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消费
搜索文档
33页|2025宠物行业的五大变化
搜狐财经· 2025-10-16 11:5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在2024年整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达到3002亿元 [1][3][4] - 市场从2020年的206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002亿元,呈现持续扩张态势 [4] - 猫消费市场增长强劲,2021-2022年增速高达16%以上,2024年增速再次超过10% [3] - 猫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42.81%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48.13%,几乎与狗消费占比(52.53%)持平 [1][4] 宠物数量结构变化 - 宠物猫数量在2021年首次超过宠物狗,并且保持高增长态势 [1][8] - 2024年宠物猫数量占比达到57.63%,狗数量占比为42.37% [9] - 2024年宠物猫和狗的数量增速均低于市场整体消费增速,反映出单宠消费提升的精细化喂养趋势 [1][8] - 猫数量同比增速从2021年的19.42%逐渐放缓至2023年的6.79%,而狗数量在2022年出现5.71%的负增长 [11] 消费结构升级 - 主粮产品经过迭代后购买力明显提升,部分宠物零食开始融入主粮赛道 [1][13] - 宠物营养品、宠物保险等细分品类占比显著增加,体现拟人化消费趋势深化 [1][13] - 宠物食品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高端化,宠物保健品和药品逐渐进入家庭日常需求场景 [1][16] - 消费结构相对稳定,但升级趋势明显的细分品类均实现占比增加 [13] 养宠理念演变 - 养宠理念从1.0阶段工具型养宠、2.0阶段情感型养宠、3.0阶段拟人化养宠,发展到4.0阶段"宠物本化" [17] - 4.0阶段强调人与宠物之间的双主体共生关系,宠物拥有类人待遇,定位为家庭成员 [17] - 宠物正从功能型角色向家庭核心成员转变,成为情感寄托对象 [1][17] - 饲养行为更加注重全周期生命服务,专家式养宠模式正在普及 [1][17] 市场驱动因素转变 - 市场增长驱动力从2011-2013年单纯依靠宠物饲养量增长,转变为依靠消费升级进行量价齐升 [18] - 2019年后宠物消费升级对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0%以上,远超饲养量增长(30-35%)和平均消费量增长(15-20%) [18] - 居民消费水平保持增长,家庭养宠支出提升明显,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8% [20][21] - 每户家庭平均养宠支出从2013年的49元增长至2022年的160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 [23][24] 消费人群特征 - 养宠群体偏年轻化,25-34岁人群占比达50.2%,90后成为养宠消费主力 [30][31] - 消费人群主要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合计占比超过70% [31] - 高收入群体(月收入>15k)占比显著提升,注重宠物健康,消费升级需求不断涌现 [33][34] - 情感动机是消费首要驱动因素,37%的宠物主认为养宠能增添生活情趣和解压,37%认为能缓解孤独 [42] 细分品类消费差异 - 猫主粮行业呈现明显品类分化,冻干粮和风干粮/烘焙粮在年轻群体和女性中更受欢迎 [36][37] - 膨化粮消费人群年龄层更成熟,40-49岁人群占比显著,性别差异较小 [36][37] - 兴趣电商渠道覆盖更广的下沉市场,客群更年轻,41.9%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39][40] - 不同价格带主粮对应不同核心用户,高端鲜食(月均¥500+)主要面向一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和千禧一代 [35]
宠物经济激发青年消费潜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9:38
高铁宠物托运试点 - 铁路部门开始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反映养宠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精神情感需求得到社会响应 [1] - 该服务体现宠物经济作为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及推动相关科技产业创新的重要抓手 [1] 宠物市场规模与消费特征 - 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单只宠物犬和猫年均消费分别达2961元和2020元 [2] - 宠物消费主力为年轻人,呈现精细化、多样化、仪式化及亲情化特征 [2] - 宠物消费已从"情感消费"升级为"拟人化消费",宠物被视为家庭成员并催生对应产品服务需求 [3] 拟人化消费的三种形式 - 伴侣属性强的动物(如猫犬)建立"拟社会关系",消费行为高度拟人化并被市场认可 [3] - 伴侣属性弱的动物(如鱼鸟)体现移情式陪伴特征 [3] - 无生命特征的"动物拟态"(如电子宠物)同样引发情感投注及消费行为 [3] 宠物经济的驱动因素 - 独居人口超1.25亿户(2021年),宠物成为对抗原子化生活的精神寄托,推动高价消费 [4] - 家庭关系现代化转型中,宠物被赋予"新亲属"角色,带动用品、服务及仪式性消费 [4] - 消费升级体现为预防性健康管理、有机饮食等新兴需求,衍生出宠物水疗、基因检测等新业态 [5] 行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需健全宠物合法身份及公共设施,探索将虐待宠物纳入征信系统等制度性框架 [8] - 两会提案建议提升宠物立法位阶、完善食品标准及建立全国统一认证体系 [9] - 宠物食品产业园发展带动城乡经济,高铁宠物托运等社会服务创造就业并推动文明进步 [9] 市场前景 - 宠物电商规模将持续扩大,犬猫家庭渗透率有望增长,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