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行车

搜索文档
大行科工通过联交所上市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8-25 16:37
格隆汇8月25日|生产折叠单车Dahon的大行科工通过联交所上市聆讯,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大行科工今年首4月收入为1.84亿元,同比增长46.9%;利润2152.8万元,上升69.1%。韩德玮持有大行 科工约88.6%股权,其余为员工持股平台等股东。 大行科工于1982年由台湾企业家韩德玮创立,2024年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中,按零售量和零售额均排名 第一,分别占有26.3%和36.5%的市占率。据灼识谘询,公司在2023-2024年间,在内地五大折叠自行车 企业中,销量及收入增速最快。 来源:格隆汇APP 大行科工产品线涵盖城市通勤、时尚个性、户外探索、超卓竞速及实用内涵5大系列,旗下产品包括公 路、山地、儿童及电助力单车,至2025年4月底产品型号超过70款。其中经典畅销车型P8,累计销量超 过15万辆,售价约为3500元,而P8在香港的售价就介乎3680-4500港元,视乎单车配置。 ...
行进中国丨“小车轮”转出大天地
人民网· 2025-08-25 14:25
盛夏清晨,晨曦初露。团泊湖畔,骑行爱好者们时而悠然前行,时而你追我赶;厂房林立处,挂着全国 各地牌照的大货车进进出出,从空车到满载,将一箱箱自行车、电动车运抵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一 动一静的画面,勾勒出天津静海"两轮"产业的蓬勃生态。 这里缘何能成为"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循着天津市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的发展轨 迹,答案逐渐清晰。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园区内已聚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58家。"回 溯发展历程,天津市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企业服务部部长张宝祺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看 来,园区能扛起"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的大旗,产业链配套与政策支持是两大核心引擎。 早在2008年,静海便建立了自行车(电动车)产业园(即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的前 身)。彼时,政府将土地、基础配套、优惠政策向自行车、电动车项目倾斜,凭借规划的引导力和环境 的吸引力,推动一批龙头企业、配套厂家落地生根,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正是这关键的一步布局,为后续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埋下了伏笔。 此后10年,该区接连获批"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基地""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称 ...
大行科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内地折叠自行车龙头即将登陆港股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57
公司上市进展 - 大行科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即将登陆港股市场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1]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零售量计 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达26.3% 排名第一 [1] - 以2024年零售额计 公司市场份额达36.5% 位居行业首位 [1] - 在中国内地五大折叠自行车企业中 2023至2024年销量及收入增速最快 [3] 产品体系 - 产品阵容超过70款自行车车型 覆盖折叠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等领域 [1] - 以P8等经典车型为基础 持续推出新车型满足多元化需求 [1] 销售网络 - 线下渠道覆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 通过38家经销商覆盖680个零售点 [3] - 线上渠道与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合作 [3] - 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1410万元增至2024年约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166.1% [3] - 产品远销东南亚/美国/欧洲等28个国家和地区 [3] 业务增长 - 销量从2022年148,956辆增至2024年229,525辆 复合年增长率24.1% [3] - 2024年前四个月销量从63,758辆增至93,398辆 同比增长46.5% [3]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2.54亿元增长至2024年4.51亿元 [4] - 2024年前四个月收入1.26亿元 2025年同期增至1.85亿元 [4] - 年度利润从2022年3143.4万元增至2024年5229.9万元 [4] - 2024年前四个月利润1273万元 2025年同期增至2152.8万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30.7%提升至2024年33.0% [5]
大行科工:折疊自行車領軍企業,或很快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29
招股书链接:无(文中未提供) 来源:新浪港股-好仓工作室 近日,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行科工")递交聆讯后资料集,或很快在香港上市。中 信建投(國際)融资有限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以下用途: 1. 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 以提升制造能力; 2. 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以巩固市场地位及加快全球扩张; 3. 用于 加强研发能力,以提升技术; 4. 用作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公司介绍:大行科工的大行品牌由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历经40余载深耕,在技术实力、创新精 神、匠心工艺、对卓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追求方面享负盛名。公司以P8等畅销车型为基石,打造出全 方位自行车产品阵容,涵盖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等。公司持续投资研 发,推进折叠自行车技术发展,拥有众多专利。同时,公司建立了全面高效的销售和经销网络,产品覆 盖中国内地线上线下渠道,并远销海外。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 ...
