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智能化
搜索文档
蓝点触控完成C轮超亿元融资,董事长刘吴月控股58%
搜狐财经· 2025-11-19 19:16
瑞财经 刘治颖 近日,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点触控")正式宣布完成C轮超亿 元人民币融资。本轮由红杉中国领投,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跟投。距其上一轮亿元级融资仅隔3个月。 天眼查显示,蓝点触控实际控制人为刘吴月,总持股比例为57.55%。目前,刘吴月担任公司董事长、 经理。 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入产品研发、产能提升、团队建设与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机器人智能化 进程中的技术护城河,强化市场领先地位。 蓝点触控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前沿力控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为刘吴月,注册资本为454.81万元。 作为一家提供机器人力传感器硬件、力控算法、行业工艺算法的力控方案提供商,蓝点触控自主研发的 核心部件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已形成包括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通用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 器、拉压力传感器等系列。 ...
海归创业者徐琳的“梦工场”:为机器铸“智脑”
中国新闻网· 2025-11-16 13:23
中新网武汉11月16日电题:海归创业者徐琳的"梦工场":为机器铸"智脑" 在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内,该校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琳正带领学生一起,对智能机器人"神行魔 方"进行二次测试。这款机器人具备全地形负载转移能力,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交付。 徐琳是一名海归创业者。2014年,他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作。他意识到,实验室的成果应该进行 转化,更好地服务公众、创造价值。他也关注到,国内创新创业正掀热潮。两年后,带着从国外积累的 经验与投资,徐琳回到国内。 2018年,徐琳受邀参加华创会。"这成为我回国创业后一个新的起点。"他说,通过该平台,了解了支持 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人才政策,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他回归湖北创业的信心更加坚定。 在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工作室,陈列着各种形态各异的机器人,这是徐琳带着学生共同打造的机器 人"梦工场"。在这里,每一款研发出的机器人都有专属名字。 "这是神行'夔牛'。"徐琳指着一款机器人介绍说,这是一款可重构闭链腿型六足机器人,依据诸葛亮"木 牛流马"进化改进而来,可运用于非结构地形重载长距离通行。如,山区矿物探测、戈壁、草原巡检运 输等。 此外,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神行"天 ...
机器人迎来安卓时刻:具识智能重磅推出 insightOS,给机器人装上国产操作系统,共建产业生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10 12:07
2025 年,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跃迁的临界点。而这条智能化赛道的破局者,正是一位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走 出的科学家——李治军教授。 李治军教授在操作系统方向深耕多年,当他以 乐聚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深入产业一线时,愈发清晰地看到:尽管机器人已在制 造业、物流等领域取得一定应用,但本质上仍是被精密编程的自动化设备,在结构化环境中机械执行预设指令;而真实世界的复杂 场景,需要机器人像人一样即时理解环境、自主决策。 当前 ,传统操作系统已难以应对现实环境中复杂任务 , 具识智能推出的 insightOS 正是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提出的全新解决方案。 它并非简单优化,而是一次将 " 智能 " 深度融入系统底层的范式革命。 创始人李治军教授指出, insightOS 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机器人的 " 自主性 "—— 即让机器人能够理解环境并自主决策。首先,是 智慧的内生与融合 。 insightOS 打破了人工智能模块作为 " 外挂 " 或 " 上层应用 " 的传统思路,将感知、推理、规划等 AI 能力下 沉为操作系统的基础服务。这意味着智能不再是可被调用的工具,而是使智能成为系统内在的、持续演化的核 ...
