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供应链

搜索文档
机器人中期策略:定点行情继续,关注新技术方案迭代
国金证券· 2025-06-26 17: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器人研发迭代周期远快于人形电车,海外本体总体快于国内,供应链围绕定点的竞争将在25H2落地,定点行情持续,去伪存真分化开启 [13] - 25H2技术迭代加速,灵巧手、大模型是产业核心方向,垂直方向的突破是最大看点 [5][6] - 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链包括感知层、旋转关节、线性关节和灵巧手,灵巧手、关节、丝杠等赛道是核心优质赛道,国产供应链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19] - PEEK材料性能优异,有望以塑代钢,其主要壁垒集中于生产工艺和验证周期两方面 [38][41] - 目前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以及新型减速器存在技术路线问题,谐波减速器赛道好于行星减速器 [49] - 线性执行器精度更高更节能,但成本更高,可通过冷锻工艺降低成本 [59] - 电子皮肤压阻式方案有一定优势,应变片式方案有瓶颈,非应变片式mems等方案有望普及 [62][63] - 投资建议关注本体公司和供应链,H2关注定点行情和技术迭代 [64][6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定义 - 特斯拉、figure目前产品定义主要用于工厂、物流场景;国内人形产品定义多样化,优必选、银河通用主要定义在2b,智元、宇树产品矩阵2b、2c兼具 [4] 技术发展 - 25H2灵巧手的微型丝杠、触觉传感、高密度电机是未来发展方向,机器人协作大模型是产业核心方向,垂直方向在巡检、康养、物流、工业产线的突破是最大看点 [5][6] - 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链包括感知层、旋转关节、线性关节和灵巧手,产业链壁垒为机器人灵巧手>关节>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谐波减速器>空心杯电机>无框电机 [19] - 美国在机器人灵巧手技术上领先,海外特斯拉、Shadow Hand等自由度做到20个以上,国内青龙灵巧手自由度19个较领先,抓握力上海外QBhand和国内星动纪元较为领先 [25][23] - 人形机器人带来灵巧手丝杠研发热潮,预计更多公司将研发完成手部的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 [26] - 丝杠核心加工流程中,单位价值量最高的设备是热处理和高精度磨床,高精度数控螺纹磨床仍依赖进口 [28][31] - PEEK材料属于特种工程塑料,性能优异,有望以塑代钢,其主要壁垒集中于生产工艺和验证周期两方面 [38][41] - 目前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以及新型减速器存在技术路线问题,谐波减速器赛道好于行星减速器 [49] - 特斯拉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包含旋转执行器和线性执行器,线性执行器精度更高更节能,但成本更高,可通过冷锻工艺降低成本 [54][59] - 电子皮肤压阻式方案有一定优势,应变片式方案有瓶颈,非应变片式mems等方案有望普及 [62][63] 市场格局 - 海外本体总体快于国内,5月特斯拉下单量增大达2000台规模,有望成全球步入小批量最早的本体公司,预计海外龙二figure下半年进入小批量,国内智元、宇树、优必选等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启动商业化小批量 [13] - 全球PEEK材料市场龙一占六成份额,2016年起国产初步突破,中研股份和鹏孚隆合计市占率约11% [48] -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日本哈默纳科、日本新宝等企业技术领先,2021年哈默纳科全球市场占有率约82%,绿的谐波占比约7% [50] 投资建议 - 关注本体公司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迭代能力、需求场景、品牌、销售渠道等,建议关注特斯拉、figure、华为、字节、小米、比亚迪、智元等 [64] - 供应链紧握“定点行情”+技术迭代,H2关注特斯拉、智元、华为供应链,以及灵巧手、电机和peek等技术迭代 [65]
机器人板块未来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2025-06-10 23:26
机器人板块未来哪些方向值得关注?20250610 Q&A 当前机器人板块的市场行情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国内链与海外链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发展情况如何?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摘要 机器人产业周期短于电动车,需密切关注。2022 年开始的炒作已历时 两三年,目前是配置和关注的重要节点,避免错过机会。智能化"大 脑"的突破是关键催化剂,或在 2025 年三四季度由特斯拉排产节奏推 动大规模爆发。 海外链(如特斯拉)商业化节奏快于国内,值得关注。特斯拉供应链自 2022 年下半年开始,通过与中国供应链交流迭代产品和技术,每个季 度都会引起市场炒作。当前正从 Demo 阶段推向量产阶段,上下游供应 链需完全锁定和绑定。 机器人板块结构性行情中,应重点关注尚未卖出的二级和三级供应链门 票,如浙江荣泰、ST 中南等标的,以及触觉传感器、斜坡减速器、新型 减速器等部件,这些环节价值量较大但尚未锁定。 国内供应链在研发到大规模量产进度上落后于国外一至两个阶段。国内 企业多停留在 Demo 阶段,真正确定关系的小批量到大批量生产预计在 2026 年。需关注国内 T 公司产业链中的千万级订单逻辑。 目前机器人板块的市场行情相对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