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1:28
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联合青海省科技厅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科技金融生 态链。截至9月末,向23家科创企业和34个技改项目投放贷款36.5亿元;对技改项目贴息557.9万元,推 动2家企业发行科创债6亿元。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祁增蓓摄 青海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 中新网西宁10月31日电 (祁增蓓)"截至9月末,青海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 达到8086.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8600.1亿元,同比增长6.7%。"31日,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调查统 计处处长闫永晶说。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是指金融机构向境内外个人、企业、政府等所有借款人发放的,以人民币和外币计 价的所有贷款在某一时点的未偿还本金总额。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召开的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在青海西宁举行。 "今年以来,青海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贷款持续增加,信贷资金持续助力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发 展;住户消费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可以说,信贷资金的投放为居民增加了更多消费资金,积极促进 全省消费增长。"闫永晶说。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绿色算力等产业,中国人民银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保持正增长
中金在线· 2025-10-31 21:16
10月30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兴业银行继续锚定价值银行 建设目标,持续提升"战略执行、客户服务、投资交易、全面风控、管理推动"五大能力,经营业绩稳中 有进,彰显高质量发展韧性。 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达10.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实现营业收入1612.34亿元,降幅较 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风险边际改善,不良贷款率 1.08%,与6月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6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7.81%,保持充 足水平。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营收降幅收窄、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前三季度,兴业银行坚持资产"优结构"、负债"降成本"导向,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存、贷款在总负 债、总资产中占比较年初分别提升2.17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 资产端,更加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挖掘并满足有效融资需求。截至三季度末,贷款余额5.99万亿 元,较上年末增长4.42%,重点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高端制造业领域,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 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64%、17.70%、 ...
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
财经网· 2025-10-31 15:32
10月30日,兴业银行(601166)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 收入1612.34亿元,同比下降1.82%,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其中,利息净收入1109.59亿元,同比下降0.56%,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96 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0.81亿元,同比增长3.79%,增幅较半年度扩大1.20个百分点。其他 非息净收入301.94亿元,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同比下降9.28%。 截至三季度末,兴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0.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客户贷款余额5.9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42%;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64%、17.70%、 13.82%,均高于贷款整体增速。客户存款余额5.8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7%;存款付息率1.71%,同 比下降32个基点,较半年末下降5个基点。合理摆布同业负债规模与结构,同业存款付息率1.68%,同 比下降56个基点,较半年末下降8个基点。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 ...
营收、净利“双增”,四大行三季报出炉!工行、农行新增贷款超2万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30 23:05
核心业绩表现 - 四大国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均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7] 其中中国银行营收同比增长2.69%至4912.04亿元 农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28%至2223.23亿元[2][8]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 达52.8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18%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增速均超11% 分别达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2][4] - 净利润方面 工商银行规模最高为2718.82亿元 但增速仅为0.52% 建设银行净利润2584.46亿元 增速0.52% 中国银行净利润1895.89亿元 增速1.12%[2] 资产与贷款投放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均超2万亿元 农行新增20813.87亿元(增长8.36%) 工行新增20797.00亿元(增长7.33%)[3][4]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分别为1.84万亿元和1.76万亿元[4] - 贷款重点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领域等 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突破5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超4.2万亿元 科技型企业贷款超2.7万亿元[5]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 新增10417亿元 增速10.57%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5.89万亿元和4.6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8.38%和20.11%[5] 收入结构变化 - 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均同比下降 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4734.16亿元(降0.70%) 农业银行4273.08亿元(降2.40%) 建设银行4276.06亿元(降3.00%) 中国银行3257.92亿元(降3.04%)[9][10] - 非利息收入显著增长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666.12亿元(增11.3%) 建设银行1460.96亿元(增13.95%) 中国银行1654.12亿元(增16.2%)[12] 非息收入成为拉动业绩增长重要因素[11] - 建设银行通过扩大客户基础促进中收增长 财富管理客户数保持两位数增长 快捷支付绑卡客户近4.9亿 单位人民币正常结算账户较上年末增加近100万户[13] 资产质量与市值表现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下降 中国银行不良率最低为1.24%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达295.08% 建设银行拨备覆盖率上升2.3个百分点至235.05%[8][9]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年初至今上涨57.72% 总市值2.74万亿元 在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中跃居第二位 工商银行总市值2.59万亿元 建设银行1.92万亿元 中国银行1.69万亿元[5][6] - 工商银行A股市值2.11万亿元 H股市值4789亿元 建设银行H股市值占比高 达1.72万亿元 A股市值1957亿元[6]
9月末建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6.7万亿元
新华社· 2025-10-30 22:07
10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发布的经营业绩显示,前三季度建行全面发力服务实体经济,截至9月末该行 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元,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6.7万亿元。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建行扎实推进支持新型工业化服务方案,持续支持民营经济,加大科技金融综合 服务力度。前三季度,建行债券投资组合中科创债投资量同比增长超4倍;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5.89万亿 元,较年初同口径增长18.38%;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76.9亿 元。 此外,前三季度建行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截至9月末,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32%,较上 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35.05%,较上年末上升1.4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9.24%。 (记者吴雨) 建行介绍,前三季度该行经营收入、非利息净收入、拨备前利润、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经营收入 5602.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57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62%。 ...
