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应用

搜索文档
英华特20250828
2025-08-28 23:1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苏州英华特 是一家涡旋压缩机制造商[1][3] * 2025年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半年报营业收入为2.43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930万元[3] * 内销热泵领域因烟草烘干业务在福建和云南省市的推进放缓而同比小幅下滑[2][3] * 外销受关税波动影响 增长但增速较慢[2][3] 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 汽车车用空调压缩机在2025年预计增长约9%[2][4] * 冷冻冷藏业务预计增长约2%[2][4] * 热泵领域受政策影响承压 但预计下半年采暖和热水应用会有所好转[2][4] * 商用空调景气度承压 但与南京天加 TCL等中大型客户的合作有望在明年或后年带来增长趋势[4][5] * 冷链应用在国内外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5] 研发投入与战略 * 研发投入占比从不到4%提升至13%以上[2][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为13.4% 预计全年将维持在10%左右[17][18] * 研发重点为变频涡旋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以及环保型冷媒等新技术[2][6] * 未来研发费用走势主要取决于变频和磁悬浮项目的立项和结案进度[17] 新产品开发与进展 * 预计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发布离心机和涡旋压缩机新产品[2][7] * 新开发离心式压缩机包括磁悬浮技术 磁悬浮类型研发速度较快且已有一定技术储备[4][9] * 磁悬浮压缩机样品预计将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推出 测试结果与行业竞品可比且具成本优势[4][10][12] * 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发出适用于数据中心的大功率段变频涡轮压缩机[4][11] * 大匹数涡旋压缩机平台研发已接近尾声 预计2025年能建立量产能力 后续可能推动50匹平台销售[22] 增量市场与行业趋势 * 数据中心 储能温控和轨道交通成为重要增量空间[2][6] * 过去五年数据中心相关空调设备增长16.5% 其中涡旋压缩机在2024年增长率达35% 预计2025年继续加快[2][8] * 数据中心内涡旋压缩机的应用中 变频产品约占65%[11][23] * 涡旋压缩机存在向上替代螺杆压缩机的趋势 平台已从30匹扩展至50或60匹[20] * 磁悬浮离心压缩机也从150-300匹制冷量向下扩展至100匹 50匹甚至60匹[20] 技术优势与竞争格局 * 公司作为首家国产化涡旋压缩机品牌 在外资垄断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2][8] * 产品性能与可靠性与行业龙头可比 在烟草烘干等细分领域性能甚至略高于行业龙头[8] * 通过10-20%的价格下幅争取市场份额 并提供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8] * 国内生产磁悬浮压缩机的公司包括丹佛斯 汉中和美的等[11] 生产与客户 * 磁悬浮压缩机生产周期较长 存在产能瓶颈 工艺路线偏向半自动化或半手工 固定投资需求低但需人员和测试资源[13] * 磁悬浮压缩机单台价值量以万元计数 涡旋压缩机均价约2000元 转子压缩机均价几百元[13][14] * 磁悬浮产品主要面向传统商用空调客户 与涡旋压缩机部分下游客户重叠 适用于机场空调和数据中心等更大制冷量需求[19] * 涡旋压缩机主要供应伊米康等公司 潜在适配客户包括设定环境 美的 英维克等下游企业[25] * 30匹空调含税价约为5000元左右 电瓶价格可能贵20%左右 压缩机占整个系统价值约15%[25] * 直接客户是做空调 制冷模块集成或集成系统的厂商 而非最终用户的数据中心业主方 客户验证周期约为3至6个月[15] 研发与销售团队 * 整体研发人员较去年同期增长30%~40%[26] * 离心项目组配置了5到6人的团队 变频项目组由机械 电控等领域专家组成 每个小组约5到10人[26] * 销售团队已覆盖下游客户 无需额外配置人员针对数据中心领域[26]
能源电子月报:碳化硅车型持续下沉,应用场景逐步铺开-20250630
国信证券· 2025-06-30 1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步入稳定阶段,需求端消费与工控稳中有增,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加速增长,汽车智能化与功率段提升带来功率器件用量增长,汽车中低压功率器件国产替代空间大,为主要增量市场 [6] - 电动化单品红利释放,产业增量来自碳化硅等器件在汽车、数据中心、光储充的应用,产能走向BCD工艺等电源管理产品,产品向解决方案发展,市场从国内向海外扩展 [6] - 需求温和复苏下,各公司有望延续24年趋势稳步增长,建议关注扬杰科技等相关公司在新器件、新工艺及新市场的拓展,碳化硅下游加速渗透,衬底进入转换阶段,建议关注天岳先进等上游公司 [6] 各部分总结 新能源汽车 - 我国新能源汽车功率200kW以上主驱占比由22年的9%提升至25年1 - 5月的25%,电驱最高峰值功率由22年255kW升至25年的580kW [4] - 5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131万辆(YoY + 36.9%,MoM + 6.6%),产量127万辆(YoY + 35.1%,MoM + 1.5%),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8.7% [4][15] - 5月小鹏销量同比增速较快,比亚迪、埃安、理想、蔚来销量同比增长 [15] - 25年1 - 5月新能源上险乘用车主驱模块中SiC MOSFET占比为18.6%,800V车型渗透率约13%,800V车型中碳化硅渗透率为76% [4] 充电桩 - 2025年1 - 5月我国充电桩增量为158.3万台(YoY + 19.2%),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50.4万台(YoY + 5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07.9万台(YoY + 7.4%) [4][52] - 超充站建设与推广推动碳化硅在充电桩应用中加速渗透 [52] 光伏逆变器 - 2025年6月20kW、50kW、110kW光伏逆变器价格保持稳定 [5] - 5月逆变器出口额59.7亿元,同比 + 8.0%,环比 + 2.7%,新兴市场光伏需求保持高增 [5] 主驱功率模块 - 主驱IGBT模块主力厂商芯联集成、时代电气、士兰微、斯达半导领先优势确立,海外厂商份额下降,行业格局将收敛 [4] - 25年1 - 5月碳化硅主驱模块渗透率为18.6%,SiC MOSFET占比上升,Si MOSFET占比下降 [21] - 800V以上车型数量增加推动碳化硅渗透,碳化硅模块厂商数量增加,竞争格局分散 [25] - 25万以下碳化硅车型持续增加,价位段下沉,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31] 数据中心 - 4Q24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约为396万台,同比增加25%,预计2025年季度平均出货量约为388.2万台,中高端服务器将快速增长 [48] - 主要CSP厂商扩大对云端或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有望年增近28% [47] 功率器件交期与价格 - 除部分IGBT产品外,大部分品类产品近半年交期稳定,供给端触底企稳 [61] - 1Q25后海外厂商产品交期逐步拉长,下游库存去化完成,补库需求带来市场温和复苏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