智元机器人真机强化学习落地;云深处科技更名“股份有限公司”|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07:16
智元机器人技术突破 - 智元机器人宣布其真机强化学习技术在与龙旗科技合作的验证产线中成功落地,标志着该技术首次从学术论文走向工业应用 [1] - 该技术突破解决了精密制造产线的刚性瓶颈,实现了机器人在真实产线中自主学习和优化作业策略 [1] - 技术应用大幅提高了柔性制造的效率和适应性 [1] 云深处科技战略发展 - 云深处科技公司名称正式由“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云深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 从“有限责任公司”到“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变,通常意味着公司正在为后续的资本运作铺路,可能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筹备上市等计划 [2] - 这一举动显示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规模化发展的决心,机器人企业正在从技术研发向商业化落地加速转型 [2]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影响 - 北方稀土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研发加速落地和商业化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正成为稀土磁材需求增长的核心新引擎 [3] - 人形机器人多精密关节的结构使其对稀土磁材形成刚性需求,每个关节的伺服电机均依赖稀土磁材,以在小体积下实现强扭矩输出 [3] -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是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其需求增长将直接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3]
机器人新品集中亮相工博会,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月内规模实现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2:54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人形机器人板块早盘震荡调整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9%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盘中净申购达1800万份 9月以来净流入超60亿份 规模实现翻倍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年内累计上涨45% 涨幅领先其他同类指数 [1] 产品与指数特征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选样范围突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 人形机器人相关个股合计权重近八成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规模在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挂钩产品中位居第一 [1] 行业活动与技术发展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机器人展区展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多种类型 包括负载能力达5000公斤的重载机器人 [1] -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北京启用 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 年产数据量超600万条 [1] 应用场景与产业支持 - 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为行业研发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1]
涨超60%→跌逾50%!30倍大牛股,一天之内股价坐过山车,什么情况?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7:3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小幅震荡 科技成长股表现较优 科创50高开高走再创3年半新高 创业板指和北证50微幅飘红 大盘蓝筹股有所调整 上证50和沪深300微幅飘绿[1] - 市场成交2.37万亿元[1] 行业板块表现 - 机器人 电子商务 华为汽车 液冷服务器等板块涨幅居前 航海装备 养殖业 油气开采 医疗美容等板块跌幅居前[2] - 机械设备 计算机 汽车三行业均获得主力资金超百亿元净流入 电子获得83亿元净流入 商贸零售获得42亿元净流入 家用电器和交通运输获得超20亿元净流入 轻工制造连续13日获得净流入[2] - 有色金属遭主力资金净流出99亿元 电力设备净流出27亿元[2]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指数经历近两周震荡调整后未现颓势 量能虽减弱但仍保持在2万亿元之上 市场短期情绪依然火热[3] - 国庆假期具备重要日历效应 2010年—2024年国庆节前10日A股调整中位数为-1.24% 胜率仅26.7% 节后上涨概率较高 节后第一天胜率66.7% 节后5天内胜率80%[2]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哑铃型策略 进攻端继续持有双创板块相对强势概念 防守端逢低布局有色金属和黄金[3] 机器人产业链表现 - 机器人产业链全线走强 板块指数高开高走以最高点报收 板块内个股掀涨停潮 安培龙 宏昌科技 汉威科技等多股20%涨停 万向钱潮 三花智控 双环传动等超40股涨停或涨超10%[3] - 电子制造 人形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 减速器等细分板块强势上攻 均胜电子 大洋电机 北特科技 世运电路等批量涨停[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广东省印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支持AI融合机器人开辟陪伴玩具新市场 