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
搜索文档
年内新发公募基金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证券日报· 2025-11-01 00:12
新基金发行总体情况 - 前10个月新成立基金1224只,已超去年全年的1135只,增长7.84% [1] - 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3548.03亿份,占总发行份额的37.07% [1] - 新发公募基金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1] 市场驱动因素与表现 - A股市场回暖带动权益投资热情升温,投资者渴望通过股票型基金获取更高收益 [1] - 基金公司加大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数型产品的发行力度 [1] - 形成“发行热、资金进、市场强”的循环 [1] 发行效率与爆款产品 - 发行份额不低于10亿份的基金达278只,较去年同期的192只增长44.79% [1] - 平均募集周期从去年同期的19.01天缩短至14.45天,减少4.56天 [1] - 共有24只基金发行份额超50亿份,其中7只基金触及60亿份募集规模 [1] 市场认购热度 - 344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一日售罄”的基金有91只 [2] - 同时满足提前结募和一日结募两项条件的基金共有42只 [2] 市场结构性问题 - 前10个月公募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为7.82亿份,较过去十年仍处于低位 [2] - 主动权益类产品鲜有超大规模爆款,投资者更趋理性,对产品投向和策略清晰度要求更高 [2] 行业展望与建议 - 新基金市场的“量增”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与产品结构升级,但“质优”仍需破解平均规模偏低、冷热不均等难题 [2] - 建议以业绩作为持续营销的核心基础,通过线上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强化投资者陪伴 [2] - 深化与渠道的精准匹配合作,推出浮动费率等创新产品,针对不同客群制定个性化推广方案 [2] - 随着被动投资理念普及与行业服务能力提升,公募基金有望更好地衔接居民理财需求与资本市场发展 [2]
今年最大的“固收+”黑马
搜狐财经· 2025-10-30 04:35
基金行业整体规模变化趋势 - 主动权益类基金遭遇净赎回,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减少137.74亿份(-3.82%),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减少1035亿份(-5.34%),灵活配置型基金份额减少316.1亿份(-5.54%)[1][3] - “固收+”产品成为市场新宠,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份额大幅增长3743.08亿份,增幅达56.7%[2][3] - 货币市场型基金份额增长4681.78亿份(3.3%),被动指数型基金份额增长2272.64亿份(9.26%),QDII基金份额增长850.52亿份(17.08%)[3] “固收+”领域领先的基金公司 - 景顺长城二级债基规模从618.46亿元增至1382.76亿元,增长764.3亿元(123.58%)[5][6] - 富国基金二级债基规模从317.52亿元增至834.43亿元,增长516.91亿元(162.79%)[5][6] - 中欧基金二级债基规模从297.54亿元增至585.87亿元,增长288.33亿元(96.91%),跻身行业前五[5][6] - 易方达、招商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头部公司优势明显[5][6] 中欧基金的突出表现与产品案例 - “中欧丰利”基金规模从去年四季度的52.77亿元增至今年三季度的314.89亿元,三个季度增长262亿元,增幅497%[7][8] - 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14.17%,跑赢同类平均8.01个百分点,最大回撤优于同类平均1.13个百分点[8] - “中欧盈选稳健(FOF)”规模增至108.15亿元,成为市场上仅有的两只百亿FOF之一[12][13] - 中欧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同样表现优异,“中欧数字经济”基金年内上涨148.54%,规模从15.27亿元增长至130.21亿元[18] 中欧基金的“资管工业化”体系 - 公司推行“MARS工厂”投资理念,涵盖多元资产解决方案、可预期的风险回报、可复制的投资流程和可解释的损益来源[16][17] - 多资产团队将投资流程拆分为设计、生产、组装、检测四大核心车间,实现标准化和可复制性[16] -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流程化协作,输出定位清晰、风格稳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持规模扩张与业绩保持[16][17]
今年新基金 数量超去年
深圳商报· 2025-10-28 09:21
公募基金发行总体情况 - 截至10月27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187只,已超去年全年的1135只 [1] - 所有新发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7.77亿份,低于过去几年水平 [1] - 有7只产品合并发行规模达到或超过60亿元,其中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以65.73亿元募集规模居首 [1] 股票型基金发行表现 - 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为676只,占新基金发行总量的57% [2] - 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达3456.53亿份,占总发行规模的37.47%,占比创2011年以来新高,远超去年的21.14% [1][2] - 股票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5.11亿份,略低于去年全年平均数 [3] 基金产品结构特点 - 募资规模约60亿元的7只产品中,有5只为债券型基金,2只为FOF基金 [1] - 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产品占比较大,今年发行份额超过25亿的6只权益类基金中,有5只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1][3] - 部分FOF产品如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等实现一日售罄并提前结束募集 [1] 重点产品发行案例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发行当日认购金额超87亿元,最终确认比例56.67%,发行份额为49.55亿元 [3] - 近期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基金和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募集规模均接近20亿元 [3]
