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贷款

搜索文档
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26
9月12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0908-20250912)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李宜馨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 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 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 重点关注 1、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来自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 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通过绿色再贴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 估等手段,强化对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激励,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两个指标在全世界位于前列。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持续领跑全球,超42万亿元绿色贷款与2.2万亿元绿色 债券的规模,叠加碳减排支持工具撬动的1.38万亿元精准投放,体现了金融体系深度支持"双碳"战略的 系统性布局与强大动能。 2、上 ...
金融活水润泽巴蜀山水 建行成都新华支行投放绿色贷款助力凉山光伏建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7:51
项目概况 - 建设银行成都新华支行向四川某能源公司投放3600万元绿色贷款 专项用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1] -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16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14万吨 [1] - 项目将助力凉山州风电基地和四川省"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1] 金融服务方案 - 建行四川省分行建立"分行—支行—企业"三级沟通机制 实行专人对接确保信息无缝流转 [1] - 制定包含项目前期贷款 E建通供应链融资产品 基本建设贷款的组合贷款方案 [1] - 通过差异化授信策略开启审批绿色通道 确保贷款在需求时间内成功投放 [1] 贷后管理机制 - 建行新华支行实行完善的贷后管理及环境效益跟踪评估 通过月度 季度 年度检查动态掌握项目情况 [2] - 专人负责监测项目建设进度和运营状况 重点关注发电数据分析和设备运行效率等细节 [2] 业务发展成效 - 截至8月末 新华支行能源类绿色贷款客户较年初实现成倍增长 [2] - 相关绿色贷款较年初增加10亿元 [2] - 该笔贷款落地契合建设银行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方向 [2] 战略规划 - 建行将持续深化与水电 光伏 风电等新能源企业的紧密合作 [2] - 积极拓展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项目认定与贷款投放 [2] - 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
人民银行: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11 23:43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 界位于前列;普惠小微贷款、科技贷款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以上,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均高 于整体贷款增速。"王信补充道。 王信强调,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 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 贡献。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 局局长王信出席会议。王信指出,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王信表示,人民银行围绕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 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 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通过绿色再贴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等手段,强化对 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激励,支持银行与企业签订科 ...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9-11 22:01
金融政策支持要素市场化改革 - 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 - 持续完善标准制定 金融统计 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促进要素合理流动[2] - 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并新增绿色消费 绿色贸易等内容[2] - 牵头制定11个传统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完善"五篇大文章"相关金融统计[2] 金融工具与信贷支持成效 - 设立支农再贷款 支小再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 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专项工具支持重点领域[3]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1.38万亿元[3] - 支持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2.2万亿元[3] - 累计支持近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3] - 新增1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相关领域融资[3] 绿色金融与专项贷款增长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3] - 普惠小微贷款与科技贷款均同比增长12%以上[3] - 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 高于整体贷款增速[3] 区域金融改革试点 - 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中多个开展人民银行牵头的区域金融改革[3] - 北京 杭州 合肥进行科创金融改革 重庆 广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宁波 成都深化普惠金融改革[3] -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3] 金融风险防控与下一步方向 - 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 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4] - 下一步将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推动金融开放合作 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展[5] - 加大对试点地区金融支持力度 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出贡献[5]
中国人民银行: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新华财经· 2025-09-11 21:58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 界位于前列;普惠小微贷款、科技贷款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以上,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均高 于整体贷款增速。"王信说。 他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标准制定、金融统计、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促进要素合理流动。2025 年,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了各类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新增了绿色消 费、绿色贸易等内容。牵头制定11个传统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完善"五篇大文章"相关金融统计,及 时修订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南。 新华财经北京9月11日电(记者余蕊翟卓)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试点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回答新华财经记者提问时 表示,围绕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 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王信介绍,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通过绿色再 ...
人民银行: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11 20:45
王信强调,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 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 贡献。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 界位于前列;普惠小微贷款、科技贷款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以上,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均高 于整体贷款增速。"王信补充道。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 局局长王信出席会议。王信指出,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王信表示,人民银行围绕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 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 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通过绿色再贴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等手段,强化对 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激励,支持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 ...
