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金融服务

搜索文档
破解新市民金融服务难点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政策背景与目标 - 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 旨在针对新市民在创业 就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衔接现有支持政策 提升金融服务均等性和便利度 [1] - 新市民定义为因创业就业 子女上学 投靠子女等原因迁入城镇常住但未获当地户籍或获户籍不满3年的群体 包括进城务工人员 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 规模约3亿人 [1] - 该群体是金融需求旺盛的重要客群 对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和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服务挑战 - 新市民金融服务存在不足 部分群体难以以合适价格获得合适金融服务 主要因居住时间短 缺乏有效抵押物 导致金融机构难以识别信用等级 [2] - 新市民个人金融需求额度较小且分散 金融机构出于成本收益考虑难以有效覆盖其需求 [2] - 金融机构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多维度科学评估新市民信用水平 以优化信贷产品并满足合理购房需求 [2] 金融机构应对策略 - 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需将新市民作为重要服务对象 纳入发展战略 通过设立专项额度 加大内部激励提升新市民客户占比 [3] - 应对新市民开户 结算 担保等费用实施减免 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加大减费让利力度 [3] - 借助数字化技术降低对抵质押物依赖 将期限灵活 费率适中的金融产品嵌入新市民工作和生活场景 并建立完善新市民数据库以支撑信贷风控 [3] 基础设施与监管支持 - 需完善信用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全国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大数据平台 并免费向金融机构开放以降低服务成本 [4] - 应发挥市场化征信机构作用 探索推出新市民征信产品 为金融服务提供支撑 [4] - 监管部门需完善政策措施以打消金融机构顾虑 激发其创新产品和服务能动性 并鼓励有能力的消费金融公司扩大对个体工商户等新市民群体的服务 [4]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四地银保监局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支持 - 多地银保监局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解决新市民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 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已与5个政府部门实现数据直连 整合公积金 社保 医保 民政 不动产等信息 42家银行保险机构已申请接入该网络[2] - 山东银保监局指导机构创新产品服务 齐鲁银行针对新市民制定《新市民创业贷管理办法》 覆盖七大类新市民群体 首笔贷款20万元期限3年 政府贴息后实际利率最低可至2%[3] 住房保障金融创新 - 广东银保监局辖内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90%为首套房贷 佛山首创"政府+保险+科技+服务"出租屋安全管理模式 为每间出租屋承租人提供120万元伤亡及医疗保障[4] - 重庆银保监局推出"成渝双城积"个人贷款及公积金查询科技项目 实现成渝两地公积金中心跨区域查询互通 完成首期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资金跨行政区融通[4] - 北京银保监局配合落实《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 将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满足新市民居住需求的重要抓手[5] 医疗保障与风险保障 - 北京银保监局指导保险机构参与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经办 为外卖 网约车等从业人员提供身故 残疾 医疗 康复等保障服务[6] - 广东银保监局2022年将新市民纳入"穗岁康"城市定制商业医疗保险 截至3月末累计承保新市民9.3万人[7] - 重庆银保监局指导提供营业中断损失险等一揽子保险服务 为中高风险地区1641家餐饮企业及18067名员工提供约175亿元风险保障[7]
填补保障缺口 险企竞逐“新市民”金融服务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政策监管动态 - 中国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 [2] - 新市民群体规模约3亿人,主要包括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群体 [2] - 监管在多个文件中提及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要求加强产品创新,提供灵活、实惠、便利的团体健康保险产品 [3] 行业产品创新举措 - 平安产险推出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店家宝”保险产品,承保火灾爆炸、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并提供员工及家庭成员人身意外保障和第三者责任理赔 [4] - 众安保险推出“灵活工作保”,为餐饮服务、市场传媒、教育培训、IT互联网等行业的灵活就业人群提供意外伤残、身故赔偿及医疗费用报销保障 [4] - 人保寿险对接大型网约车平台规划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方案,并开发灵活就业人员意外险,提供意外身故伤残、医疗、猝死、疾病医疗及重疾保障,预计6月底上市 [5] 市场机遇与挑战 - 新市民群体多为灵活就业形态,很多没有五险一金,对疾病和意外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存在巨大的商业保险需求以弥补社会保障不足 [3] - 保险公司需要研究新市民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例如针对快递、物流、家政、建筑施工等新市民就业较多行业开发专属保险 [5] - 由于新市民群体个体差异大,对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且险企面临风险数据积累匮乏和用户触达路径不明的挑战 [1][6]
各显神通 金融机构逐鹿新市民金融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金融机构服务重点 - 三亿新市民群体成为金融机构服务重点 银保监会和央行下发通知推动各类机构进入该领域 [1] - 金融机构在创业就业 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推出针对性创新产品和服务 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 [1] 银行机构布局 - 交通银行推出10项惠民利民举措 覆盖新市民创业 就业 住房 教育 医疗 养老等金融和非金融服务需求 [2] - 邮储银行发布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和服务 [2] - 平安银行针对快递从业人员推出"开薪宝"和"平安由你信用卡平安符版综合解决方案" 提供优惠权益和便捷服务 [2] -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推出"惠如愿·创担贷"创业担保贷款 提供最高300万元 最长2年期限贷款 [4] - 邮储银行优先为新市民申请再就业担保小额贷款 给予专属利率优惠 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引入政府担保或贴息机制 [4] -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提升新市民住房租赁贷款和首套房按揭贷款的借款和还款便利度 [8] - 齐鲁银行推出"新市民公积金租房贷" 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利率优惠 优化住房按揭贷款政策 [7] 消费金融公司参与 - 兴业消费金融聚焦"家庭消费贷" "兴才计划" "立业计划"三大产品体系 满足新市民衣食住行用金融需求 [2] - 马上消费在安逸花分期商城上线"助力新市民 