新股消息 大行科工通过港交所聆讯 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折叠自行车公司
金融界· 2025-08-25 07: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折叠自行车企业 按2024年零售量计市场份额达26.3% 按零售额计市场份额为36.5% [1] - 产品阵容从折叠自行车扩展到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 截至2025年4月30日提供超过70款车型 [1] - 在中国内地五大折叠自行车企业中 2023年至2024年间销量及收入增速最快 [2] 销售网络与渠道拓展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覆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 通过38家经销商管理680个零售点 [2] - 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1410万元人民币激增至2024年约1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达166.1% [2] - 产品销往2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 美国和欧洲 但占整体销售比例较小 [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收入从2022年度2.54亿元增长至2024年度4.51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达1.85亿元 [3] - 年度利润从2022年度3143.4万元增长至2024年度5229.9万元 2025年前四个月达2152.8万元 [3] - 销量从2022年148,956辆增至2024年229,525辆 复合年增长率24.1% 2025年前四个月销量93,398辆同比增长46.5% [2]
自行车骑出一个IPO
投资界· 2025-07-28 15:24
公司概况 - 大行科工是一家专注于折叠自行车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公司,产品组合还包括公路自行车、登山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等,当前约有超过70款车型 [5][7] - 公司由84岁的物理学博士韩德玮创立,被誉为"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其品牌大行(Dahon)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千年版》评为"世界上最大的折叠自行车产销商" [2][5]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的市场份额达到26.3%(零售量)和36.5%(零售额),是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拥有最多专利的品牌 [8]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韩德玮1941年出生于广东韶关,9岁移居香港,后在美国多所名校完成学业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4] - 毕业后参与战术激光研发,与同事共同撰写国际通用《激光手册》,1979年发表 [4] - 1982年在加州创立大行品牌,全心投入折叠自行车研发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14.9万辆、15.69万辆、22.95万辆,复合年增长率24.1% [7] - 同期营收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43万元、3485万元、5230万元 [7] - 产品均价从2022年的1591元/辆提升至2024年的1926元/辆 [9] - 2024年中端产品(2500-5000元)占比达69.5%,是销售支柱 [7] 业务模式 - 超九成收入来自自行车销售,少量来自配件、服饰及相关产品,以及共享许可权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9] - 国内线下经销收入占比接近70%,截至2025年4月末与38家经销商合作,覆盖680个零售点 [9] - 在线直销收入从2022年的1410万元增至2024年的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66.1% [10] 行业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消费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合计占比约50% [12] - 国内高端市场被国际品牌占据,本土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客单价不足2000元 [12] - 自行车行业营收利润率约为4.1%,OEM/ODM模式利润更低 [12] - 部分企业转向电助力自行车(E-bike)领域,但该领域重资金投入,供应链与售后成本高昂 [13][14]
83岁!“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要继续闯关!
国际金融报· 2025-07-26 15:38
公司概况 - 大行科工由韩德玮于1982年在美国加州创立,后迁至深圳并在惠州建立生产工厂,主要从事折叠自行车及相关配饰的开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年产能达9万辆[3] -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IPO前韩德玮持股88.56%,合计控制90.16%股权,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累计派发股息约6150万元[4]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折叠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截至2025年4月30日提供超过70款车型[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量计,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达26.3%,按零售额计市场份额为36.5%,处于领先地位[5] - 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高度集中,五大公司占据60.4%市场份额,全球市场五大公司占据19.4%份额[5] - 主要竞争对手为两家上海企业,推测为上海凤凰及中路股份[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净利润2152.8万元均超去年同期[6] - 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1410万元增至2024年1亿元,增长609%,复合年增长率166.6%[7] - 自行车平均售价1943元,2024年高端产品平均售价3900元,中端2100多元,大众市场1200多元[8] 销售与产品策略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与38家经销商合作,覆盖680个零售点[6] - 2024年销量22.95万辆,同比增长46.27%,中端价位产品销量14.42万辆,接近大众市场价位产品7.51万辆的两倍[8] - 产品定位分高端(≥5000元)、中端(2500-5000元)和大众市场(<2500元)三个层次,2023年起中端产品成为销量主力[8] 创始人背景 - 韩德玮被誉为"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1941年出生于广东韶关,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参与早期战术激光研发[3] - 上世纪70年代利用业余时间开发折叠自行车,历时七年成功制造第一辆现代折叠自行车[3] - 现年83岁仍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总体战略规划及日常营运[4]
当着冯德莱恩的面,中方把话说得很清楚,美国想收手?有点晚了
搜狐财经· 2025-07-26 08:02
全球贸易战影响 - 美国对全球商品实施分层关税策略 其中基准税率为15% 但特定商品如波音和肯塔基威士忌获得豁免 德国汽车业面临260亿欧元损失风险 [3] - 印度拒绝让步汽车关税 日本签约后遭遇75%民众反对 菲律宾和印尼分别承受美国19%报复性关税及99%单方面让步 [3] - 美国消费者面临商品价格上涨 儿童自行车涨价12% 塑料杯套装贵8% 反映关税传导至终端市场 [3] 中欧贸易博弈 - 欧盟对中国提出三项诉求:解除稀土出口管制 停止与俄能源贸易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均遭中方强硬回应 电动汽车关税达38% [4] - 中欧峰会原计划两天缩短至24小时 仅达成气候合作声明 商务活动全部取消 显示谈判僵局 [4] - 稀土管制议题现转机 中方为合规申请开设绿色通道 换取欧盟高技术产品贸易松绑 [6] 行业动态与供应链调整 - 德国车企三分之一全球销量依赖中国市场 匈牙利工厂中国电池生产线持续扩产 [8] - 中俄能源贸易额达2400亿美元 成为欧盟施压中方的关键阻力 [8] - 德国大众为中国市场累计生产第50万个电机 显示供应链深度绑定 [6] 跨境贸易实际影响 - 跨境电商面临15%关税压力 智能家电和服装商分别筹划涨价或承受50%关税预警 [8] - 物流行业受冲击 UPS裁员2万人 美森快船运费暴涨20% [8] - 中欧班列持续运行 光伏板集装箱从郑州运往汉堡 欧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限制政策被撤销 [8] 产业合作暗流 - 中欧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 法国酒商提交白兰地价格承诺文本 [6] - 欧盟对中国投资增长23% 反映资本流动未受政治摩擦阻断 [8] - 德国宝马专供中国市场的SUV每三分钟下线一辆 体现终端需求刚性 [8]
83岁!“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要继续闯关!