上市公司ESG披露加速“扩圈”,银行股抢着“放大招”提升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9-11 17:26
ESG信息披露进展 - 年内2250家A股上市公司完善ESG管理体系并披露相关制度或细则 [1][4] - 2024年4月证监会指导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首次明确强制披露要求 [3] - 2025年交易所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项细分应用指南 [3] 披露率与数据表现 - 银行、非银金融、钢铁板块ESG报告披露率超80% [4] - A股1625家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披露率30.19% [4] - 中证1000和深证A股为碳排放强度较高板块 深证A股、中证1000、中证800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高板块 [4] ESG产品规模 - ESG策略基金存续规模达5000亿元 [5] -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主题基金规模各达2000亿元 [5] - 纯ESG主题银行理财存续只数超500只 2024年后规模显著增长 [5] 监管体系建设 - 财政部计划2027年出台基本准则、气候准则及可持续鉴证准则 [6] - 2030年建成国家统一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 [6] MSCI评级表现 - 沪市343家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 占比约15% [7] - 近九成公司评级维持或上升 52家获A至AAA等级 [7] - 8家公司升至AAA级 包括4家银行和2家证券公司 [7] 银行绿色金融实践 - 建设银行2024年绿色贷款余额4.70万亿元 发行境内外绿色债券1073亿元 [8] - 招商银行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4882亿元 同比增长9.03% [8] -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从2021年1.3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2.19万亿元 增幅58.18% [9] - 民生银行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3234.59亿元 同比增长22.41% [9]
中资离岸债风控周报(9月1日至5日):一级市场发行平稳,二级市场全线上行
新华财经· 2025-09-06 08:50
一级市场发行 - 本周共发行22笔中资离岸债券 包括3笔离岸人民币债券规模30亿人民币 11笔美元债券规模41.5亿美元 8笔港币债券规模54.75亿港币[1] - 人民币企业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20亿元由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发行 最高票息2.95%由东亚银行发行[1] - 美元企业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20亿美元由亚投行发行 最高票息6.9%由正定县国有资产控股集团发行[1] 二级市场表现 - 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全线上行 Markit iBoxx综合指数上涨0.18%至248.3 投资级指数上涨0.19%至240.64 高收益指数上涨0.07%至244.64[2] - 地产美元债指数上涨0.13%至186.03 城投美元债指数上涨0.08%至151.34 金融美元债指数上涨0.1%至288.27[2] 基准利率变动 -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缩小至241.16bp 较前一周收窄6.07bp[3] 信用评级调整 - 惠誉将美团BBB+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由正面调整至稳定[4] - 穆迪确认中信资源Ba2公司家族评级 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4] - 中证鹏元国际应要求撤销潍坊海发BBB-国际长期主体评级[4] - 惠誉将百度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至负面[4] 地方债发行动态 - 8月地方债实际发行9776亿元超预期 9月计划发行7265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4401亿元[5] - 地方债存量规模53.05万亿元 其中一般债17.1万亿元 专项债35.95万亿元[5] - 2025年一般债发行1.83万亿元 专项债发行5.88万亿元[5] 离岸人民币债券创新 - 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发行首单20亿元3年期离岸人民币债券 票息3.35% 创中亚地区发行人首单公开发行人民币债券纪录[6] - 海南省计划在香港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7] - 深圳市计划在港澳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7] - 广东省在澳门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为连续第五年在澳发行[7] 企业债务管理 - 佳兆业集团境外债务重组预计9月底生效 实现削债规模约86亿美元 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 新票据票面利率5%-6.25%[10] - 中航产融提前赎回AVICCP债券剩余3245万美元本金 债券已全部注销[11] - 阿里巴巴启动美元优先票据交换要约 涉及不超过10亿美元2030年票据 11.5亿美元2035年票据和5亿美元2054年票据[12] 绿色金融合作 - 星展中国与恒基地产签署4.9亿元绿色贷款协议 用于上海零售办公综合体项目融资[13]
兴业银行(601166):利润增速转正 零售资产质量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5 08:3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营收1104.6亿元,同比下滑2.3%,但降幅较1Q25收窄1.3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较1Q25提升2.4个百分点 [1] - 净息差1.75%,同比下降11个基点 [1][5] 收入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737.6亿元,同比下滑1.5%,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影响(拖累业绩4.4个百分点)[3]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2%至46.0亿元 [3] - 净其他非息收入236.3亿元,同比下滑7.0%,但降幅较1Q25收窄14.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修复 [3] 信贷投放与结构 - 1H25末贷款余额59034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较2024年末的5.0%略有放缓 [4] - 对公贷款净增2271亿元,占全部贷款净增的136.1%,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5.61%、14.73%、11.83% [4] - 零售贷款总体规模压降279亿元,其中信用卡和消费贷分别压降300亿元和47亿元,按揭贷和经营贷分别净增36亿元和55亿元 [4] 资产质量与拨备 - 1H25末不良率1.08%,环比持平,较上年末微升1个基点 [2][5] - 计提减值损失301.2亿元,同比减少12.2%,拨备计提贡献业绩6.4个百分点 [3]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13个基点至1.22%,按揭贷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下降6个和36个基点 [5] 息差与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56个基点至3.37%,主要受LPR调降、市场利率下行及贷款需求偏弱影响 [5] - 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39个基点至1.86%,存款利率调降效果显现 [5]
青岛银行半年报折射韧性成长“密码”
新浪财经· 2025-09-02 11:41
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7430.2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9% [4] - 客户贷款总额3684亿元 增长8.14% 客户存款总额4661亿元 增长7.9% [4] - 营业收入76.62亿元 同比增长7.5% 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 同比增长16.05% [5] - 不良贷款率1.12%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52.8% 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 [5] 战略布局 - 形成以银行业务为主体 青银金租与青银理财协同发展的集团化格局 [6][7] - 青银金租制造业类业务余额占比33.82% 较上年末提高6.90个百分点 [6] - 深度服务化工新材料 有色金属 电气器材制造等山东省"十强产业"领域 [6] 特色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2.25亿元 增幅20.85% 科技金融客群增幅15.97% [10] -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10] - 蓝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4.44亿元 增幅14.56% [12] - 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42.60亿元 增幅38.18% 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13] - 制造业贷款余额增幅超20% 涉农贷款余额增长76.63亿元 增幅20.95% [13] 品牌建设 - 首次跻身《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14] - 品牌价值362.36亿元 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17位 较2024年提升9位 [16] - 连续九年获得最具价值品牌称号 展现多维创新与本土深耕战略成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