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折叠自行车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大行科工(09901.hk)招股超购1557倍,拟募集3.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7:14
发行概况 - 公司于9月1日至9月4日进行招股 计划发行792万股H股 其中10%为香港公开发售 发售价每股49.5港元 集资3.9亿港元 每手100股 入场费4999.9港元 预计9月9日挂牌 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截至9月2日下午3时 公开发售部分获611亿港元孖展认购 超购1557.7倍 公开发售起始集资额为3920万港元 [3] - 公开发售部分不设回补机制 但可重新分配 最终占比将调整至初始发行规模的15% [3] 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折叠自行车企业 品牌"大行"于1982年创立 按2024年零售量计算以26.3%份额居行业第一 按零售额计算以36.5%份额居首位 [4] - 产品线覆盖超过70款车型 按价格分为高端市场(5000元人民币及以上)、中端市场(2500-5000元人民币)和大众市场(低于2500元人民币) [4] 财务表现 - 去年收入达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2% 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为523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1% [5] 投资者结构 - 基石投资者包括安联环球投资亚太、大湾区基金管理、Harvest及维科香港等机构 总投资额1276万美元 [6] 资金运用计划 - 募集资金净额30%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 30%用于强化经销网络与品牌发展 30%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7]
大行科工上市前分红超6000万,“折叠车之父”分了多少?
行业背景 - 全球健康意识和环保理念提升推动骑行运动热潮,折叠自行车因便携性优势受城市通勤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青睐[1]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规模从2018年83亿元增长至2023年1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2%,零售量从190万辆增至28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7.9%[11] - 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额占全球自行车市场5.3%,零售量占2.1%,显示行业天花板较低[12] 公司IPO进展 - 大行科工正在推进港股IPO,2025年7月17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7月22日更新招股书二次递表港交所[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建设新厂扩大产能,预计2027年投产[10] 财务与分红 - 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分红6150万元,其中2025年4月派发2000万元股息[3] - 创始人韩德玮直接持股88.56%,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6%股份,合计控制90.16%股份,分红大部分进入实控人腰包[3]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1.02亿元,2025年4月30日降至5902.4万元,期间因宣派股息支出2000万元[7] 产能与外包 - 惠州工厂年产能9万辆,2024年前三季度销量17.52万辆,近六成产能依赖代工[4] - 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持续超100%,2022年达117.2%,代工比例从29.5%升至55.5%[14] - 2024年代工成本1.39亿元,2023年6860万元,2025年前4个月已达5830万元[13] 研发与竞争 - 2022-2025年4月研发开支分别为900万元、1070万元、1760万元及650万元,远少于同期分红[6] - 2024年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五大公司份额60.4%,大行科工占26.3%[14]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竞争激烈,五大公司占19.4%市场份额[14] 海外市场 - 2023年海外销售从2022年5620万元大跌至2030万元,2024年回升至2980万元[14] - 中国内地、美国和欧洲是三大销售区域,2024年零售量分别占全球22.1%、9.0%和8.6%[15] 质量问题与毛利率 - 2024年代工产品退换货率升至3.2%,较2022年1.8%翻倍[16] - 自有产品毛利率高于OEM产品,OEM供应商收取5%-6%原材料成本作为管理费用[16]
大行科工年内二次递表港交所 折叠自行车冲刺资本市场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4:30
公司概况 - 大行科工是一家专注于折叠自行车的公司,由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拥有逾40年发展历史 [1] - 公司以技术实力、创新精神和产品质量著称,旗下品牌大行在折叠自行车行业享有盛名 [1] - 产品线从折叠自行车扩展到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截至2025年4月30日提供超过70款车型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量计,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达26.3% [1] - 折叠自行车行业增长迅速但仍属小众市场 [1] 专利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拥有最多专利的品牌,截至2025年4月30日在中国内地拥有113项有效专利 [2] - 同期在美国、欧洲及日本拥有22项有效专利,共享360项专利 [2] - 已授权18名同业使用专利技术和16名同业使用大行品牌 [2] 销售网络 - 建立了覆盖中国内地线下线上渠道的销售网络,与38家经销商合作覆盖680个零售点,遍布30个省级行政区 [2] - 线上渠道包括京东、天猫、抖音及拼多多等平台,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14.1百万元增至2024年100.2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166.1% [2] - 产品在2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包括东南亚、美国和欧洲,但占比较小 [2]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收入分别为2.5亿元、3.0亿元、4.5亿元 [3] - 2025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收入1.8亿元 [3] - 同期年度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31.4百万元、34.9百万元、52.3百万元、21.5百万元 [3] 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为独家保荐人,这是2024年第二次提交申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