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
搜索文档
事关促消费!工信部等六部门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中汽协会数据· 2025-11-27 10:13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 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 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 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 首个印发的关于促消费政策文件。 《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 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2030 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方案》部署了 5方面19项重点任务 。 一是拓展增量,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 用, 包括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 能等。 二是深挖存量,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 包括促进绿色产品扩容迭代、推 动农村消费品提质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和运动产品、推动健康产品创新发展、扩大 历史经典名品影响力、拓展多元兴趣消费供给等。 三是细分市场,精准匹配不同人 群需求, 包括丰富婴童产品供给、加强优质学生用品供给、扩大时 ...
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进一步促进消费
期货日报网· 2025-11-27 01:08
拓展增量,明确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等。如聚焦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现代纺织、食品、绿色建材等重点行业,打造百个标志性 产品、百家创新企业和一批可体验可推广的新产品首用场景样板。 深挖存量,要求促进绿色产品扩容迭代、推动农村消费品提质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和运动产品等。包括 适应绿色化低碳化消费趋势,提高消费品能效、水效限定值标准;面向赛事经济、户外经济、冰雪经济 等新需求,加强多功能智能化体育健身器材、冰雪和户外运动装备等优质产品供给。 瞄准细分市场,明确丰富婴童产品供给、加强优质学生用品供给、扩大时尚"潮品"供给、优化适老化产 品供给等。推动婴童产品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研发设计具有保护视力、肩颈、脊椎等功能的 书写工具,推广个性化、模块化组合学习套装等。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记者26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 方案》(下称《方案》),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 平动态平衡。 《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 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
证券日报· 2025-11-27 00:08
本报讯(记者郭冀川)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 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 在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丰富婴童产品供给、加强优质学生用品供给、扩大 时尚"潮品"供给、优化适老化产品供给。包括推动婴童产品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大力推广喂 养护理类、出行装备类、户外运动类、教育玩耍类产品等。 在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方面,《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动消费品首发、有序发展平台消费、规范发 展共享消费。相关举措有,支持开设消费品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举办首秀、首展活动。有序发展 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策展零售、循环电商等新业态。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在商超、医院、游乐园等 公共场所推广共享轮椅、共享婴幼儿推车等模式等。 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举办特色活动、维护市场秩序。具 体措施包括,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统筹相关资金渠道支持消费品产业提质升 级,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等。 《实施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消 ...
促进消费新方案来了!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26 15:01
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释放消费潜力,设定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的量化目标 [3][7] - 部署五大方向共19项任务,覆盖技术应用、产品创新、市场细分、场景培育及环境优化,推动产业与消费升级 [4] - 明确2030年实现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7] 技术应用与模式创新 - 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重点行业,打造百个标志性产品和百家创新企业 [8] - 推广柔性化与定制化制造模式,在家电、家具等行业培育柔性制造工厂,建立全链条数字化体系 [9] - 强化人工智能全领域应用,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等终端,建设智能家居体验中心等场景 [9] 产品供给扩容方向 - 绿色产品方面,提升能效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等低碳消费 [10] - 农村市场重点开发节能厨卫产品,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 [10] - 休闲运动领域加强智能化体育器材、户外装备供给,建设航空飞行营地等特色产业园 [10] - 健康产品推动保健食品、可穿戴设备创新,结合旅游康养发展中医药服务 [11] - 历史经典产业支持丝绸、茶叶等名品出海,优化离境退税流程 [11] - 兴趣消费拓展宠物周边、低空旅游、汽车改装等新供给,鼓励本土IP孵化 [12] 细分市场需求匹配 - 婴童产品推动智能化与安全材料应用,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13] - 学生用品研发护眼书写工具、电子墨水屏笔记本等智能学习设备 [13] - 时尚潮品加快新型纤维材料研发,培育独立设计师品牌 [13] - 适老化产品重点开发养老服务机器人、健康监测设备及功能性老年鞋服 [14][15] 新场景与新业态培育 - 推动消费品首店、首秀活动,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首发矩阵 [16] - 有序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平台消费,应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体验 [16] - 规范共享消费模式,建立共享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16] 政策支持与环境优化 - 统筹资金支持产业升级,发挥政府采购作用,丰富消费金融服务 [17] - 系统培育千个以上知名品牌,打造"购在中国"品牌,发布创新消费品指南 [18] - 加强市场监管与标准建设,推动国内国际标准互认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