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变革
icon
搜索文档
AI时代如何把想象力变成一种竞争优势?
36氪· 2025-07-31 19:57
AI内容领域未来展望 - AI娱乐领域将出现10亿级用户的超级内容平台[65] - 第一个10亿级别的一人公司可能是个体创作者打造的智能体IP[6] - AI将改变内容创作方式,从专业制作转向全民创作[10] - 娱乐形式将从被动消费升级为交互式体验[10][17] - 多模态内容融合将打破文字、图像、视频的界限[27] AI对企业服务的影响 - 企业服务工具将从效率工具转变为结果交付型智能体[11] - 智能体将重塑企业工作流,不再仅是提效而是重构流程[13] - 中国市场工具付费意愿将因AI结果交付能力提升而增强[11] - 传统工具+AI的模式不及AI原生解决方案有竞争力[12] 人机协作模式演进 - 人机协作将呈现对抗性、合作性和游离性三种关系[20] - AI可能从工具演变为创作主体,人类提供创意输入[21] - 创作主体性将取决于人类想法的具体程度和AI参与度[22] - 批评即创作将成为新范式,AI可即时实现批评建议[30] - 人类独特的生活体验是AI无法替代的创作源泉[17][18] 职业发展与教育变革 - AI将推动教育从专业分工转向博雅通识培养[48] - 初级知识工作者面临最大替代风险,需转型为资源整合者[51] - 想象力培养需要多模态输入和实践土壤而非工具[55][56] - 学习过程将更强调"习"的实践部分而非知识吸收[56] - 技术黑盒化趋势下,广博知识面比专业技能更重要[57][58] 硬件创新方向 - AI+硬件机会集中在输入、输出和执行三个维度[62] - 语言结构化将推动更精细化的物理执行需求[63] - 次生语义挖掘是硬件领域潜在机会点[64] - LOOI ROBOT展示手机与机器人结合的新形态[3][4] 内容创作新范式 - 短剧平台为创作者提供AI工具和发行渠道[2] - 虚拟角色社区月产30-40万原创角色,构建幻想世界[5] - 创作门槛降低将催生更多UGC内容和新型创作格式[45] - 内容质量平均水平将提升,普通人优秀作品涌现[18] - 创作目的可能从人类消费转向AI自我运转[40]
【今晚播出】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7-30 14:10
新一代青年与人工智能 - 新一代青年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与人工智能深度交织[1] - 人工智能对青年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1] - 文科生可能借助人工智能完成工科领域工作[1] 教育体系调整 - 教育体系需调整以帮助青年适应和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变革[1] - 未来教育发展方向需重新思考以应对人工智能挑战[1] 人工智能与青年潜力 - 人工智能可能压制青年机会或帮助释放潜力[1] - 青年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使用方式成为关键议题[1] 节目信息 - 讨论主题为"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1] - 节目将于东方卫视和第一财经播出[1]
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建言)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核心观点 -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推动人工智能从"工具融入"向"体系重构"转变 [1] - 提出5个教育理念转型方向:跨学科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化教育、开放性教育、素质能力评价 [1] - 构建"基础+专业+创新"分层课程体系,强化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交叉融合 [1] 教育理念更新转型 - 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教育,培养综合素养 [1] - 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 [1] - 从标准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提供定制化资源 [1] - 从封闭教育转向开放教育,整合全球优质资源 [1] - 评价标准从成绩导向转为素质能力导向 [1]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 基础课程:结合人工智能导论、编程与数学/物理,培养数字素养 [1] - 专业课程:深化人工智能与管理学/经济学交叉,拓宽创新思维 [1] - 创新课程:设置前沿技术课程,鼓励研究与实践 [1] 智能教育实践路径 - 构建智能系统分析学习者特征,实现助学/教/研/管/评全链条支持 [2] - 智能学习分析系统推送个性化内容,基于产业场景提升实践能力 [2] - 利用AI数据动态评估学生能力,实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育场域结构升级 - 打造虚实融合教育空间,智能教学设备互联互通 [2] - 在线平台提供个性化推荐、智能辅导与进度跟踪 [2] - 开发沉浸式数字资源,实现智能化教学管理 [2] 制度与伦理保障 - 制定AI课程标准与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3] - 完善数据使用、隐私保护、算法透明等规章制度 [3] - 明确师生使用权限与责任,防范技术滥用 [3]
王兴兴:AI时代 教育需要转化为个体、工具、环境三位一体的协同进化
快讯· 2025-05-16 13:21
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AI技术在过去10年经历了从基础识别智能到认知智能的重大突破,大模型逐步掌握人类语言理解能力 [1] - 传统教育模式呈现教师、课本、考试的单向传递,AI时代教育需要转化为个体、工具、环境三位一体的协同进化 [1] - AI赋能教育面临两大关键挑战:数据隐私与伦理的规范、教师角色的转型升级 [1] 宇树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三大方向:打造开放平台建设,推动AI智能与教育资源的开源共建,构建全球化的教育技术生态 [1] - 重点建设跨学科实验室,联合高校与企业开发融合AI的创新课程,持续深化青少年AI培养 [1] - 通过编程基础创客大赛等活动激发年轻一代的科技创新能力,共创开放创新的教育未来 [1] - 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变革的催化剂 [1]
信“心”心理问答|一位焦虑母亲的求救信:当"经验"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围墙
经济观察报· 2025-05-02 08:41
教育行业变革趋势 - 2025年中小学教材年均更新率达32.7%,涉及知识体系重构和跨学科整合等深度变革 [2] - 教育目标从"知识容器"转向"思维熔炉",新中考中"真实问题解决"题型占比达40% [2][3] - 传统教育方法如题海战术和背诵默写与新教育理念脱节,跨学科项目设计和情境建模成为新趋势 [1][2] 家长与教育变革的冲突 - 家长的教育经验可能成为过时的密码,尤其在智能教育时代,传统解题方法和作文模板已不适用 [1] - 认知偏差导致二次伤害,如家长要求按"段落中心句"模式整理知识点,而孩子尝试使用思维导图 [2] - 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孩子的新学习方式存在代沟,如编程软件和AI错题本的应用 [1][3] 新型教育方法与建议 - 每周设置1小时"学习方式探索日",与孩子共同使用AI分析错题,引导探究式学习 [4] - 每周举行15分钟"知识博览会",让孩子用短视频或思维导图展示学习成果,重建成就感联结 [5] - 开展"家庭圆桌派"讨论未来职业需求,借助AI生成未来工作场景,强调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5] - 建立"成长能量账户",鼓励孩子和家长共同记录学习成果,强化集体进化叙事 [5] 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 - 家长的价值在于搭建认知脚手架,而非成为行走的题库 [3] - 教育应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而非焦虑与压力的代际传递 [3] - 允许家长在教育变革中暂时"不称职",自我更新的勇气和反思智慧是最重要的教育品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