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

搜索文档
中介专家解读北京新政及沪深展望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 **房地产行业** - 北京新房库存压力显著 2025年初至年中库存从6 9万套增至8 5万套 郊区库存接近13万套 总库存达21万至22万套[1] - 深圳房地产市场面临总价过高和低得房率问题 库存量达9 8万套 新房产品更新速度慢[1] - 上海通过一年三次拆迁计划和高额补偿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徐汇地块赔付比例高达1 1 53至1 1 67[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北京市场** - 北京新政后带看量显著提升 新房整体带看量较上周提升70% 较上个月提升56% 顺义区项目带看量较前一周提升176%[3] - 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升 朝阳区带看量增幅达65%-70% 大兴区增幅最高达88%[4] - 二手房溢价空间普遍提高3-6个百分点 朝阳区五环外溢价空间提高6个百分点[5] - 北京率先出台政策因新房库存增至8 5万套 郊区库存接近13万套 总库存达21万至22万套[6] **上海市场** - 上海总库存量约19万套 通过加大二手房拆迁力度调整库存 今年重点在主城区 明年计划在青浦、奉贤、嘉定和宝山启动大规模拆迁[12] - 上海高端住宅产品起始价通常在2000万至2500万以上 与普通民宅形成明显价格断层[21] **深圳市场** - 深圳新房产品更新速度慢 低得房率项目占比高达50%以上 总体库存量达9 8万套[13] - 深圳二手房价格不适宜刚需购房者 大面积项目成功率仅在65%-72%之间[28] 其他重要内容 **拆迁与旧改** - 北京旧改拆迁赔偿比例偏低 最高赔偿比例仅为1 4 海淀区为1 29 朝阳、昌平、房山等赔偿比例更低[16] - 上海拆迁补偿高因工作颗粒度细致 拆迁办责任明确 土地用途透明化公示[18] - 北京和深圳拆迁透明度不足 信息公示力度小 缺乏前置意见征集环节[20] **房企策略** - 房企在高价地块上采取新策略 不急于销售 通过构建圈层和举办品鉴会等活动保持项目价值 延长去化周期至两年[18] - 豪宅产品定义依赖于产品顾问委员会 精准人群标签进行圈层打造[19] **市场趋势** - 一手房价格普遍高于二手房 部分投资客期待政策刺激 影响一手和二手市场[25] - 二线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汉可能在2026年启动政策 通过拆迁解决二手房对新房销售的制约问题[26] - 北京二手房市场量价平衡线在9 6万套到10万套之间 上海在11 5万套到12 7万套之间[27]
一个深圳“拆二代”的十五年:钱来了,又散了
虎嗅· 2025-04-30 21:04
深圳拆迁财富效应 - 2009年深圳福田城中村拆迁案例中,一户家庭获得三套回迁房及800万现金补偿[6] - 2010年前后深圳核心区域拆迁补偿金额可达数千万元,南山区白石洲村部分住户获上亿元补偿款[9] - 拆迁补偿推动深圳社会结构剧变,形成"拆二代"群体,短期内实现阶层跃迁[3][9][10] 影视行业投资特征 - 2015年影视圈投资狂热,小成本电影项目50-200万投资额可能获得十倍回报[15] - 行业存在PPT融资现象,项目成功率与艺人履约、平台播出等强相关[17][18] - 2020年影视项目集中爆雷,涉及艺人负面、资金链断裂等系统性风险[18] 深圳房地产市场变化 - 拆迁补偿房产在2010-2015年间持续升值[14] - 2022年二手房市场流动性恶化,降价20%仍难成交,需额外投入装修成本促进交易[19] - 90平米住房经装修后成交价约500万,反映核心区域资产价值韧性[19] 居民负债结构 - 2024年中国居民部门负债总额超百亿元,含非银行渠道借贷[25] - 典型负债构成:影视项目投资亏损占比超50%,股市亏损近100万[23] - 网贷及信用卡分期加剧现金流压力,催收频率与负债规模正相关[20] 消费行为变迁 - 财富积累期消费特征:购置保时捷、iPhone4等奢侈品,单次宿舍出国游支出超10万[8][12] - 消费降级表现为变卖潮鞋/手表等二手奢侈品,社交频率显著降低[21] - 医疗支出成为主要现金流出口,ICU治疗40天消耗大部分积蓄[22] 职业转型路径 - 从影视投资人转型为香港影视公司剪辑师,收入结构转为固定薪资[28] - 关闭亏损咖啡厅止损,反映实体经营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27] - 家庭成员从事保险经纪补充收入,显示家庭财务策略转向稳健[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