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算法
搜索文档
微信:朋友圈不会有访客、编辑功能
券商中国· 2025-10-15 20:00
微信朋友圈产品设计理念 - 微信朋友圈不会推出访客功能,旨在降低用户社交压力并保持舒适的社交边界感[1] - 朋友圈不会推出二次编辑功能,因其定位是记录个人真实历史而非可篡改的编年史[1] - 朋友圈信息流排序坚持按时间顺序排列,拒绝采用推荐算法以尊重用户对社交关系的自主定义[1] 微信用户活跃度数据 - 微信朋友圈日活跃用户稳定在7.8亿人次,日均发布朋友圈用户量维持在1.2亿规模[2] 微信账号管理政策 - 自今年9月起微信调整账号管理策略,对长期不登录的账号不再进行回收处理[1]
Sora 2深夜来袭,OpenAI直接推出App,视频ChatGPT时刻到了
机器之心· 2025-10-01 07:49
产品发布与定位 - OpenAI 在行业其他公司专注于大模型时,悄然发布了视频生成模型 Sora2 [1] - 此次发布是直接产品化,推出了名为“Sora”的 iOS 社交应用,并配套了视频推送算法 [3] - OpenAI 将 Sora2 定位为视频领域的“GPT-3.5 时刻”,类比于 ChatGPT 带来的行业变革 [8] 技术能力与突破 - Sora2 在物理准确性、真实感和可控性方面均优于以往的视频生成系统 [5] - 模型能够呈现高难度动态场景,如奥运体操动作、精确模拟浮力和刚性动态变化 [12] - 系统能够模拟失败场景,例如篮球未投中时会从篮板反弹,而非扭曲物理定律,这在世界模拟能力上是一项重要进步 [13] - 该模型具备同步的对话和音效能力,能以高度真实感创建复杂的背景音、语音和音效 [6][15] - 引入了“上传你自己”功能,可将现实世界的人、动物或物体元素高保真地注入到生成的任何视频环境中 [16][19] - 模型在可控性方面取得重大飞跃,能够遵循复杂的多镜头指令并准确维持世界状态,擅长写实、电影和动漫风格 [14] 产品功能与体验 - 新推出的“Sora”应用允许用户创作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并在可定制的信息流中发现新视频 [19] - 核心功能“客串(cameos)”使用户在验证身份后,能以极高逼真度融入任何 Sora 生成的场景,用户对自身形象拥有完全的使用控制权 [19][20] - 应用设计理念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创作而非消费,默认信息流内容严重偏向用户关注或互动的人,以及可能激发创作灵感的视频 [22] 推荐算法与安全理念 - OpenAI 开发了一类新的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设定的推荐算法,以解决视频成瘾和内容推送优化问题 [22] - 算法内置机制会定期询问用户身心健康状况,并主动提供调整信息流的选项,公司声称并非针对用户观看时长进行优化 [22] - 公司在应用中解决了使用肖像的许可、来源出处及防止生成有害内容等多项安全问题 [22] 市场进入与可用性 - Sora iOS 应用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可供下载,初始阶段免费并提供较为宽松的算力限制 [25] - ChatGPT Pro 用户可在 sora.com 上使用实验性的、更高质量的 Sora 2 Pro 模型 [25] - OpenAI 计划在未来通过 API 发布 Sora 2 [25] 行业影响与愿景 - 从2024年2月发布的初代 Sora(被视为视频领域的GPT-1时刻)到 Sora2,公司证明了通过扩大视频数据上的神经网络规模可更接近模拟现实 [11][17] - OpenAI 认为 Sora 将是一个比现有平台更有利于娱乐与创意发展的平台 [23]
算法与算法之外:抖音内容推荐系统如何运行?
晚点LatePost· 2025-07-15 22:38
算法透明性与平台治理 - 内容平台面临算法透明度的矛盾:太透明易被针对性优化,不透明则引发用户对操控信息的怀疑 [3] - 抖音成立算法透明项目组,首次对外解释推荐算法原理及内容生态治理思路 [4] - 监管部门将算法公示作为互联网平台治理目标,要求披露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3] 推荐算法核心机制 - 算法通过预测用户行为概率(点赞/评论/分享等)乘以预设价值分进行视频排序 [5] - 行为概率预测基于历史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迭代提升准确性 [9] - 价值分体现平台主观偏好,通过A/B测试调整,需平衡日活用户/创作者投稿/商品销售额等多指标 [14][16] - 价值分实现个性化调整,反映不同用户行为习惯的隐含信息量差异 [16] 内容生态治理体系 - 人工定义优质内容标准并动态调整,初期运镜视频属优质,后期需增加创新玩法 [17] - 算法批量识别优质内容,强化收藏/反复观看/搜索等高质量行为的分发权重 [18] - 建立三层审核机制:机器初筛+人工复核+高热内容专项审核,并设置网络暴力等专项治理团队 [19][23] - 针对谣言建立30人巡检团队构建"谣言库",采用大模型+人工分级核查机制 [25][26] 平台与用户双向影响 - 电商主播误信"钱"字敏感词传言,平台需治理非规范用字但保留过渡期 [24] - 举报机制存在粉丝群体恶意举报干扰,需结合主动巡检识别真实谣言 [24] - 热点事件管理新增冷静期规则,禁止当事人短期内变现,保护各方权益 [26] - 治理措施需适应既有用户习惯,如直播间特定表达方式不能立即全面禁止 [24] 行业技术演进趋势 - 推荐算法从"拉式媒体"向"推式媒体"转型,引发内容过载和注意力争夺问题 [27] - 新技术必然经历争议期,需通过监管框架和社会共识实现良性发展 [28][29] - 算法优劣的终极标准是与使用者相互适应的程度,而非单纯匹配精度 [30]
打视频听播客,豆包为何总是先人一步?
新财富· 2025-07-08 15:14
字节产品差异化策略 - 抖音通过"单列全屏"交互设计降低用户获取内容门槛,占据95%屏幕的沉浸式体验精准匹配智能手机硬件趋势[5][6][7] - 技术层面采用Wide&Deep算法和双塔召回模型,兼顾兴趣拓展与长尾内容曝光,结合边缘计算实现流畅播放[13][14] - 产品开发模式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设置OKR,形成"APP工厂"能力,剪映、番茄小说等产品延续该逻辑[15][16] AI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文本AIGC领域技术差距缩小,竞争转向代码编程、专业报告等垂直场景,依赖非标闭源数据训练[18][19] - C端AI搜索需求占比超80%,但功能同质化导致场景扩张停滞,行业进入平台期[19][20] - 字节选择押注多模态交互范式转移,通过语音、视频降低交互门槛,复制抖音差异化路径[20][21][22] 豆包产品迭代与技术突破 - 语音交互实现端到端实时对话,Seed-ASR/TTS模型支持超低延迟和情感表达,2025年1月完成技术落地[26] - 视频理解模型VideoWorld和Vidi实现纯视觉推理决策,5-6个月完成研发到产品化全流程[27][28] - 聚焦下沉市场,老年人语音调用占比显著提升,视频通话功能自然延伸至生活助手场景[23][30] 交互创新与人文科技融合 - 产品设计通过语音输入、摄像头调用等降低使用门槛,形成"人类驯服AI"等社会化传播案例[30][31] - 借鉴苹果"技术隐藏于体验"理念,将大模型能力转化为自然交互,塑造生活方式品牌属性[3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