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动管理费率

搜索文档
今年新基金发行份额超4000亿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基金发行规模与结构 - 截至5月28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512只,合计发行份额达4060.84亿份 [1] - 股票型基金317只,发行份额1648.46亿份,占比40.59%,显著高于2023年全年的21.14% [1][3] - 债券型基金93只,发行份额1885.90亿份,占比46.44%,较2023年全年70.19%显著下降 [1][3] - 混合型基金68只,发行份额222.46亿份,QDII、REITs和FOF等其他类型基金合计发行份额304.03亿份 [1] 单只基金发行表现 - 发行规模前十的基金中9只为债券型产品,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与汇安裕宏利率债A均以60亿份并列第一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以48.92亿份成为首发规模最大的权益类基金,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以43.62亿份次之 [2] 权益类基金发展趋势 - 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产品占绝对主导,245只被动指数产品和62只增强指数产品合计占比96.85%,普通股票型基金仅10只 [3] - 当前正在发行的88只基金中,24只为被动指数产品,11只为增强指数产品 [3] - 6月拟发行的38只新基金中,14只为被动指数产品,显示行业持续扩容指数工具 [3] 浮动费率产品动态 - 5月下旬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升温,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占主导地位 [3] - 证监会新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首批16只于5月27日集中开售,多家基金公司同步自购 [4] - 剩余获批产品计划在端午节后或7月发行,成为下一阶段行业布局重点 [5] - 新型浮动费率设计将管理费与持有期限及业绩挂钩,推动公募费率改革实质性进展 [5]
5月27日发售!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火速定档
北京商报· 2025-05-25 19:00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与发行 - 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在获批仅一天后已有16家基金管理人发布份额发售公告,产品将于5月27日开售,募集结束时间各不相同 [1][3] - 个别基金产品如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华夏瑞享回报混合设置了50亿元的募集上限,多数产品如富国均衡配置混合、嘉实成长共赢混合未设上限 [3] - 发起式产品如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型发起式设置了最低募集份额不少于1000万份的限制 [3]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设计 - 持有期限不足一年按1.2%年费率收取管理费,持有期限达到一年及以上根据年化收益率分为三档:0.6%、1.2%、1.5% [2][3] - 具体费率档位取决于持有期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例如汇添富均衡潜力优选混合在超额收益率超过6%且正收益时收取1.5%,低于-3%时收取0.6% [2][4] - 该机制将管理人报酬与投资者收益深度绑定,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创造转型 [4]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新型浮动费率产品打破了传统固定管理费模式,以制度创新深化行业供给侧改革 [4] - 该模式能减轻投资者在回报不佳时的成本负担,增强信心和信任,引导行业聚焦投研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4] - 华安基金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4] 基金经理配置 - 多家基金管理人派出资深基金经理主管新产品,如华夏瑞享回报混合拟任基金经理王君正从业超10年 [5] - 华安竞争优势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栾超、博时卓睿成长股票拟任基金经理田俊维、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周云从业均超8年 [5] - 《行动方案》要求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并对业绩表现与基准差异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调整薪酬 [5]
首批获准!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23 19:18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3日获证监会注册,预计很快向投资者发售[1] - 产品申报流程高效,5月16日申报,5月19日受理,5月23日获批,体现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改革的高度重视[2] - 预计首批产品将于5月底前启动募集,6月底前基本完成募集[8] 产品设计特点 - 设置三档费率水平:基准档1.2%、升档1.5%、降档0.6%[1][3] - 业绩考察指标为年化跑赢6个百分点、年化跑输3个百分点[1][3] - 管理费率根据持有期限和年化收益率表现分档收取,持有不足1年按基准档1.2%收取[3][4] - 持有1年及以上且年化收益率显著超越基准(R>Rp+6%且R>0)适用1.5%费率,显著低于基准(R≤Rp-3%)适用0.6%费率[4][5] 投资策略与基准 - 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业绩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6] - A股+港股股票仓位中枢一般在80%左右,体现以权益投资为主的特点[6] - 业绩比较基准起到"锚"和"尺"的作用,约束投资行为并衡量基金表现[9] - 未来可能推出对标主题风格类指数的新型产品[6]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新型产品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10] - 引导基金公司更加重视业绩比较基准,防止风格漂移[9][10] - 推动基金公司选择更能代表投资策略的基准,提高匹配度[10] - 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对理性投资具有引导意义[10] 市场准备情况 - 拟任基金经理多为经验丰富的老将,投资风格均衡[7] - 销售机构将加强投资者教育,以通俗易懂方式宣传产品[8] - 多家管理人积极筹备类似产品,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产品获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