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限理性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理解战略背后的科学?
虎嗅· 2025-05-31 15:44
战略决策中的行为研究 -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詹姆斯·E·施拉格提出"行为战略"概念,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良好战略背后存在可学习的方法论 [6][7][8] - 该领域融合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及行为经济学,研究决策者如何通过模式识别(如国际象棋大师的思维模式)优化商业决策 [8][13][14] - 施拉格与马丹斯基合作发表论文,首次将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应用于战略管理领域,目前正通过256名学生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27][28][29] 战略制定的方法论 - 优秀战略家通过构建"表征"(关键问题框架)筛选信息,例如国际象棋中的"王是否安全"或企业并购中的"竞争优势"问题 [14][19][26] - Performance Trust Capital Partners案例显示,系统性提问可纠正CEO直觉偏差,帮助放弃不符合条件的收购(涉及10亿美元资产) [23][25][26] - 普利兹克家族的战略决策模式表明,不同行业需定制化问题框架,长期观察可提炼可复用的决策逻辑 [21][22] 行业应用与教育实践 - 《战略管理杂志》特刊收到120份行为战略投稿(达平时4倍),反映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强烈关注 [9] - 商学院案例教学需结合科学验证,MBA课程通过"创办公司是否是好主意"等问题训练学生构建决策框架 [10][12] - 飞行员/消防员的紧急决策模式可迁移至商业领域,表明跨行业经验对战略思维形成具有借鉴价值 [17][19] 企业战略优化方向 - 企业需定期复盘重大决策(如CEO更替时评估前任策略),通过结构化提问识别失败预兆 [24][25] - 当前战略咨询市场缺乏"答案生成方法",企业更需适配度100%的解决方案而非标准化模板 [30] - 行为战略强调记忆偏好对决策的影响,企业应建立机制统计成败案例以强化组织学习 [16][17]
科学理性正在制造一场“意义”危机
虎嗅· 2025-05-15 13:56
科学世界观与人类经验的关系 - 科学被视为真理的象征,成为摆脱蒙昧和拥抱理性的首要途径 [2] - 20世纪科学繁荣伴随危机,科技在世界大战中的破坏性引发对科学造福人类能力的质疑 [3] - 科学指导下的社会复杂度膨胀导致人类陷入身份、制度和结构的束缚,引发存在主义危机 [3] 科学危机的根源 - 科学危机源于科学主义将数学抽象视为真实实在,贬低直接经验世界 [9] - "盲点"现象指科学抽象过程中排除直接经验,导致科学与生活世界脱节 [10] - 经典物理学通过数学构造故事,最终遗忘生活经验,将数学定律视为比现实更根本 [15] 科学理性的历史渊源 - 科学理性与中世纪神权观念有微妙关联,科学活动延续寻找统一规律的世界观 [16] - 科学世界观支撑现代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但无法解释心灵、意义与意识 [20] - 科学理性陷入深刻矛盾,演变为意义危机,需要全新科学世界观 [18] 社会科学中的意义建构 - 社会科学中"现实为社会所建构"的论断强调主体间意义共享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 [22] -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易变性导致信息模糊性,主体间性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3] - 社会科学通过抽象提炼概念和机制建构现实,但排斥直接经验导致脱离社会基础 [24] 科学理性的祛魅与反思 - 将直接经验重新带入科学认知可对科学理性产生祛魅作用,防止权威意志强加 [27] - 主体差异性和解释多元性成为现实建构的新基础,科学共识需寻找新的共享基础 [28] - 有限理性观念质疑理性神话,但未触及直接经验参与客观现实建构的本体论问题 [31] 时代反思与思想方式 - 当前时代需要反思自己的思想方式,科学世界观面临根本性挑战 [33] - 科学叙事应成为世界与人类经验共同演化的表达,实现自我纠错 [21] - 科学理性与个体理性化的两大思潮推动社会演变,但需重新审视其基础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