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

搜索文档
九方金融研究所:多部门最新发声,资本市场需关注的五大信号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6 21:35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 - 通过降准、降息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和居民的债务压力 [2] - 在房地产领域,支持性货币政策通过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债务展期等操作,缓解局部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的压力 [2] 资本市场科技含量 - 近年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3]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明显高于传统行业 [3]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把更多原创技术转化为产业动能,把科技红利转化为国民财富 [3] 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 - 过去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3] - 上市公司回报总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 上市公司回报意愿增强,意味着中国股市从"融资市场"转向"投融资市场",为市场提供内生性稳定器 [3] A股市场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 通过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4] - 长期资金占比增加、违法成本提高等制度、资金、治理维度的系统升级是市场韧性增强的原因 [4] 金融体系稳健性 - 不良贷款、资本充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均处于健康区间 [4]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 [4] - 中国金融业有足够的弹药应对潜在的风险 [4]
当积极回报投资者蔚然成风
经济日报· 2025-09-25 06:49
投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A股市场一度重融资、轻回报,这一现象如今得到根本性扭 转。"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达到同期融资额的2.07倍,融资与回报并重、投融资功能协 调发展的市场生态加快演进。融资端,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不断提升,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优化 完善,优质企业得以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投资端,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大力"引长钱、促长 投",畅通源头活水入市通道,资金在价值陪伴中增值、在创新长跑中获得时间的复利。 有钱就回报、大方豪爽地回报,上市公司回馈意识不断提升,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强引力场。市场 投资逻辑正在改变,当真金白银的回报变得可预期、可衡量,投资者的关注点从追逐短期题材炒作,转 向深耕企业长期价值,愿意并敢于拿出更多资金配置于资本市场。市场价值发现功能被激活,越是慷慨 回报投资者、越是规范经营的上市公司,越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溢价,获得合理的市场估值,这种正向 激励促使上市公司更加专注主业,提升经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提升与投资者回报增加的双赢。 随着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的向优向好、回报股东意愿和能力的提升增强、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相辅相 成,"回报增、资金进、公司优、 ...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5年上市公司派发“红包”计10.6万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18:36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 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 倍。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5年上市公司派发“红包”计10.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超八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18:36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 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 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 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 倍。 ...
滚动更新|吴清:上市公司发“红包”更“大方”,5年增长超8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5:55
外汇储备管理 - 外汇储备规模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 -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了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1]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 - 近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合计派发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超过80% [2] - 近5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总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2]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3]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3] - 股票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4] - 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速分别为27.2%、21.7%、10.1% [4] - 当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4] -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5] 金融业整体成就 -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6] - 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6]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6]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6] - 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