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益风险比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商品期货指数窄幅震荡:中证商品期货指数上半年评论
招商期货· 2025-07-14 2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上半年商品市场窄幅震荡,中证商品期货指数全年微涨 0.20% [2] - 投资者应摆脱对固收依赖,实践股债商资产配置,提高商品仓位占比 [2] - 中证商品指数走出独立优异行情,但要关注近期相关性提高问题 [2] - 商品指数能在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中充当重要配置工具 [60]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行情回顾 - 2025 年上半年商品市场窄幅震荡,中证商品指数微涨 0.20%,振幅 10.27%,走势呈倒 V 式震荡 [9] - 宏观事件驱动频发,全球经济筑底需求疲软,商品市场受政策、地缘扰动,以震荡和脉冲式行情为主 [12] - 农产品和工业品走势分化,不同事件冲击使商品内部进一步分化 [15] 指数收益归因 展期收益贡献 - 2025 年上半年展期收益为 1.07%,多数月份为正,仅 3 月为负且幅度大,或暗示全球经济增长筑底改善 [20] 板块收益贡献 - 2025 年上半年农产品和工业品走势分化,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波动小,工业品价格大幅下跌波动大 [23] 品种收益贡献 - 板块维度上黑色和能化多为负收益贡献,贵金属、有色和农产品多为正收益贡献 [24] - 品种维度上正收益贡献大的有黄金、白银、铜,负收益贡献大的有螺纹钢、橡胶、纯碱 [24] 宏微观表征性 宏观层面:中证商品指数领先 PPI 月 2 个月左右 - 中证商品指数同比序列与 PPI 同比高度相关且领先约 2 个月,当前商品指数同比序列筑底回升,或暗示 PPI 筑底回升 [25] - 近两三年商品指数同比和 PPI 同比走势一致但幅度劈叉,反映下游企业经营压力大 [25] 微观层面:板块指数与行业利润总额保持同步 - 子板块指数同比序列和对应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序列相关性高,可作企业生产决策参考 [29] - 化工产业能化期货指数同比序列筑底回升,钢铁产业钢铁期货指数寻底,行业经营有压力 [29] 大类资产对比 - 长期看商品市场收益接近权益市场但风险更小,2025 年上半年商品市场收益略高于大盘指数、落后于小盘指数,风险指标优于权益市场 [38][39] - 当前无风险利率低,债券投资性价比下降,投资者应实践大类资产配置,提高商品指数在组合中的地位 [40] - 2024 年以来商品市场和权益市场相关性提高,2025 年上半年维持高位,6 月底股商相关性下降 [43] 海外指数对比 - 长期看中证商品指数在收益和风险层面优于海外主流商品指数,2025 年上半年风险控制表现优 [47][48] - 中证商品指数与海外主流商品指数相关性低,4 月初相关性快速提高并在二季度维持高位 [48][50] 应用案例 - 在传统股商组合中将部分股票替换为商品,能在收益接近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54] - 传统股债四六组合中一半股票替换为商品,组合在收益接近时大幅降低波动和回撤 [60]
资产配置|定量指标看当前红利策略的底部特征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2 08:19
红利策略的底部特征 - 当前红利策略呈现显著的底部特征:过去3个月形成罕见的"负收益-高波动"组合(超额收益率-7%,超额波动率12%),显著偏离长期中枢分布,蕴含修复动能 [1][3] - 红利40日超额低于年均线近-10%,历史规律显示较大概率出现超额回归 [1][3] - 红利ETF处于缩量净申购状态(当周净申购量缩减至0.3亿元),通常对应策略底部阶段 [1][3] - 红利风格量能指标低于警戒线(0.8),技术面触发买入信号,历史复盘显示后续超额收益反弹概率高 [4] - 中证红利成交额占比分位数回落至5%以下历史低位,处于近五年交易量"冷却"区域,配置安全边际凸显 [1][4][5] 红利策略的长期配置价值 - 2006年1月至2025年2月,红利指数年化收益14.14%、年化夏普0.64、年化卡玛0.20,均为各类风格指数中最高 [2] - 红利策略具备高收益、低波动和低回撤特点,在分红政策强化、低无风险收益率环境、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仍具吸引力 [2][3] 定量指标分析 - 收益风险比显示当前"负收益-高波动"组合偏离长期中枢,逆向布局窗口开启 [3] - 分红因素对股票长期收益影响有限,红利风格超额存在均值回归特征,短期超额偏离年均线-10%后回归概率高 [3] - 中证红利ETF资金流动呈周期波动,2024年以来一级申购呈"脉冲式"格局,当前净申购缩量反映筑底特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