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质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段永平“中国版巴菲特”的实践密码——本质主义与长期主义的胜利
搜狐财经· 2025-05-26 01:20
投资哲学 - 核心观点为"买股票即买企业",融合巴菲特价值投资与东方智慧 [2] - 内在价值采用"毛估估"方法,2001年以0.8美元抄底网易基于游戏现金流测算 [3] - 长期持有苹果超10年获得800%收益,源于对生态系统粘性的洞察 [3] - 专注高护城河标的如茅台(毛利率90%)和腾讯(网络效应),规避低毛利行业 [3] 决策模型 - 强调能力圈内的深度认知 [6] - 采用四问法则:行业理解、商业模式、管理层诚信、价格合理性 [7] - 持仓极度集中,苹果占美股70%,茅台占A股50%,认为分散会稀释认知红利 [7] - 重视企业文化如步步高"本分"文化和苹果用户导向 [8] - 估值遵循安全边际原则,2016年格力PE低于10倍时重仓 [8] 操作策略 - 逆向布局:2022年腾讯跌破200港元时增持,基于微信生态货币化潜力 [9] - 动态纠错:2020年清仓航空股因疫情暴露行业脆弱性 [9] - 情绪管理通过每日高尔夫和远离盘面保持平常心 [10] 东方智慧融合 - 投资理念与《道德经》《论语》形成跨时空对话 [13] - 引用"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谨慎慢行 [14] - "知之为知之"体现坚守能力圈 [14] - "诚者天之道"反对泡沫追求真实 [14] 投资者启示 - 建议从"热点追逐者"转型为"价值发现者" [17] - 2025年AI概念炒作中仅试探性布局英伟达,体现纪律性 [17] - 用"十年维度"看待收益避免短期焦虑 [17]
如何知道别人想要什么?
36氪· 2025-04-29 08:06
需求洞察方法论 - 传统需求调研假设存在客观可测的隐性需求集合 通过街头访谈 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但这种方法容易陷入无止境的细节描绘而忽略真正迫切的需求 [2][5] - 本质主义思维认为需求是固有属性 可通过形式化方法发掘 但现实中需求由特定行为序列触发 需要创造性构建情境来催生 [5][6] - 主动展现世界观或产品构想能激发客户具象化需求 如同非牛顿流体遇力变硬 在未受刺激前需求处于混沌状态 [3] 序列思维应用 - 需求产生于情境而非孤立存在 关键在于构建能激发目标客户反应的言行序列 刻意保持客观反而会削弱观察效力 [4][5] - 通过试错成为能创造需求的人 需观察并复现情绪震颤 如新餐厅体验中的文化密码与情感交织 这些感受可转化为设计LOGO或撰写文章的灵感 [7] - 语言模型训练是序列思维的隐喻 通过生成序列学习隐性模式 在特定语境下调用 人类同理 但作为持续训练的模型能不断产生新响应 [7] 产品开发范式 - 主流方法论聚焦客户客观需求 认为产品是雇佣来完成特定任务的工具 但客户通常无法明确表达需求清单 [1][2] - 老练的创始人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 勾勒客户立体画像 包括日常行为细节 但过度追求客观性可能导致核心需求迷失 [2][3] - 开发过程如同学步 需经历笨拙尝试与跌倒 最终掌握微动态调节能力 无需思考即可做出响应 这是做出别人想要东西的关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