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东安动力:2026年挑战整机销量100万台,2027年挑战收入10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1:47
公司产品与产能 - 公司拥有自然吸气、增压直喷和新能源增程动力三大发动机产品平台以及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DHT三大变速器产品平台 [1] - 产品包括M、N、D系列发动机和AT、DHT变速器 [1] - 现有产能为本部30万台,子公司东安汽发44万台 [1] - 正在进行增程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预计2026年一季度末完成 [1] 经营目标与业绩 - 2025年经营目标为整机销售60万台,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 [1] - 2026年挑战整机销量100万台,2027年挑战收入100亿元 [2] - 1至6月销售发动机22.35万台,同比增长23.36%,销售变速器8.81万台,同比增长166.52% [2]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利润总额651万元到977万元,同比增长60%到140% [3]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万元到52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3] 市场与客户 - 未来市场包括传统市场、出口市场及增程和混动市场,目标规模各占整体业务三分之一 [2] - 增程器主要匹配东风岚图、江淮汽车,DHT产品主要配套郑州日产 [2] - 发动机商用车占比超过一半,主要为福田汽车和长安汽车 [2] - 乘用车占比不到一半,主要是长安汽车高端车发动机和增程器 [2] - 变速器6AT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市场,每年8-10万台 [2] - 国内8AT产品主要匹配皮卡车型,客户为江淮汽车、江铃汽车等 [2]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2024年增程器占比不到10%,预计2025年后大幅提升 [2] - 发动机毛利率整体较低且逐年降低,主要受行业竞争压力大、产能利用率不足、商用车盈利能力不佳影响 [3] - 预计随着产销规模扩大和内部管理优化,毛利率将逐步提升 [3]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 “技术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8:07
中国汽车动力技术发展历程 - 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处于快速发展初期,自主品牌在核心动力技术领域依赖进口或模仿,亟需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2] - "中国心"活动诞生于行业对技术标杆和交流平台的迫切需求,旨在提升消费者对国产汽车动力系统的信任度 [2] - 早期"中国心"十强榜单中合资品牌占绝对优势,自主品牌仅少数上榜,但活动为行业技术改进提供了方向 [3] 自主品牌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演变 - 2013年前后自主品牌发动机在"中国心"评审中占据半壁江山,这一态势延续至今 [3] - 2016年新增"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价,反映新能源动力系统崛起趋势 [3] - 当前自主品牌新能源动力系统已引领"中国心"十佳评价,形成混动、增程、纯电三足鼎立格局 [4]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深耕与市场细分占据主导地位,如比亚迪、长安专注混动专用发动机及变速器,东风、奇瑞增程式系统综合续驶里程达1300公里 [4] 纯电动动力系统技术进展 - 中国纯电动动力系统形成"技术领跑、市场分层、产业链自主"格局,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90% [4] - 高电压平台、油冷扁线电机、碳化硅控制器等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如极氪007和小鹏G6展示高效长续航能力 [5] - 自主品牌在电驱系统集成化表现突出,吉利、零跑等企业技术突破提升动力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5] - 5.5C快充等充电技术逐步普及,中国企业核心零部件研发和系统优化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5] 行业发展趋势与全球竞争力 - 2025年前4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增长48.3%、46.2%,占新车总销量42.7% [7] - 未来行业资源整合将加速,央企整合与中小车企出清将重塑产业格局,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跨越 [8] - 中国汽车产业需从技术突破、生态构建、标准制定、全球化布局四方面协同发力,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立体化竞争优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