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航道

搜索文档
交通运输部:发展内河水运平台经济,建设通港达园短支航道
第一财经· 2025-07-16 11:22
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交通运输部将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印发行动方案,推动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 [1][6] - 行动方案将从提升航道网络通达水平、提升港口枢纽功能、提升运输组织效率、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加快绿色智慧转型发展、持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 [6] 内河航运发展政策体系 - 国家构建起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1+1+N"政策体系 [5] - 第一个"1"是《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第二个"1"是《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5] - 到2030年,航道网络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到85% [6] 内河航运发展创新举措 - 有序发展具有船货匹配、物流查询、运输组织功能的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减少船舶空驶和等货时间 [1] - 推动建设通港达园短支航道,打通水运"最后一公里" [2] - 探索机动船与驳船组合运输模式,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2] 内河航运绿色转型 - 逐步提高新建内河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 [5] - 针对中小型船舶、中短距离运输场景,加快电池动力技术应用 [5] - 针对内河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场景,推动LNG、甲醇动力等技术应用 [5] - 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鼓励港口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 [5] 内河航运数字化发展 - 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 [6] - 推进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 [6]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划定适宜航段开发智能航运航线 [6] 内河航运现状 - 我国内河通航总里程、内河货运量稳居世界第一 [2] - 长江、珠江、京杭运河串联起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 [2] - 目前存在航道堵点卡点、港口枢纽辐射能力不强、运输组织化水平不高等短板 [3]
收评:主要股指表现分化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领涨
新华财经· 2025-06-27 15:27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主要股指27日普遍高开,沪指收盘下跌0.70%至3424.23点,深成指上涨0.34%至10378.55点,创业板指上涨0.47%至2124.34点,科创综指上涨0.16%至1209.29点,北证50指数上涨1.06%至1439.63点 [1] -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领涨,科创板次新股、CPO概念、有色、通信设备、元器件、存储芯片等板块显著上涨,油气、银行、跨境支付板块跌幅靠前 [1] - 沪市成交额约6057亿元,深市成交额约9354亿元,创业板成交额约4646亿元,科创综指成交额约1034亿元,北证50成交额约348亿元 [1]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美元走低为中国资产创造有利外部环境,高股息蓝筹和科技成长龙头有望受益,但全面牛市需宏观经济、企业盈利与市场情绪共振 [2] - 天风证券指出大金融板块与2014年行情存在差异,需判断新叙事支撑力度,同时军工板块补涨胜率较高 [2] - 平安证券持续看好贵金属及工业金属,认为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共振将抬升价格中枢,建议关注成本优势突出且未来量增的企业 [2] 行业动态 - 交通运输部表示内河航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加快,新能源船舶已超1000艘,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一批内河自动化码头和智能堆场投入使用 [3] - 供销总社计划打造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品牌,通过电商平台、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 [4]
交通运输部:目前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3:23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及智慧化转型 -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行业取得积极成效 [1] - 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1] - 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自动化远程操控、智能闸口等技术广泛应用 [1] - 中国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1] - 部分港口打造集关、港、贸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智慧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1] 智慧航道建设进展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 [1] - 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与京杭运河苏北段、赣江、汉江等支流航道及长江口电子海图实现互联互通 [1] - 江苏、浙江等地实现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 [1] - 长江武汉创新示范段、苏南运河等全要素智慧航道加快建设 [1] - 智慧航道初步实现"一图联江海""一键过船闸""一体智慧化"等突破 [1] 未来发展规划 - 交通运输部将聚焦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各要素智能协同 [2] - 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 [2] - 推进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 [2] - 创新港口数据服务,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 [2] - 推动跨区域通航建筑物船舶过闸联合调度,实现运营服务智慧化 [2] - 未来港口将拥有全链条智慧化服务,船舶依托"电子航道一张图""运行监测一张网""船闸调度一体化"实现智能导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