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旧经济再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如何看待本轮中国牛市?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09-18 09:21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观点 - 欧洲长线资金仍在观望,美国投资者更积极,但总体兴趣处于萌芽期,水温一般[3] - 量化和宏观对冲基金对A股更感兴趣,传统基本面主导的基金对港股和中概股更感兴趣[3] - 美国投资者目前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是自2021年之后最高的,但全球基金对中国的配置仍然处于低位[4] - 外资投资障碍如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经济放缓担忧、科技创新突破疑虑已有不同程度改善[4] - 对冲基金更强调选股而非指数配置,关注与通缩/消费关联度不高的成长性行业,如出海、AI、创新药[3] 本轮牛市的主要驱动力 - 当前牛市是流动性主导,基本面仍面临挑战,经济同比增速预计回落到4.5%甚至更低[6][7] - 过去两个月约有8000亿人民币存款迁移到权益类资产,流动性由机构主导,散户未大规模动员[6] - 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预计今年9、10、12月及明年1月有4次降息,美元走弱对港股流动性有利[6] - 外需相对坚挺,内需疲软,经济处于摸底阶段,信心和消费不足[6] - 新经济指标(如新能源车、工业机器人、芯片)远好于旧经济(如钢铁水泥房地产)[7]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展望 - 经济面临三大结构性逆风:债务、通缩、人口老龄化,宏观拐点可能要到2026年年底之后出现[7] - 政策有明确托底意愿,去年9月开始重大政策调整,进行10万亿级别债务置换以管控风险[7] - 地方债规模估算为5-10万亿,通过新型债务置换工具化解有助于提升企业信心和经济活力[8] - 社保体系改革是重要抓手,建议用5年将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提升到1000元/月,财政压力约为GDP的1%[8] - 关键节点是10月份可能召开的四中全会,将发布十五五规划[9] 行业与市场表现 - 中概互联ETF KWEB已从底部翻倍,阿里腾讯等白马股创近几年新高[4] - 头部公司群体的基本面已进入正向调整通道[7] - 符合高质量增长逻辑的行业会得到支持,未来新旧经济再平衡长期存在[7] - 欧洲投资者普遍认为反内卷政策需从需求侧发力,如社保、服务业、收入改善等[3]
高盛闭门会-脉动中国-最新经济数据与十五五展望
高盛· 2025-09-17 08:50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2025年共三次降息(9月、10月、12月各25个基点) 终端利率或达3.0%-3.25% [1][2] - 若劳动市场恶化可能降息50个基点 核心逻辑基于非农数据下修及核心PCE通胀低于2% [1][4] - 2026年预计3月和6月各降息一次 高盛立场偏鸽派 与市场定价一致但考虑30%衰退风险 [2]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中国央行可能降息10个基点和降准50个基点 取决于经济是否低于5%增长目标 [1][5] - 2025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量达7.7万亿人民币(去年同期3.5万亿) 下半年发行量将减少 [3][7] - 财政存款账户有1万多亿人民币盈余 可能逐步释放以支撑经济增长 [9] 中国经济数据表现 - 出口实际增速超7% 对欧洲出口增加但对美国出口下降 CPI核心通胀升至0.9% PPI从-3.6%改善至-2.9% [1][6] - 外需坚挺但内需疲软 反内卷政策对上游价格提振有限 [1][6] - 信贷数据平稳 政府债券替代私人贷款需求 公共部门资金重要性提升 [8] 十四五规划成就与十五五展望 - 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速达5.5% 城镇化与创新指标超额完成 但单位GDP碳排放仅下降8%(目标18%) [11] - 新经济领域表现优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芯片生产优于传统行业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较2021年下降75% [12] - 十五五规划草案将于2025年10月底披露 最终版2026年3月公布 增长目标讨论范围4%-5% [10][14] 经济结构调整与政策支持方向 - 资源从房地产向高新技术制造业转移 研发支出占比从1%升至2.4%-2.6% [11][12] - 政策支持聚焦消费、技术、安全领域 重点包括高新技术制造、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及绿色转型 [15] - 需解决新增长引擎培育、工业产能过剩及提振消费信心等结构性改革问题 [17] 电力与能源投资机会 - 全球电力需求年均增速4%(过去10年2.6%) 中国2026年电力需求增6% 印度增7% 两国贡献全球增量60% [18] - AI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较2023年增160% [19] - 核能投资2020-2024年年增14%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领先 [20] - 可再生能源板块盈利改善 电网及电力设备股票估值吸引力提升 [21] 资本市场与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年初至今买入1,380亿美元 科技股(如美团、比亚迪)受青睐 高股息公司买入放缓 [25][27] - 融资余额达2.3万亿人民币(占市值2.3%) 交易额与换手率处历史高位 [25] - 公募基金股票持仓达6.7万亿人民币历史新高 但新资金入场速度未显著加快 [26] - 北向资金仓位净8.6% 较历史高点10%有上升空间 海外长线资金配置仍处历史低位但回流意愿增强 [30][31] 投资策略建议 - 成长因子轮动延续 看好稳定成长(Stable Growth)和合理价格成长(GARP)策略 [22][23] - 看好股东回报主题(高股息与企业回购) 建议结合股息率增长因子应对市场轮动 [24] - 美联储降息利好新兴市场流动性 但中国债市仍以基本面定价为主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