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搜索文档
九方金融研究所:多部门最新发声,资本市场需关注的五大信号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6 21:35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 - 通过降准、降息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和居民的债务压力 [2] - 在房地产领域,支持性货币政策通过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债务展期等操作,缓解局部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的压力 [2] 资本市场科技含量 - 近年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3]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明显高于传统行业 [3]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把更多原创技术转化为产业动能,把科技红利转化为国民财富 [3] 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 - 过去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3] - 上市公司回报总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 上市公司回报意愿增强,意味着中国股市从"融资市场"转向"投融资市场",为市场提供内生性稳定器 [3] A股市场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 通过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4] - 长期资金占比增加、违法成本提高等制度、资金、治理维度的系统升级是市场韧性增强的原因 [4] 金融体系稳健性 - 不良贷款、资本充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均处于健康区间 [4]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 [4] - 中国金融业有足够的弹药应对潜在的风险 [4]
九方金融研究所:多部门最新发声,资本市场需关注的五大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9-26 20:25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 - 通过降准、降息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和居民债务压力 [2] - 在房地产领域通过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债务展期等操作,有效缓解局部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的压力 [2] 资本市场科技含量提升 - 近年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3]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明显高于传统行业 [3] - 个人投资者可通过低门槛工具如科技相关的指数基金分享硬科技成长红利,扩大财产性收入渠道 [3] 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愿增强 - 过去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3] - 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总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 上市公司更多进行分红和回购,为"稳市场、稳预期"提供内生性稳定器 [3] A股市场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 通过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4] - 长期资金占比增加、违法成本提高等制度、资金、治理维度的系统升级是A股韧性增强的原因 [4] 金融体系运行稳健性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 [4] - 不良贷款、资本充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均处于"健康区间" [4] - 金融业有足够的弹药应对潜在的风险 [4]
潘功胜:科技型中小企业、普惠小微贷款5年年均增超20%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6:54
银行业规模与资产状况 - 截至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十四五"期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1] - 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1] -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1] - 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形成 [1] 货币政策导向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平衡 [2] - 当前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立场 [2] - 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综合应用多种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1][2] 金融体系稳健性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金融机构总体健康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1] 金融发展经验总结 - 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 - 金融工作坚持人民性 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 [2]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永恒主题 [2]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