年内新发基金数量超去年全年 股基占比创近15年新高
证券时报· 2025-10-20 06:30
基金市场整体态势 - 2025年新成立基金总数达1163只,已超越2024年全年的1135只,显示基金市场强劲复苏 [1] -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总规模达9062.73亿元 [1] - 7只产品首募规模突破60亿元,超30亿元基金达50只,20亿元以上产品达到110只 [1] 股票型基金表现 - 股票型基金呈现爆发式增长,新成立数量达661只,发行规模为3393.96亿元 [1] - 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占总发行规模的37.45%,该比例创下2011年以来的近15年新高 [1] - 股票型基金占比从2016年的4.43%和2021年的12.77%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高位,反映投资者在牛市中通过基金获取更高收益的心态 [1] 大型基金产品特点 -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旗下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以65.73亿元募集规模位居榜首,为年内突破60亿元的混合型FOF基金 [2] - 富国基金、京管泰富、天弘基金等公司旗下5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达60亿元,显示机构对债券指数型工具及稳健策略产品的青睐 [2] - 在30亿至60亿元区间,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成为主力,贝莱德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国泰基金等12家机构产品募集规模集中于此 [2] 权益类基金发行升温 - 权益市场反弹带动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升温,招商均衡优选A以49.55亿元募集规模领跑偏股混合型基金 [3] - 大成基金、中欧基金等公司旗下7只权益类产品规模突破20亿元 [3] - 科创主题ETF持续吸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建信基金等公司推出的科创板相关ETF及联接基金合计12只产品规模均超15亿元,其中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实现“一日售罄” [3] 市场结构变化与资金流向 - 基金发行市场结构变化反映资金流向转变,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公募基金成为资金流入A股市场的重要渠道 [3] - 与权益类产品形成对比,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占比相比去年有所降低,“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3] - 股票型基金发行回暖体现投资者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若A股盈利周期进一步确认,四季度权益类基金发行有望延续回升态势 [3]
超6000亿资金“到账”!知名基金经理入场,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20:09
基金发行市场热度 - 本周共有31只新基金开始发行 其中7月28日17只 8月1日10只 [1] - 股票型基金19只 包括16只被动指数型和3只增强指数型 涵盖宽基和细分行业主题 [1] - 混合型基金8只 包括7只偏股混合型和1只灵活配置型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参与 [1] - 债券型基金4只 包括2只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和2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1] 年内基金发行规模 - 截至7月27日 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782只 合计发行份额6229.80亿份 [2] - 股票型基金449只 发行份额2163.32亿份 占比34.73% [2] - 债券型基金148只 发行份额2995.43亿份 占比48.08% [2] - 混合型基金128只 发行份额609.41亿份 [2] 重点基金产品表现 - 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发行份额65.73亿份 为年内最大规模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发行48.92亿份 为最大权益类基金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发行43.62亿份 位居权益类前列 [3] 机构后市观点 - 华宝基金预计市场震荡整理后有望再上台阶 看好半导体等科技方向补涨 [4] - 嘉实基金对6-12个月方向保持乐观 预计大小风格差异将逐步收敛 [4] - 机构认为大市值成长与低位价值风格下半年可能占优 [4]
上半年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 创新产品多点开花
证券时报· 2025-06-30 02:05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新发市场概况 - 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总数661只,总发行规模5261亿元,数量连续三年上升(2024年624只、2023年609只)[1] - 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预计下半年继续升温并成为行业布局重点[1][7] 债券型基金发行情况 - 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2469.98亿元,占比46.95%,平均单只募资19.92亿元[2] - 中长期纯债基金主导,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以65.73亿元居首,5只产品超50亿元[2] - 被动指数型债基扩容,国泰中债优选信用债指数A募59.99亿元,兴银同类产品募59.93亿元[2] -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9只,金鹰和宏利产品均达50亿元顶额募集[2] - 