2025金融街论坛|对话黄勃:金融科技的本质是服务需求,要避免过度包装
北京商报· 2025-10-30 21:38
10月30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北京ESG研究院院长黄勃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从绿色发展 的"外部性困境"破解,到金融监管的"微调整"思路,再到消费金融场景中科技应用的边界,他就多个热点话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观点分享。 他认为,在消费金融场景中,金融科技的本质是服务需求,不能让技术"飘在云端",而要沉到实际场景中,让老百姓既能享受服务,又能清晰理解产品,避 免过度复杂化。 谈绿色发展:破解"外部性"难题 "绿色发展的核心痛点,在于外部性问题的长期存在。"采访时,黄勃开门见山地指出,企业为绿色发展投入大量成本、付出时间精力,作出显著社会贡献, 却往往难以获得市场的正向反馈,陷入"只有成本、没有回报"的困境,这直接制约了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 "要以政策为抓手,通过刺激、引导、调配等手段,让市场重新回归有序,把资源精准导向那些为绿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黄勃进一步指出,监管与 创新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协同推进。考虑到中国绿色发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需走"中国特色"探索之路,因此监管政策也可 伴随实践进行"微调整",采取"走一步看一 ...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总资产超48万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21:11
农业银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不断加力。报告期内,科技金融持续发力。靠前服务新 质生产力,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绿色金融不断深化。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大重点领域绿色 信贷投放,绿色贷款余额达5.8万亿元。民营普惠金融保持领先。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新增7311亿 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新增65万户,普惠贷款余额、增量以及普惠小微有贷客户 数、客户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养老金融加速完善。持续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实 体社保卡客户数2.8亿户,居行业领先地位;加力支持银发经济,养老产业贷款新增117亿元。 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加力支持"两重""两新",电力热力、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管理等基础设施相关行业 贷款余额6.3万亿元,房地产和小微企业两项融资协调机制贷款投放持续走在同业前列。积极助力提振 消费,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增量增速均居可 比同业首位。 (编辑 何帆) 本报讯 (记者向炎涛)10月30日晚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业银行")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农业 ...
三季度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7.5%|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0:59
绿色贷款市场 - 2025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 [2] -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9.29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2.65万亿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8.32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6620亿元;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5.01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6204亿元 [2] - 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74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7568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91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9012亿元 [2] 绿色债券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全球GSS+债券发行总额5558亿美元,同比上升17%,其中绿色债券占比61%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达483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发行币种,占比8% [3] - 中国农业银行2月发行600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为境内发行人单笔规模最大;中国于4月首次发行总额60亿元人民币主权绿色债券 [3] 绿色金融创新试点 - 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市分局率先启动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首日6家银行为8家企业办理绿色外债登记业务,金额合计1154万美元 [4] - 建设银行呼伦贝尔分行发放全国首笔肉类“碳标签”挂钩贷款1.5亿元,贷款利率在LPR基础上下浮89个基点,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33.5万元 [7] - 徽商银行宿州分行向当地一家大型水泥企业发放260万元转型金融贷款,企业计划至2035年末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较2023年下降18.9% [8]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55.67元/吨,最低价51.21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上涨4.77% [5]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7,627,302吨,总成交额346,456,117.33元 [5]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49,024,596吨,累计成交额50,826,698,555.21元 [6] ESG与区域绿色金融发展 - 佛山市发布2025年度国内首份地区级上市公司ESG发展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佛山上市公司ESG治理现状、披露水平与提升路径 [9] - 呼伦贝尔市2025年6月发布《产品碳标签核算细则》,9月率先完成肉类“碳标签”认证 [7] - 安徽省作为建材行业转型金融试点省份,宿州分行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企业转型方案进行认证 [8]
前三季度普惠小微、科创等领域贷款支持力度较大
人民日报· 2025-10-27 05:59
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3.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前三季度增加 3.28万亿元。农村贷款余额39.14万亿元,同比增长7%,前三季度增加2.33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8.54 万亿元,同比增长2.7%,前三季度增加345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3%,前三季度 增加5984亿元。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 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普惠小微、涉农、 科创等重点领域贷款支持力度较大。 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较快。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 比各项贷款高5.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15万亿元。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 9.92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3465亿元。助学贷款余额2944亿元,同比增长41.1%。 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 加6.47万亿元。 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截至三季度 ...
前三季度我省主要金融指标平稳较快增长
海南日报· 2025-10-26 08:24
贷款总体增长 - 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410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 [1]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05亿元,同比增长12.4% [1] 存款总体增长 - 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384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 [1] 科技金融 - 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588亿元,同比增长12.7% [2] -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3.5亿元全国农垦首单科创债 [2] 绿色金融 - 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668亿元,较年初增加274亿元 [2] 养老与消费金融 - 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9.6% [2] - 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