乐享新生活"主题购物节活动 进行消费品类场景营销和专场直播 [2] 保险业创新 - 中国人寿意外保险产品主要承保建筑施工 工程管理和小微服务行业新市民群体 [3] - 人保寿险与网约车龙头企业共同开发"司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计划" [3] - 平安财险将保险与新市民工作场景结合 运用科技实现工作打卡即投保 提升便捷性和准确性 [5] 住房保障支持 - 近20省市出台规划或政策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部分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7] -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等与地方政府及房企签订合作协议 为保障房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7] - 中原银行推出郑州新市民住房按揭贷款等两种专项住房按揭贷款服务 [8] 行业意义 - 新市民是金融需求旺盛的重要群体 针对其需求创新产品服务将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 [3] - 发展保障性住房和住房租赁市场有助于缓解新市民住房困难 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和平稳健康发展 [8]
金融云早餐|央行推进金融支持水利投资;工商银行宣布关停其电商平台;兴业银行综合施策拓宽企业“融资路”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财政与金融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明确五方面重点改革措施包括界定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政府间收入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 [1] - 中国人民银行与水利部联合要求政策性银行用好新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重大水利项目 国有大行需加大商业可持续水利项目信贷投放 [1]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出台30条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全力以赴守住"三农"基本盘和服务稳住经济大盘 [5]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今年前5个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108亿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4% [2] - 民航局提出"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目标 通用航空器期末在册数达到3500架 开展通用航空应急救援服务的省份不少于25个 [2] 半导体行业 - 2022年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同比增长20% 达到1090亿美元历史新高 这是继2021年增长42%后的连续第三年增长 [2] 银行业务动态 - 兴业银行截至5月末对公贷款余额2.35万亿元 较年初新增1950多亿元 通过福建金服云平台已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突破1500亿元 累计服务3.6万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38万笔贷款 [4] - 中国银行发布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十条措施 整合集团金融资源全面支持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等领域的金融需求 [4] - 工商银行将于2022年6月30日关停"融e购"个人商城服务 截至2019年末该平台用户达1.46亿户 [5] 全球市场表现 - 6月13日上证综指跌0.89%至3255.55点 深证成指跌0.3% 创业板指跌0.39%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0910亿元较前日增加405亿元 [7] -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 道琼斯指数跌2.79% 标普500指数跌3.88% 纳斯达克指数跌4.68% [7] - 欧洲三大指数悉数下挫 德国DAX30指数跌2.43% 法国CAC40指数跌2.67%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53% [7] - 东京股市两大股指大跌 日经225指数跌3.01% 东证股指跌2.16% [7] 商品期货市场 - 国际油价出现上涨 美油涨1% 布油涨0.34% 国际黄金期货价格跌2.95% [8]
金融服务新市民要有硬措施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金融服务新市民政策进展 - 22家银保监局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1798家银行保险机构提供2.88万个金融产品覆盖新市民群体[1] - 监管层首次披露服务数据 相关举措助力新市民从"落得住脚"向"扎得下根"转变[1] - 金融机构通过信贷产品优化持续扩大服务供给 上半年银保监会多次要求提升服务质效[1] 新市民金融服务特性与挑战 - 新市民群体扩张快需求多元 与普惠金融服务存在交集但不完全重合[2] - 支持对象包括新市民及其服务企业 覆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等六大行业[2] - 信用资质不足与缺乏抵押物导致传统风控失效 大型银行存在惜贷现象[2] - 金融需求具有"小而散"特征 授信难度大影响金融机构成本收益平衡[2] 业务创新方向与战略意义 - 需利用金融科技探索增信手段 重点覆盖创业就业等新市民集中领域[3] - 通过大数据深挖需求 提供可量化能落地的广覆盖金融服务[3] - 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注重技能提升需求 增强新市民城市扎根软实力[3] - 服务新市民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内在需要 存在重大业务挖掘空间[3] - 金融科技突破传统风控限制 使缺乏稳定收入群体成为可服务对象[3]
光大银行以金融之力助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
证券日报· 2025-06-27 14:39
住房金融支持 - 公司推出"新市民专属按揭贷款",前3年只需偿还利息,第4年起等额本息还款,减轻新市民初期还款压力 [2] - 公司创新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推动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提供多元化住房选择 [2] - 公司针对房产交易者推出"安居通"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行业痛点问题 [5] 创业就业支持 - 公司推出"光速经营贷"产品,无须抵押担保,为新市民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支持 [3] - 公司针对货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群体推出"物流通""灵工通"服务,解决特定行业金融需求 [5] 民生金融服务 - 公司手机银行支持线上办理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和公积金查询业务,提升新市民办事便利性 [3] - 光大云缴费社保云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缴纳社保,提高新市民城市生活便利度 [3] - 公司推出"乡村振兴主题借记卡"和"众匠主题借记卡",提供优惠便捷的金融服务 [3] 风险保障服务 - 公司开展农民工工资保函业务,保障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4] - "阳光金教育"教育资金账户监管服务保障新市民教育资金安全 [4][5] - "阳光金养老"预收费监管平台为新市民养老生活提供保障 [4][5]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推出暖心产品和服务,陪伴新市民度过城市生活各阶段 [5] - 公司致力于为新市民创造更多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