债基占比显著下降(2025年46.95% vs 2024年81.24%、2023年63.69%),市场热度降温[2] 股票型基金发行表现 - 股票型基金发行380只(2024年228只、2023年142只),规模1855.32亿元,占比35.27%[3] - 规模远超2024年同期664.41亿元及2023年全年1406.58亿元[3] - 增长驱动因素:ETF互联互通扩容、费率改革等政策红利,以及A股结构性行情带动赚钱效应[3] 创新型产品发展动态 - REITs产品发行10只,总募资48亿元,底层资产多元化(如物流、商业地产)[4] - 指数增强型基金爆发,鹏扬中证A500增强A等18只产品抢占细分赛道[4] - QDII基金发行数量同比翻倍,中欧恒生消费指数A募18.97亿元,聚焦港股特色标的[4] - 养老目标基金创新升级,广发养老目标2055五年持有推动长期资金入市[4] 指数权益基金发展趋势 - 被动股票基金数量显著增长,反映低成本、透明化工具需求上升[5] - 新发宽基指数基金(如科创综指)及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引入盈利质量因子[5] - 细分领域指数产品涌现(科创板AI、港股通消费/创新药、通用航空产业等)[6] 政策与行业布局方向 -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助推权益发行[7] - 科技主题基金(AI、半导体、新能源、机器人)及消费复苏、创新药基金或成布局重点[7] - 指数及指数增强产品将为主流,需研发长生命周期指数;“固收+”产品因稳健需求受关注[8]
36只产品本周首发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唱重头戏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5:16
新基金发行概况 - 本周共有36只新基金发行 其中股票型基金13只 混合型基金11只 债券型基金10只 QDII产品1只 FOF产品1只 [1] - 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522只 合计发行份额4166 13亿份 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1663 41亿份 占比39 93% 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1955 11亿份 占比46 93% [2][3] - 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从21 14%上升至39 93% 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从70 19%显著下降 [4] 指数产品发展 - 本周13只股票型基金中 11只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1只为增强指数型基金 1只为普通股票型基金 [1] - 指数产品持续扩容 包括国联中证A50联接A 博时国证大盘成长ETF 工银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 华富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A等 [1]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 本周新发11只混合型基金均为偏股混合型基金 其中工银泓裕回报 招商价值严选 兴证全球合熙A等为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1][2]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管理费与投资者持有期限及基金业绩表现挂钩 深度绑定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利益 [2] - 上周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启动发行 部分产品大卖超10亿元 [2] 重点产品发行情况 - 发行规模最大产品为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 发行份额60 01亿份 为偏债混合型FOF [3] - 汇安裕宏利率债A发行份额60 00亿份 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发行份额48 92亿份 为今年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发行份额43 62亿份 位居权益类基金前列 [3]
今年新基金发行份额超4000亿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基金发行规模与结构 - 截至5月28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512只,合计发行份额达4060.84亿份 [1] - 股票型基金317只,发行份额1648.46亿份,占比40.59%,显著高于2023年全年的21.14% [1][3] - 债券型基金93只,发行份额1885.90亿份,占比46.44%,较2023年全年70.19%显著下降 [1][3] - 混合型基金68只,发行份额222.46亿份,QDII、REITs和FOF等其他类型基金合计发行份额304.03亿份 [1] 单只基金发行表现 - 发行规模前十的基金中9只为债券型产品,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与汇安裕宏利率债A均以60亿份并列第一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以48.92亿份成为首发规模最大的权益类基金,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以43.62亿份次之 [2] 权益类基金发展趋势 - 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产品占绝对主导,245只被动指数产品和62只增强指数产品合计占比96.85%,普通股票型基金仅10只 [3] - 当前正在发行的88只基金中,24只为被动指数产品,11只为增强指数产品 [3] - 6月拟发行的38只新基金中,14只为被动指数产品,显示行业持续扩容指数工具 [3] 浮动费率产品动态 - 5月下旬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升温,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占主导地位 [3] - 证监会新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首批16只于5月27日集中开售,多家基金公司同步自购 [4] - 剩余获批产品计划在端午节后或7月发行,成为下一阶段行业布局重点 [5] - 新型浮动费率设计将管理费与持有期限及业绩挂钩,推动公募费率改革实质性进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