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救楼市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楼市:爆发了,救楼市继续上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8-20 17:27
北京二手房市场价格走势 - 多个小区出现业主无底价抛售现象,导致板块价格快速回落,许多小区跌幅超过40%[1] - 2025年8月11-17日北京大中介实时成交1609套,较前一周仅增加57套,市场成交变化不大[12] - 2025年8月1-17日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6438套,日均379套,预计8月网签量约1.2-1.3万套,与7月数据基本持平[12] 具体小区成交价格变化 - 融泽嘉园87㎡2居室2025年8月成交价315万,较2021年9月600万下降285万,跌幅48%,较2025年7月378万下跌63万,跌幅17%[1][3] - 万泉庄小区62㎡2居室2025年8月成交价430万,较2021年3月780万下降350万,跌幅45%,较2025年3月558万下跌128万,跌幅23%[3][5] - 康桥水郡49㎡1居室2025年8月成交价586万,较2021年7月975万下降389万,跌幅40%,较2025年3月710万下跌124万,跌幅18%[5][7] - 时代庄园200㎡4居室2025年8月成交价970万,较2022年9月1596万下降626万,跌幅40%,较2025年1月1132万下跌162万,跌幅15%[7][9] - 榆树馆西里40㎡1居室2025年8月成交价345万,较2022年6月570万下降225万,跌幅40%,较2025年4月405万下跌60万,跌幅15%[9][11] 酒仙桥区域二手房行情 - 梵谷水郡125㎡三居室2025年8月17日成交价541万,较2017年3月830万下降289万,跌幅34.8%[58] - 阳光上东139㎡两居室2025年7月成交价700万,较2021年9月1275万下降575万,跌幅45.1%[59] - 卡布其诺58.6㎡一居室2025年7月15日成交价348万,较2022年1月510万下降162万,跌幅31.8%[60] 宏观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7月四个一线城市二手房住宅环比价格全线下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1%、0.9%、1.0%和0.9%[14] - 2025年7月人民币贷款出现负增长50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减少49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00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00亿元[14] - 2025年7月企业部门贷款减少8100亿元,社融增加1.16万亿元,主要依靠政府债务融资增加1.24万亿元支撑[14] 政策环境与市场预期 - 2025年8月8日北京发布限购松绑政策,但市场反应平淡,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效果[17] - 市场预期2025年9月美联储可能降息,国内可能搭顺风车开启新一轮救市,房贷利率可能在9-10月再次下调[17] - 中房报发表社评喊话市级政府扛起稳楼市责任,救楼市开始上压力[15][16] 区域市场分化特征 - 朝青区域缺乏产业支撑和优质学校,普通刚需小区价格下跌明显,而次新、新房、豪宅可通过卷户型产品维持房价[57] - 国美第一城95㎡2居室2025年7月成交价490万,较2024年11月555万下跌65万,58㎡1居室2025年7月成交价255万,较2022年高峰431万下跌176万,跌幅40%[18][19][21] - 朝青区域2025年4月新出让地块以126亿元底价成交,住宅楼面价约5.45万元/㎡,新盘璞樾预计总价1400万起,紫京宸园预计总价1200万起[48][50]
救楼市的必要性,吴晓波深度解析,拯救内需才能实现复苏
搜狐财经· 2025-05-03 16:04
房地产市场调整现状 - 自2021年底起楼市进入调整周期 从三四线城市郊区逐步蔓延至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1] - 截至2023年3月底 房价从历史最高点平均回落30% 部分地区降幅达60%[1] - 2023年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6.7万亿平方米 2024年底升至7.5万亿 2025年3月末进一步增至7.8万亿平方米[3] 政策应对措施 - 大部分城市全面放开限购(除部分一线城市核心区域) 多地提高公积金贷款上限并降低刚需购房门槛[3] - 银行将刚需购房者贷款利率从超5%普遍降至3%左右 首付比例由30%降至15%[3] - 税务部门于去年底减免契税和增值税 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工具已几乎用尽[3] 房地产行业经济地位 - 过去20年推动建材、家具装饰等50多个行业发展 并影响金融、物流等领域[7] - 房企从业人数超1300万 家居装修行业从业人员超千万 全国建筑业5800万从业人员中4000万与商品房开发直接相关[7] - 房地产产业链涉及数亿人员就业 楼市低迷将同时冲击经济增速与社会稳定[7] 财政依赖关系 - 2024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50% 房地产相关税收占比35%[10] - 全国财政供养约8000万人 假设年薪10万元则年支出需8万亿 其中5万亿与房地产直接或间接挂钩[10] - 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将直接影响公务员薪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务偿还等公共服务支出[10] 政策深层目标 - 救市核心目标是为经济转型争取时间 长远重心将转向中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10] - 房产税可能成为地方政府新税收来源以弥补土地出让金缺口[11] - 措施旨在保障财政供养人员生活 维持社会稳定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0][11]
为啥一定要救楼市?因为有8000多万吃财政饭的人,在张嘴等着
搜狐财经· 2025-04-12 12:46
房地产市场调整现状 - 2022年起国内房价进入长期调整趋势 二三线城市先调整 2023年一线城市加入调整行列[1] - 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平均房价跌幅达30%[1] - 商品住宅待售面积高达7.5万亿平米 各地去库存压力巨大[1] 救市政策举措 - 除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外 绝大多数城市已放开限购政策[3] - 多地公积金贷款上限上调以鼓励刚需购房[3] - 房贷利率从4%以上降至3%以下 首付比例从30%降至15%[3] - 税务部门减免契税和增值税[3] 房地产行业经济影响 - 房地产市场低迷直接影响建筑 建材 家具 装潢等56个行业 间接影响金融 物流等行业[5] - 房地产业及关联行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房企员工超1300万 家具装修行业从业人员超千万[5] - 建筑业从业人员5800万 其中4000万与商品房开发相关[5] 财政依赖关系 - 2024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50% 房地产相关税收占财政收入35%[7] - 财政供养人口约8000万 人均年薪10万元 年工资支出达8万亿[9] - 其中5万亿工资支出与房地产直接或间接挂钩[9] 救市核心目标 - 救市终极目标是保持房价短期稳定 为经济转型争取时间[12] - 推动经济摆脱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 重点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12] - 逐步开征房产税以替代土地出让金收入 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税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