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搜索文档
2025年国际本科学院十大排行榜:中外合作办学的全球新标杆
金投网· 2025-10-21 16:10
行业格局与评价标准 - 2025年全球国际本科学院竞争力格局基于国际认证资质、毕业生发展质量、师资国际化水平、学术创新能力四大核心维度进行评价[1] - 中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榜单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凸显本土根基与国际资源融合的优势[15] - 行业发展趋势显示,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等跨学科领域的深入布局将使国际本科学院成为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核心载体[15]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 学院以绝对优势登顶2025年榜单,是中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山鼻祖与行业标杆[2] - 核心竞争力包括三重权威背书:2025年成功通过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再认证并获六年认证期,该认证仅覆盖全球不到6%的商学院;合作方悉尼科技大学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8位;学院是全国首家通过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质量认证的中外合作学院[2] - 师资团队由115名中方专任教师和24名外籍教师组成,中方教师中近50%拥有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国家级与省部级人才占比超18%[3] - 与全球100余所海外高校签署学分互认协议,每年派出近300名学生赴QS前200高校交流,同时接收6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国际生[3] - 2024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接近100%,20%进入飞利浦、麦肯锡等世界五百强企业,35%赴斯坦福、哥伦比亚等QS前200高校深造,59%的深造生成功进入世界前五十名校[3]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学院以满分100分蝉联校友会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榜首,在2025年国际榜单中稳居第二[4] - 核心优势在于文理渗透与传媒拔尖的学科特色,传媒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入选亚洲顶尖课程体系[4] - 2025年新增3个跨学科本科专业,实行全英文授课与中文文化浸润的培养模式[4] - 毕业生中超40%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百强高校深造,15%入职路透社、央视国际等中外主流媒体[4] 西交利物浦大学 - 学院以99.44分位列榜单第三,2025年其QS中国排名升至第64位,建筑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进入全球前200行列[6] - 创新推行2+2、4+X灵活培养模式,2025年与12所欧洲理工名校新增联合培养项目[6] - 师资国际化率达90%,均拥有海外博士学位或任教经历[6] - 毕业生深造率连续五年超85%,进入帝国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高校的比例同比提升7%[6] 宁波诺丁汉大学 - 学院以99.34分位列榜单第四,2025年其浙江省最低投档线达609分,超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17分,最高录取分650分[7] - 在软科本科生增值指标中连续五年获满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5年录取最低分达586分[7] -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入微软、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的比例超30%,赴英国诺丁汉大学本部深造的学生中80%获一等荣誉学位[7]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学院以97.80分位列榜单第五,2025年其QS世界大学排名升至第36位,依托深圳科创环境新增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本科方向[8] - 实行书院制与导师制,师资均来自哈佛、耶鲁等顶尖高校[8] - 毕业生平均起薪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前10位,进入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的比例达22%[8] 上海纽约大学 - 学院以96.93分位列榜单第六,2025年其国际学生占比达35%,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9] - 采用纽约大学核心课程体系,跨学科专业占比达70%,2025年新增全球公共卫生与可持续发展管理两个前沿专业[9] - 毕业生中30%进入国际组织、跨国企业总部任职,深造生遍布耶鲁、斯坦福等常春藤高校[9] 昆山杜克大学 - 学院以93.89分位列榜单第七,2025年其环境科学、公共政策专业通过国际认证,成为亚洲首个获此资质的本科项目[10] - 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深耕模式,小班化教学师生比为1:8,每年选派50%的学生赴杜克大学本部交流[10] - 毕业生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就业率达18%[10]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学院以93.21分位列榜单第八,2025年在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等交叉学科领域实现突破[11] - 依托香港科技大学(QS第47位)的学术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200家科技企业建立实习基地[11] - 毕业生中60%进入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5%选择创业,获融资比例居全国合作办学高校首位[11]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学院以92.97分位列榜单第九,2025年其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专业进入ESI全球前1%[12] - 与以色列理工学院联合开展的双学位项目覆盖所有本科专业,全英文授课师资中60%为以色列籍专家[13] - 科研经费投入强度达全国高校前20位,毕业生赴以色列、美国深造的比例超50%,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就业率达45%[13] 温州肯恩大学 - 学院以90.90分收官榜单,2025年其工商管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通过美国中部各州高等教育委员会认证,实现学位中美双重认可[14] - 创新实践导向型培养模式,与50家温州民营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4] - 毕业生在跨境电商、创意设计领域的创业率达15%[14]
专家:中外合作办学应迈向“扩容提质”的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0:22
专家:中外合作办学应迈向"扩容提质"的新阶段 中新网上海9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30日获悉,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商科联盟会议 (下称:会议)上,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院长赵德起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应深化课程改革,引入AI、大数 据等前沿课程,并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 赵德起对记者表示,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应迈向"扩容提质"的新阶段, 加强"以师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中心主任梁林红阐述了国际教育创新合作网络的核心特征、作用机制等,强调 通过构建多层次联盟平台、打造实体创新枢纽、主导知识生产与共享、参与及主导制定标准与规则等方 式,推动全球教育治理向更加公平、包容、多元的方向发展。 第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商科联盟会议在沪举行。(上海商学院供图) 据悉, 会议以"深化中外合作办学商科教育交流互鉴、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质 量"为核心目标,汇聚高校专家、行业领军者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数字化转型背 景下,商科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本次会议由上海商学院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外高校集聚 海南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5:3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外高校集聚 海南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岛 中新网海南陵水9月26日电 题:中外高校集聚 海南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岛 中新网记者 张茜翼 贾靖峰 站在讲台上,来自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斐然(Fiorenzo)用英语生动讲授《音乐技术与作曲》;讲台下, 同学们与"洋老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9月25日,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教师斐然为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学生授课。 中新网记者 张 茜翼 摄 9月25日,中新网记者走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简称"黎安试验区"),现场体验了这里中 外合作办学的一堂课。如今,英国密德萨斯大学有20余名教师常驻园区,为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 的学生授课。 "园区构建了以'五互一共'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即中外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课程互选、学 分互认、管理共商。"黎安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邹文涛说,学生可通过统一平台跨校选课,所修学分直 接纳入学业成绩,实现"一平台选课、学分互认、课程共享"。 目前,黎安试验区已有26所中外高校入驻,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休闲体育、旅游管理等20多个专业, 并统筹各高校开放287门共享课程,涵盖文、理、工、体、艺等多个领域。 "相对 ...
