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算法

搜索文档
算法与算法之外:抖音内容推荐系统如何运行?
晚点LatePost· 2025-07-15 22:38
算法透明性与平台治理 - 内容平台面临算法透明度的矛盾:太透明易被针对性优化,不透明则引发用户对操控信息的怀疑 [3] - 抖音成立算法透明项目组,首次对外解释推荐算法原理及内容生态治理思路 [4] - 监管部门将算法公示作为互联网平台治理目标,要求披露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3] 推荐算法核心机制 - 算法通过预测用户行为概率(点赞/评论/分享等)乘以预设价值分进行视频排序 [5] - 行为概率预测基于历史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迭代提升准确性 [9] - 价值分体现平台主观偏好,通过A/B测试调整,需平衡日活用户/创作者投稿/商品销售额等多指标 [14][16] - 价值分实现个性化调整,反映不同用户行为习惯的隐含信息量差异 [16] 内容生态治理体系 - 人工定义优质内容标准并动态调整,初期运镜视频属优质,后期需增加创新玩法 [17] - 算法批量识别优质内容,强化收藏/反复观看/搜索等高质量行为的分发权重 [18] - 建立三层审核机制:机器初筛+人工复核+高热内容专项审核,并设置网络暴力等专项治理团队 [19][23] - 针对谣言建立30人巡检团队构建"谣言库",采用大模型+人工分级核查机制 [25][26] 平台与用户双向影响 - 电商主播误信"钱"字敏感词传言,平台需治理非规范用字但保留过渡期 [24] - 举报机制存在粉丝群体恶意举报干扰,需结合主动巡检识别真实谣言 [24] - 热点事件管理新增冷静期规则,禁止当事人短期内变现,保护各方权益 [26] - 治理措施需适应既有用户习惯,如直播间特定表达方式不能立即全面禁止 [24] 行业技术演进趋势 - 推荐算法从"拉式媒体"向"推式媒体"转型,引发内容过载和注意力争夺问题 [27] - 新技术必然经历争议期,需通过监管框架和社会共识实现良性发展 [28][29] - 算法优劣的终极标准是与使用者相互适应的程度,而非单纯匹配精度 [30]
打视频听播客,豆包为何总是先人一步?
新财富· 2025-07-08 15:14
字节产品差异化策略 - 抖音通过"单列全屏"交互设计降低用户获取内容门槛,占据95%屏幕的沉浸式体验精准匹配智能手机硬件趋势[5][6][7] - 技术层面采用Wide&Deep算法和双塔召回模型,兼顾兴趣拓展与长尾内容曝光,结合边缘计算实现流畅播放[13][14] - 产品开发模式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设置OKR,形成"APP工厂"能力,剪映、番茄小说等产品延续该逻辑[15][16] AI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文本AIGC领域技术差距缩小,竞争转向代码编程、专业报告等垂直场景,依赖非标闭源数据训练[18][19] - C端AI搜索需求占比超80%,但功能同质化导致场景扩张停滞,行业进入平台期[19][20] - 字节选择押注多模态交互范式转移,通过语音、视频降低交互门槛,复制抖音差异化路径[20][21][22] 豆包产品迭代与技术突破 - 语音交互实现端到端实时对话,Seed-ASR/TTS模型支持超低延迟和情感表达,2025年1月完成技术落地[26] - 视频理解模型VideoWorld和Vidi实现纯视觉推理决策,5-6个月完成研发到产品化全流程[27][28] - 聚焦下沉市场,老年人语音调用占比显著提升,视频通话功能自然延伸至生活助手场景[23][30] 交互创新与人文科技融合 - 产品设计通过语音输入、摄像头调用等降低使用门槛,形成"人类驯服AI"等社会化传播案例[30][31] - 借鉴苹果"技术隐藏于体验"理念,将大模型能力转化为自然交互,塑造生活方式品牌属性[3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