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自主化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背后有人”真相:自主化尚未成熟
中国经营报· 2025-11-21 15:14
星动纪元创始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解释道,遥控不等于遥操作,简单来说,前 者是更为基础的"指令传递",设备仅执行预设动作,而遥操作是由人通过更复杂的装置——如VR、动 作捕捉传感器设备、力反馈控制器等,来实时控制机器人完成连续的、高度精细动作,被"遥操作"控制 的机器人或灵巧手就成为人"身体的延伸"。当前业内有共识,认为模型与算法决定了机器人的能力上 限,"遥操作"是进行机器人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的重要工具。 人形机器人"背后有人"吗?至少在最近十年的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中,这一疑问始终被公众广泛讨论。 前不久,小鹏汽车的人形机器人IRON以近乎荒诞的方式"破圈",被怀疑"里面藏人",小鹏方面不得不 对IRON先"扒皮"、后"剪腿"以证清白。 "背后有真人"已被证伪,但在大众认知中,人形机器人又确实"背后有人"——在展会、运动会甚至商场 中,人们常常看到人形机器人在跑步、跳舞、翻跟头时,往往会"标配"一名手拿遥控器的人类工程师。 与此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探访参观具身智能训练场时也注意到,由真人来遥控或遥操 作,是机器人训练学习、收集真实数据的常见方式。 如何科学地看待人形机器人"背 ...
每一台机器人背后,都有个人类操作员
华尔街见闻· 2025-08-19 14:41
机器人行业现状 - 许多看似自主运行的机器人实际上依赖人类远程操控才能可靠运行[1] - 英伟达3月展示的受《星球大战》启发的机器人由幕后操作员控制移动时机和位置[1]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在演示中承认"目前由人类协助操作"[2] - 行业惯例:未标注"自主"字样的演示视频通常存在人工干预[2] 人机协作模式 - 远程操作员是当前确保机器人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节[1] - 人类操作不仅处理机器人无法应对的障碍,还生成训练AI模型的数据[3] - Avride送餐机器人遇到过高路边石时会请求人工协助,相关数据用于训练AI[3] - Waymo车辆在特殊路况下会接受远程团队指导[3] 远程操作战略价值 - 远程操作从权宜之计演变为获取高质量训练数据的核心手段[3] - Coco Robotics CEO指出操作员干预本身就是训练过程,如饮料倾洒数据可优化移动方式[4] - 初创公司正愈发坦诚地将远程操作视为战略而非技术缺陷[3][4] 自主化发展路径 - 行业长期目标仍是实现更高自主化,最终实现一人监督多台设备[5] - Ultra Robotics CEO认为机器人需要持续人工监督以确保全年可靠运行[5] - Vay公司采用100%远程遥控模式,由驾驶舱操作员控制城市另一端的汽车[5] - Deft Robotics工程师指出80%自主率对工业场景仍不足,需人工填补20%空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