IPO日报· 2025-07-25 20:57
公司上市进程 - 大行科工于7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 此前公司于1月2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过期,此次是二次递表 [1] - 公司此前披露或在2024年登陆北交所 [1] 公司创始人及历史 - 公司由"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韩德玮于1982年在美国加州创立 [3] - 韩德玮1941年出生于广东韶关,9岁移居香港,后移民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3] - 上世纪70年代,韩德玮意识到绿色出行将成为未来趋势,经过七年努力成功制造出第一辆现代折叠自行车 [4] - 韩德玮现年83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 [4] 股权结构及分红 -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IPO前韩德玮持股88.56%,共控制90.16%股权 [4] - 自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公司累计派发股息约6150万元 [4] 市场地位及竞争格局 - 按2024年零售量计,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达26.3% [5] - 按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为36.5%,处于领先地位 [5]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竞争激烈,五大公司占据19.4%的市场份额 [5] - 中国内地市场高度集中,五大公司占据60.4%的市场份额 [5] 产品及销售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折叠自行车及相关配饰的开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年产能达到9万辆 [3] - 公司提供超过70款自行车车型,包括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 [5] - 2022-2024年自行车销量分别为14.90万辆、15.69万辆和22.95万辆,2024年同比增长46.27% [6] - 2025年1-4月公司自行车平均售价1943元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和4.51亿元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约为3143.4万元、3485万元和5229.9万元 [6]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净利润2152.8万元,均已超过去年同期 [6] - 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的1410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1亿元,增长高达609% [6] 产品定位及价格策略 - 公司将折叠自行车分为高端(≥5000元)、中端(2500-5000元)和大众市场(<2500元)三个层次 [7] - 2024年销量中端价位产品14.42万辆,大众市场价位产品7.51万辆 [7] - 2024年高端价位产品平均售价3900元左右,中端价位2100多元,大众市场1200多元 [7]
大行科工二闯港交所:毛利率最低的经销商渠道贡献近七成营收,超65%自行车依赖代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2:20
IPO申请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7月22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此为2025年1月20日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申请 [1] - 拟发行不超过910万股港股 未披露募资总额及股份数量 募集资金拟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 扩大运营规模 强化经销网络 品牌发展战略 研发及营运资金 [1] - 更新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1~4月财务数据 [1] 市场地位与产品组合 - 按2024年零售量及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6 3%和36 5% [2] - 产品组合覆盖超过70款车型 包括折叠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 [2] - 折叠自行车按售价分为高端(5000元以上 占比10 4%) 中端(2500~5000元 占比68 4%)和大众市场(2500元以下 占比21 2%) [3] 销售渠道与营收结构 - 与38家经销商合作 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680个零售点 线上渠道包括京东 天猫 抖音及拼多多 [2] - 2022~2025年前4个月 经销商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61 3% 70 5% 68 2%和69 5% 但该渠道毛利率(26 9%~28 7%)显著低于线上直销 [4] - 大行自行车业务线营收占比逐年提升 从2022年93 4%增至2025年前4个月98 3%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 54亿元 3亿元 4 51亿元 2025年前4个月为1 85亿元 [4] - 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3143 4万元 3485万元 5229 9万元 2025年前4个月为2152 8万元 [4] 生产与供应链依赖 - 外包生产占比逐年上升 从2022年29 5%增至2025年前4个月65 5% [6] - 外包生产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从2022年20 2%升至2024年48 3% 2025年前4个月为47 1% [6] - 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32 7%升至2025年前4个月52 1%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同期从15 6%增至17 6% [7] 海外市场与股权结构 - 海外销售占比逐年下滑 从2022年22 1%降至2025年前4个月5 6% [8] - 创始人韩德玮通过直接持股88 56%及员工平台控制总计90 16%股权 董事会含两名83岁高龄董事 [8] - 2016~2020年存在股权代持历史 证监会要求说明代持原因及合规性 [9] 分红与创始人收益 - 2022年底派息2350万元 2024年两次派息合计1800万元 创始人按持股比例获约4320万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