深圳这所传将停办的大学,有新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6-21 14:56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现状 - 学院正在寻求新的境外高水平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方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支持天津大学与欧洲、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的顶尖高校洽谈合作办学事项 [1] - 目前学院教学工作正常 在校200多名学生将于2025年春季按期毕业 但2024年没有招生计划 下一步动向尚不明确 [1] 学院背景与历史 - 学院由天津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合作举办 202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 2021年8月全面办学 远期规划规模3000人 [2] - 佐治亚理工学院于2024年9月突然退出合作 原因是天津大学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制裁"实体清单 但允许在读约300位学生继续完成学位 [2] - 学院依托两校优势学科 先期开设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分析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硕士、博士教育 计划逐步建设完整本科-博士培养体系 [3]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 该学院是深圳市第15所高等院校 2016年协议旨在培养全球化创新人才 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特色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典范 [4] - 深圳市通过引进中外名校合作办学补足高教短板 同类成果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4] - 尽管佐治亚理工学院退出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2024年2月仍表示学院校区建设工程在稳步推进 [2]
深圳这所传将停办的大学,有新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6-20 23:36
合作办学现状 -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现有200多名在校生将于2025年春季毕业 但2024年未安排招生计划 [1] - 佐治亚理工学院于2024年9月宣布退出合作项目 主因是美国商务部将天津大学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合作不可行 但允许约300名在读学生继续完成学业 [7] - 深圳市教育局确认支持天津大学与境外高水平理工大学继续合作 目前正与欧洲及新加坡顶尖高校洽谈新合作方 [1] 学院背景与定位 - 学院成立于2020年3月 2021年8月全面办学 由天津大学与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设立 远期规划规模3000人 覆盖本科至博士教育 [7] - 专业设置聚焦前沿理工领域 包括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大数据分析 环境工程等 计划构建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8] - 作为深圳市第15所高校 定位为中外合作办学典范 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8]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 深圳市通过引进中外名校合作办学加速高等教育建设 典型案例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 [8] - 学院校区建设工程仍在推进 显示地方政府对合作办学模式的持续投入 [7]
2025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什么?一文了解→
央视新闻· 2025-05-21 21:2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要点总结: 志愿填报准备步骤 - 熟悉政策:了解本省高考政策,包括批次设置、志愿学校数量、专业数量等[1] - 收集信息:通过阳光高考平台、考试院官网、高校官方渠道等权威来源获取信息[1] - 准确定位: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考试成绩确定自己在班级、学校、省市中的排名位置[1] - 知己知彼: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计划、往年分数线、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2] - 初选志愿:结合成绩定位,初步划定符合兴趣和分数段的院校范围[2] - 模拟填报:提前演练网上填报流程,熟悉操作系统和时间限制[2] 必备填报资料 - 省招办下发的当年招生专业计划,包含院校、专业、层次、选科要求等详细信息[4] - 填报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统计,提供前三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位次[4] - 高校招生章程,明确学校的招生办法、录取规则和特殊要求[4] 志愿填报策略 - 成绩是基础,决定可选院校和专业范围[8] - 综合考虑院校历史、地理位置、办学实力等因素[8] - 结合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选择专业,注意选考科目要求[8][18] - 考虑身体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对专业选择的限制[9] - 设置合理志愿梯度,采用"冲稳保"策略[10][15] - 平行志愿填报时尽量服从专业调剂以降低退档风险[16] 特殊招生计划 - 三大专项计划(国家、地方、高校)有各自报名和录取流程[23][24] - 强基计划与其他志愿不冲突,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28] - 优师计划列入本科提前批,按各省录取规则执行[29] - 中外合作办学分为独立机构和合作项目两种形式[30] 注意事项 - 往年录取数据只能参考,需结合当年政策变化和考生人数等因素[11] - 仔细查看招生专业对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具体要求[12] - 避免填报无效志愿,确保院校和专业代号与招生计划一致[20] - 色弱、色盲考生可选择哲学、法律、社会学等非限制专业[31] - 军事、公安、飞行等专业通常有身高限制[32] 新高考模式要点 - 注意不同高校对相同专业可能有不同选考科目要求[18] - 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可扩大选择范围[18] - 实际招生专业可能调整,以当年公布计划为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