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代码/低代码
icon
搜索文档
麦肯锡重磅报告:2030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关键预测
机器人圈· 2025-07-09 17:15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1083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 [2][16] - 中国自动化行业未来五年将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连续流制造业、离散制造业和工业物联网软件及云服务 [2][16] - 流程工业自动化支出最高,2025年全球相关支出预计达7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8%;离散制造业增速更快但基数较低 [16][17] - 工业物联网软件和云服务细分市场增速最快,年增长率达18% [33] 技术发展方向 平台化趋势 - 构建软件定义的智能制造基础软件平台体系架构,实现生产要素数字化孪生和动态组合 [4][42] - 采用模型化数据底座统一数据体系,支持工业应用的模型化开发和部署 [4][43] - 分布式智能调度通过服务中间件实现应用灵活接入和快速集成 [5][44] - 内生型安全管控在开发全环节强化系统和数据安全 [5][45] 敏捷化趋势 - 全生命周期应用工具链覆盖开发到运维全流程,提升工程效率 [6][45] - 虚拟化PLC实现控制功能灵活部署,推动IT/OT融合 [6][46] - 低代码/无代码开发降低编程门槛,生成式AI进一步简化软件开发 [6][47] 智能化趋势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解决制造业数据复杂性问题,实现生产全流程优化 [7][48] - 工业AI智能体结合大模型技术,提供确定性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7][52] - 生产全过程仿真与智能优化构建闭环系统,快速响应复杂生产需求 [7][51] 政策与竞争环境 - 中国出台《"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目标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13] - 国产化替代加速,DCS国产化率超60%,小型PLC国产化率超20%,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从2023年15%提升至2025年25% [38] - 劳动力结构变化推动自动化需求,全球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已降至0.7%,预计2030年8亿工作岗位可能被机器取代 [34][35] 企业转型建议 - 构建"数据中台+业务前台"架构,统一数据模型和标准,实现敏捷开发 [54][55] - 分段投资优先解决高成本场景,如预测性维护和能耗优化,ROI周期控制在12-18个月 [55][56] - 全面拥抱AI技术,从工具级向系统级升级,构建数据-算法-应用闭环 [58] - 培养复合型人才团队,设置数据资产管理员、AI算法工程师等新岗位 [58]
放心,为什么说AI永远杀不死真正的程序员?
36氪· 2025-07-02 15:10
技术变革与程序员角色演变 - 历史证明技术变革不会取代程序员技能,而是将其提升到更高维度,如数控机床赋能木匠制作更优质家具 [1][11] - 每次技术炒作周期(无代码、云计算、AI编程)都遵循相似模式:初期宣称取代程序员,最终催生更高薪的新岗位 [3][5][10] - 无代码工具实际催生了无代码专家和后台集成工程师岗位,其薪资超过传统程序员 [5] 行业转型具体案例 - 云计算未消灭运维岗位,而是推动系统管理员转型为DevOps,薪资翻倍且技能边界大幅扩展 [6][7] - 离岸开发浪潮因沟通障碍和质量问题受挫,最终演化出成本更高的分布式团队协作模式 [8][9] - AI编程助手当前实际效果是:资深工程师需耗费大量时间纠错AI生成代码,且纯AI系统架构混乱 [10] 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 编程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架构设计能力,而非代码编写,这是AI最不可能取代的领域 [4][14] - AI加速代码生产实质是加速制造"技术负债",战略架构管理能力变得更为关键 [12] - AI擅长局部代码优化但缺乏全局设计能力,可能导致核心系统架构错误快速累积 [12][13] 技术变革的底层规律 - 技术转型本质是技能形态重塑而非岗位消失,如运维→DevOps、后端开发→云架构师 [7][14] - 实现速度暴增时,架构设计失误风险同步放大,需更高维度的系统掌控能力 [12][14] - 行业反复验证的真理:工具始终是技能放大器而非替代品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