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

搜索文档
从“选学校”到“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要注意这些细节
央视新闻· 2025-06-14 19:17
新高考模式覆盖与志愿填报变化 - 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实行"新高考"模式 打破传统文理分科 除语数外统考外 考生自选三门科目计入总成绩 [1] - 普通本科批次录取多数省份采取"院校专业组"模式 高校将选科要求一致的专业或专业类分组供考生填报 [1][4] - 院校专业组将传统文理科细分为选科相同 学科方向相近的小类别 例如必选物理和化学的专业分为一组 [4][6] - 首次实施新高考的7个省份(除青海外)均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 专业组内允许调剂 不服从调剂存在退档风险 [8][10] 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差异 - 山东 浙江 青海等省份实行"专业+院校"模式 直接以高校的某个专业为报考志愿 保护考生专业意向但需填报几十至上百个平行志愿 [12] - "专业+院校"模式下 考生可根据偏好排序志愿 例如优先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或同一学校的所有专业 [12] - 新高考省份考试科目分为两种模式:"3+3"(语数外+任选三科)和"3+1+2"(语数外+物理/历史选1+其他选2) [14] 志愿填报策略与数据参考 - 建议参考目标院校专业近三年录取分数换算的全省排名(最低录取位次) 院校专业组模式需统计组内所有专业最低位次 [15] - "3+1+2"模式因选科组合复杂 录取分数和位次受影响 建议评估时多考虑变量并留余量 [16] - 志愿阶梯策略:按"冲 稳 保"分层填报 结合往年录取位次与自身位次对比 并咨询招生老师确认 [18] - 需查阅"一分一段表"及目标院校招生计划对比 确定填报范围 [19] 填报前的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 - 出分前需研读意向院校招生章程 关注专业报考限制(如身体条件 政审要求) 避免因不符条件被退档 [20][22] - 提前制定宽泛报考预案 明确专业兴趣与能力匹配度 考虑大类招生或转专业可能性 [22] - 建议结合长远职业规划选择志愿 家长与考生共同思考未来发展路径 [23]
2025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什么?一文了解→
央视新闻· 2025-05-21 21:2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要点总结: 志愿填报准备步骤 - 熟悉政策:了解本省高考政策,包括批次设置、志愿学校数量、专业数量等[1] - 收集信息:通过阳光高考平台、考试院官网、高校官方渠道等权威来源获取信息[1] - 准确定位: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考试成绩确定自己在班级、学校、省市中的排名位置[1] - 知己知彼: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计划、往年分数线、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2] - 初选志愿:结合成绩定位,初步划定符合兴趣和分数段的院校范围[2] - 模拟填报:提前演练网上填报流程,熟悉操作系统和时间限制[2] 必备填报资料 - 省招办下发的当年招生专业计划,包含院校、专业、层次、选科要求等详细信息[4] - 填报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统计,提供前三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位次[4] - 高校招生章程,明确学校的招生办法、录取规则和特殊要求[4] 志愿填报策略 - 成绩是基础,决定可选院校和专业范围[8] - 综合考虑院校历史、地理位置、办学实力等因素[8] - 结合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选择专业,注意选考科目要求[8][18] - 考虑身体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对专业选择的限制[9] - 设置合理志愿梯度,采用"冲稳保"策略[10][15] - 平行志愿填报时尽量服从专业调剂以降低退档风险[16] 特殊招生计划 - 三大专项计划(国家、地方、高校)有各自报名和录取流程[23][24] - 强基计划与其他志愿不冲突,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28] - 优师计划列入本科提前批,按各省录取规则执行[29] - 中外合作办学分为独立机构和合作项目两种形式[30] 注意事项 - 往年录取数据只能参考,需结合当年政策变化和考生人数等因素[11] - 仔细查看招生专业对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具体要求[12] - 避免填报无效志愿,确保院校和专业代号与招生计划一致[20] - 色弱、色盲考生可选择哲学、法律、社会学等非限制专业[31] - 军事、公安、飞行等专业通常有身高限制[32] 新高考模式要点 - 注意不同高校对相同专业可能有不同选考科目要求[18] - 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可扩大选择范围[18] - 实际招生专业可能调整,以当年公布计划为准[18]
高中文科老师,开始无人可教
虎嗅APP· 2025-05-14 22:26
高考改革与文科衰退 - 云南2024年高考理工类考生19.5万人,文史类16万人,但理工类一本上线4.8万人,文史类仅1.4万人,文科生上一本难度是理科生的3倍[6] - 2025年复旦大学宣布文科招生压缩近一半,纯人文学科专业仅占18%[7] - 2023年全国本科专业点撤销1670个,设计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等文科专业撤销数量居前[7] 文科教师生存现状 - 云南某省重点分校历史老师夏宇每周仅6课时,远低于10课时的标准工作量[4] - 江苏扬州某高中11名历史老师中有4人闲置,被调至行政岗位[9] - 历史老师职称晋升受阻,工资差距拉大,同期入职数学老师半年多收入2-3万元[31] 学生选科行为变化 - 云南某校2025年分科后8个班级中7个选择物理,仅1个选择历史[8] - 江苏扬州某高中历史班从2018年前的4个减至2个,物理班增至12个[9] - 学生普遍认为"历史是物理很差的人才学的",年级前50名选历史者寥寥无几[20] 文科教学困境 - 物理班历史课堂学生参与度低,80%时间无人抬头听讲[10] - 历史课时从每周4节压缩至2节,教师被迫舍弃拓展内容[23] - 教学评价体系导致文科课堂趋向功利化,失去学科魅力[22] 行业长期影响 - 文科教师编制虽稳定,但担忧低生育率将导致全行业教师过剩[32] - 现行政策导向可能造成文理比例严重失调,需警惕人才结构失衡[33] - 高校文科专业持续萎缩,2024年云南民族大学停招3个文科专业新增3个工科专业[7]
高中文科老师,开始无人可教
虎嗅· 2025-05-13 17:08
开学两个多月了,26岁的高一历史老师夏宇闲得发慌。周一,全天没课。备好本周要上的2个新课时内容,他没事儿可干了。 在云南昆明一所省重点分校的高中,夏宇带3个班,每个班一周2节课,一周总共只上6节课,准备2课时内容,远远达不到学校要求的一周10个课时的工作 量。 最近,他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长不足半天。一天最多两节课,80分钟,更多时是一节或者没有,上完课就可以下班。备一节课,夏宇一般只需要花半天时 间,把知识点讲清楚就行。 大部分时候,夏宇享受这种闲适。他去逛公园、逛大学、逛夜市。昆明的春天很美,公园里的郁金香开成花海,中间架着风车和小木屋,像童话乐园。可 以从早逛到晚,不存在什么牵绊。即便是每天上的那一两节课,也没几个人认真听课,收不上几份课后作业,没有加时晚辅导,也没有考试。"要不是一 周还有两次课,可能学生们都忘了还有一门历史课是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 有时,空闲也给他带来恐慌。夏宇总有种"要失业了"的感觉。其实被辞退的可能性不太大,他有编制,只是担心课时这样一步步少下去,以后可能连教学 都搞不了。 文科衰退,高校裁撤文科专业,加之新高考模式的变化,使得文科生高考难度加大。考生们用脚投票,高中文科班锐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