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雅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优秀的绵羊》作者:精英教育为什么变得更糟糕了 | Edu指南专访
36氪· 2025-05-26 08:33
精英教育危机 - 顶尖高校培养的学生聪明但缺乏灵魂,表现为满足外界期望却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害怕失败不敢冒险 [5] - 美国精英大学录取率持续下降,从10年前的7%-8%降至目前的4%,竞争加剧反映系统恶化 [6] - 教育系统未给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导致其难以形成内在自我认同,成为"优秀的绵羊" [18] 社交媒体影响 - 社交媒体加剧心理健康问题,2012-2013年iPhone前置摄像头普及后,孤独焦虑等指标出现明显拐点 [7] - 即时可见的评判机制(如点赞数)强化外部标准,阻碍内在自我发展 [8] - 青少年平均每日独处时间不足1小时,手机依赖程度类似成瘾行为 [11] 人文学科价值 - 人文学科通过文学哲学等探究人类本质,是发展灵魂与寻找生活意义的核心途径 [26] - AI时代STEM技能可能被淘汰,而人文学科培养的情感交流创造力等"软技能"将增值 [24][25] - 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人文学科边缘化,加剧社会无意义感与脱节危机 [22][23] 个体应对路径 - 青少年需非结构化闲暇时间探索兴趣,而非仅为简历积累活动 [9][10] - 允许试错与消化痛苦是成长关键,当前教育系统追求完美压制此过程 [19][20] - 满足感源于内在生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需放弃部分世俗成功标准 [16][21]
未来10年,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德雷谢维奇
36氪· 2025-05-17 17:13
精英教育体系问题 - 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的绵羊",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且充满焦虑 [4][6] - 2025年《优秀的绵羊》再版指出,学生加速涌入金融、咨询、法律、医学、科技行业,但面临精神健康危机 [6] - 文凭贬值现象严重,1991-2022年美国学士学位数量增长84%,硕士学位暴涨157% [8] 学科选择与就业趋势 - 美国人文科毕业生占比跌破3%,职业教育类专业(如商科)占比超50%,商科学术严谨性不足 [11] - 顶尖院校毕业生扎堆科技等热门领域导致就业市场饱和,差异化路径更安全 [11] - 交叉学科对STEM和人文科均有价值,人文科提供的"软技能"可防止被AI替代 [22] 人文科价值与挑战 - 美国高校开始取消外语、艺术等科系,未来可能波及哲学、本国语言研究 [18] - AI难以取代人类创造力与情感联结能力,人文艺术学科将更重要 [20] - 70%美国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但大学教育培养的是可迁移能力 [28][29] 教育体系改革建议 - 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下滑,需系统性改革激励机制 [29] - 学生应主动发掘优质课程资源,"选老师而非选课程" [30] - 博雅教育核心是培养创造知识的能力,涵盖人文、社科及基础自然科学 [33] 职业与自我实现 - 定义人生意义需探索内在价值,而非依赖外部奖赏(薪资/头衔) [11][13] - 工作数年后重新规划职业是常见现象,美国年轻人多在25-30岁读研 [34] - 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应追随热忱领域,警惕焦虑疲惫的学习体验 [36]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不,未来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
36氪· 2025-05-17 09:33
精英教育体系现状 - 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充满焦虑且对未来迷茫 常被形容为"优秀的绵羊" [3][4] - 顶尖院校毕业生加速涌入金融 咨询 法律 医学 科技等五大高薪行业 导致就业市场过度饱和 [6][11] - 美国1991-2022年间学士学位授予量增长84% 硕士学位暴涨157% 远超人口31%的增幅 学历贬值现象严重 [9] 学科选择趋势 - 美国大学人文学科主修比例从50年前的11%降至当前不足3% 职业教育类专业占比超50% 商科独占20%份额 [11] - 高校开始取消外语 艺术等文科专业 哲学 本国语言研究等核心人文学科面临被裁撤风险 [18] - 理工科与文科薪资差距达数倍 社会舆论压力导致文科生源持续萎缩 [16] 教育质量与就业错配 - 商科等职业教育类专业学术严谨性不足 被教授评价为"为应付不了课业的学生开设" [11] - 70%美国毕业生从事领域与专业无直接关联 反映高等教育应培养通用能力而非职业适配性 [26] - 通识教育课程沦为刷GPA工具 教授因科研考核压力敷衍教学 导致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 [30][32] 技术变革对文科影响 - AI最先冲击编程等高薪技术岗位 而非文科 因人类独有的创造力与情感联结难以被替代 [20] - 人文学科培养的心理学理论 跨文化理解等"软性"能力将成为AI时代核心竞争力 [20][22] - STEM领域从业者需结合人文素养才能避免被AI淘汰 交叉学科发展对双方均有裨益 [22] 职业发展建议 - 差异化选择冷门学科能锻造独特技能 比扎堆热门领域更具职业灵活性 [11] - 应探索内心真正关切的价值 而非盲目追求社会地位 五大高薪行业从业者普遍不快乐 [14] - 大学教育核心价值在于培养批判思维 复杂沟通 持续学习等可迁移能力 而非职业技能 [29][32]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不,未来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
后浪研究所· 2025-05-13 14:40
精英教育体系的问题 - 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的绵羊",学生聪明但充满焦虑、缺乏目标感和好奇心,顺从地向同一方向前进[1] - 学生加速涌入金融、咨询、法律、医学、科技行业,这些最稳妥通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专业[3] - 学历贬值严重,1991至2022年间美国学士学位数量增长84%,硕士学位暴涨157%,但教育质量下降[5] 学科选择与就业趋势 - 人文科毕业生占比跌破3%,职业教育类专业占超50%,商科独揽20%份额,但学术严谨性不足[9] - 学生扎堆少数热门领域(尤其科技行业),导致就业市场过度饱和,差异化路径更为重要[9] - 美国高校开始取消外语、艺术相关科系,未来可能波及哲学、英语等核心人文领域[17] 文科的价值与未来 - 人文学科培养的核心能力(情感联结、创造力)是AI难以取代的,未来文科可能变得更加重要[19] - 交叉学科发展对人文和STEM领域都有益,人文课程能为理工科学生提供"附加价值"[20] - 70%美国大学生从事领域与专业无直接关联,大学教育应培养广泛可迁移的基础能力[28] 教育体系改革建议 - 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下降,院校需系统性改革激励机制,学生应主动发掘优质资源[30] - 博雅教育应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自然科学,培养创造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3] - 自我觉醒应出现在更早阶段,职场历练后重新审视人生航向是弥补教育缺陷的方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