老人的情绪异常很难与抑郁症相联系,缺乏相关知识普及[27] - 城市老人中,61.90%接受经济支持,38.10%接受照料支持[73] - 家人陪伴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有案例显示家庭支持使患者病情好转[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