开展"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推广 探索"AI+玩具+机器人"跨界融合模式[4] - 宇树科技9月15日开源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世界模型UnifoLM-WMA-0 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设计 核心能力在于理解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的物理规律[4] - 人形机器人板块正从主题投资迈向成长投资 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量产元年 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达万台级别 2027年特斯拉目标产能突破百万台[4] 个股异动 - 药捷安康早盘大涨63%最高触及679.5港元/股 7个交易日上涨超10倍 以上市首日开盘价20港元计算不到3个月飙涨超30倍 总市值一度达到2697亿港元 午后快速跳水收盘跌53%报192港元/股[5] - 药捷安康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默示许可[5] 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1.63% 市盈率21.12倍 最新份额80.7亿份增加54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784.5万元 估值分位22.76%[7]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4.78% 市盈率46.35倍 最新份额51.9亿份减少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487.5万元 估值分位68.74%[7]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5.58% 最新份额5.2亿份增加18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91.3万元[7]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9.47% 市盈率121.53倍 最新份额3.6亿份减少4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300万元 估值分位91.46%[8]
中国创投何建军:机器人未必非得像“人”,重要的是实现智能化功能
凤凰网财经· 2025-09-10 17:18
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 存在概念炒作现象 行业发展需要从实际场景出发 通过持续运营推动技术迭代[1] - 机器人研发应当紧密结合具体场景 而非空谈宏大概念 人形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方向 并非每个企业都必须做机器人[1] - 当前最需要的是能够在特定场景中实现智能化功能 替代部分人工劳动的智能装备[1] 机器人应用场景实践 - 巡逻机器人可检查车辆是否违停 价格对标同类人工月薪 无需社保开支和提供住宿[2] - 与物业管理公司有较多合作 覆盖防火 保洁 巡逻等不同场景[2] - 机器人运营公司采用租赁模式 降低客户使用门槛 同时积累真实场景数据[1] 技术挑战与市场障碍 - 最大障碍是产品场景适用性不够 经常出现运行故障 厂家不能及时提供维修服务[1] - 初期客户反馈使用体验差 机器用几天就停摆 维修周期长[1] - 家用机器人面临场景复杂 数据积累不足的挑战 例如洗衣服涵盖操作洗衣机 取衣 晾衣 收衣等多个环节[2] 行业发展时间表 - 巡逻 保洁等简单场景预计三年内可实现无人化运营[2] - 家庭养老服务等复杂场景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熟[2] 投资参与方式 - 行业存在较高技术与应用门槛 普通个人难以直接介入[2] - 一般投资者更适合通过股票等方式间接参与机器人行业[2]
汇正财经:机器人行业主业盈利能力整体改善
搜狐财经· 2025-09-02 20:0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5H1机器人板块120家公司主业共实现营收2888.25亿元,同比增长13.81% [1] - 25H1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16.18亿元,同比增长13.72%,其中106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公司占比88.3% [1] - 25Q2板块实现营收1532.44亿元,同比增长1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13.67亿元,同比增长6.80% [1] 细分板块业绩特征 - 散热件、大小脑相关标的利润增长幅度最快,关节总成、电机、丝杠、减速器板块盈利规模较大且增长稳健 [3] - 正裕工业、大业股份、中欣氟材等7家公司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100% [3] - 正裕工业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1133.26%,天准科技25Q2实现扭亏为盈 [3] - 奥比中光、中欣氟材等6家公司25H1实现扭亏为盈 [3] 盈利能力分析 - 25H1机器人板块主业平均毛利率为21.94%,同比提升0.1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48% [4] - 25H1期间费用率7.22%,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 [4] - 25Q2毛利率22.19%,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净利率7.42% [4] - 核心零部件板块盈利能力最强,25H1毛利率达22.54%,净利率达9.31% [4] - 东华测试、麦迪科技毛利率最高,分别达68.73%、63.69%,新坐标、峰岹科技净利率超30% [4] - 麦迪科技盈利能力提高明显,25H1毛利率提升54.17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51.41个百分点 [4] 技术发展进展 - PEEK等轻量化材料在特斯拉GEN3等头部机器人产品中应用增加 [5] - 谐波磁场技术和钐铁氮材料取得进展,能源运用效率有所提升 [5] - 摆线针轮减速器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已在动易科技和科盟产品中应用 [5] - 上半身自由度显著增加,精细化程度加深,双臂负载能力增强 [5] - 灵巧手自由度提升,感知能力增强,结构向轻量化紧凑化方向发展 [5] - 腱绳+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方案已在特斯拉灵巧手中应用 [5] - 下半身双足平衡性能提升,响应速度加快,Figure02已实现"盲走垃圾场" [6] - 大小脑逐渐形成协同系统,并由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发展 [6] - Figure发布首款"双机协作"AI模型Helix [6] 商业化进展 - 25H1机器人本体订单加速扩张,2025年6月智元、宇树中标中国移动亿元机器人订单 [7] - 优必选中标7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7] - 天太机器人与山东未来机器人等签署万台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创下单笔订单数量纪录 [7] - 博众精工子公司具身智能业务累计订单总额突破人民币1亿元 [7] 投资关注方向 - 汽车主机厂、3C品牌商因掌握需求场景及硬件供应链,竞争优势正在提升 [8] - 拥有大脑及硬件迭代能力的华为、字节、小米等企业商业逻辑顺畅 [8] - 25H2重点关注特斯拉、智元、华为供应链,特斯拉链最快进入小批量生产 [9] - 关注触觉传感器、谐波减速器、摆线针轮、高功率密度电机、peek及粉末冶金工艺 [9] - 智元供应链变化点在于垂直商业模式的重构 [9] - 华为供应链重点在下游垂直应用场景的落地 [9] - H2重点关注灵巧手、电机和peek等技术迭代 [9] - 灵巧手是技术迭代最快的部件,关注触觉传感器技术方案迭代和丝杠加工技术迭代 [9] - 电机赛道关注新型磁材如钐铁氮等0-1突破 [9] - peek替代传统钢将加速,有望从丝杠保持架进一步延伸到其他部件 [9]
鸿路钢构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概况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为鸿路钢构 专注于钢结构生产 不涉及施工 打造"钢结构大超市"概念 商业模式创新在于摒弃传统生产加施工模式[2][3][12] - 公司市占率约为6% 通过规模效应建立独特成本优势 采购成本比小厂低约200元/吨 人工成本低约100元/吨 辅材成本低约50元/吨[2][5] - 公司从钢厂集中采购原材料 小企业通过钢贸商采购成本至少高出200元/吨[15] 行业需求与趋势 - 钢结构行业需求与经济顺周期密切相关 下游需求分散包括桥梁14% 工业厂房16% 基建设施10% 学校医院8% 大型会展中心25% 超高层建筑28% 与住宅相关性较弱[2][6] - 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 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等仍有渗透空间[11] - 2024年行业出现下滑 与经济及制造业承压相关 未来几年需求中枢预计维持当前水平但持续增长难度较大[2][6] 成本与盈利能力 - 钢价对盈利影响显著 存货周转约200天 订单定价周期仅一个季度以内 定价快于成本波动[7] - 近期螺纹钢和热卷价格上涨100至200元 推动盈利改善 返利卷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2][7] - 三季度均价上升 利润提高 告别二季度历史低点 进入向上修复趋势[2][7] - 2025年全年业绩预计6到7亿元 三季度恢复幅度较好[3] 智能化进展与降本效果 - 公司积极推进机器人智能化 在焊接拼装及未来喷涂领域应用 预计显著降低焊接成本并提升规模效应[2][8] - 机器人替代率达60%时每吨焊接成本下降约120元 80%替代率时下降近200元 多班倒可进一步降低折旧成本约50至100元/吨[2][8] - 2025年上半年上线2500多台机器人 预计全年上线3000台以上[8] - 目前机器人技术可用率达50%以上 管理可用率20%-30% 预计年底每月新增150-200台机器人[18][19] 业绩与市值展望 - 中期盈利有望显著提升 2026-2027年业绩有望达到10亿元以上 中期利润水平有望达到30至40亿元[2][9] - 当前市值约120亿 被视为底部区域 业绩见底回升预期强烈[3][20] - 若业绩达到10亿到15亿 对应估值15到20倍 市值可达200亿 若业绩超过20亿 市值可能达300亿[10] - 若2026-2028年业绩兑现 当前市值有50%至翻倍增长空间[4] 供应链与销售策略 - 公司围绕十大基地销售辐射 范围约500公里 但产品可销往黑龙江新疆及海外市场[14] - 具备低制造成本和多样化型号供应能力 销往东南亚即使运输几千公里成本仍低于当地企业[14] - 库存周转天数显著高于竞争对手 但集采模式提供稳定低廉的原材料供应[16] 发展历程与驱动因素 - 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15-2019年业绩稳步提升 2019-2021年业绩估值双升 2022-2024年业绩平稳市值下降 2024年以来钢价回落盈利下行但估值恢复[17] - 机器人降本增效及顺周期见底预期 公司有望迎来新增长拐点[17][20] - 钢结构关注度提升因特定场合成功应用如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及鸟巢建设 具备快速施工成本低廉特点[13]
华龙证券给予奥比中光增持评级,经营拐点已现,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成长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6 19:14
公司业务发展 - 受益于机器人智能化趋势,3D视觉传感器业务快速增长 [2] - 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有望受益于机器人放量 [2] 财务表现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 [2] 市场评级 - 华龙证券给予奥比中光增持评级,最新价为80.25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