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经营理念

搜索文档
驰宏锌锗(600497)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05.81亿元,同比增长7.67%,归母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增长3.27%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54.37亿元,同比增长5.47%,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5.45%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9.77%,同比增长11.41%,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 [1] - 净利率8.75%,同比下降4.24%,主要受营业成本上升影响 [1] - 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增长3.27%,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2元,同比增长34.73% [1] 成本与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6.27亿元,占营收比5.92%,同比增长11.57%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1%,主要因营销人员薪酬计提及运输费用增加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91%,因权责发生制下薪酬计提增加 [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1.71%,因带息融资负债规模减少 [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06%,反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5]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8.02亿元,同比下降36.09%,公司主动压降资金规模提高使用效率 [1] - 应收账款2.24亿元,同比下降32.67%,但应收款项整体增长73.41%因锌合金销售款暂未收回 [1] - 有息负债41.62亿元,同比下降28.18%,融资规模减少 [1] - 存货同比下降20.07%,因加强定额管理减少资金占用 [1] 现金流变动分析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4.73%,产供销协同效率提升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56.97%,主因上年同期收购股权支付价款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66.62%,因带息负债偿还金额增加 [3] 业务与成本展望 - 2025年矿山铅锌精矿完全成本预计小幅上升,但仍处行业前列 [4] - 铅锌冶炼产品完全加工成本预计优化下降,受益于多金属综合利用及加工费上涨 [4] - 会泽矿业深部工程及青海鸿鑫矿石品位变化阶段性影响产能释放 [4] 历史绩效与预期 - 公司近10年ROIC中位数3.65%,2024年ROIC为5.79% [3]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19.38亿元,每股收益0.38元 [3]
中国铝业赚124亿拟分红37亿均创纪录 负债率48%近10年最低
长江商报· 2025-03-28 08:3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铝业2024年经营业绩创新高,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成本管控到位,财务状况改善,抓住产品价格上涨机会,且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铝业公司 [1][2][8]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70.66亿元,同比增长5.21% [1][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逾85%,创历史新高 [1][2][5] - 2024年经营现金流超300亿元,创历史新高 [3] 分红情况 - 2024年将派发现金红利37.23亿元,为2007年上市以来分红金额最高 [2] - 2021年以来持续派发现金红利 [1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48.10%,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 [3][11] - 期末有息负债约为56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4亿元 [11] 营收与成本 - 营收增加主要受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及压降低毛利贸易业务规模共同影响 [4] - 2024年营业成本1997.21亿元,较上年增加34.10亿元,增幅1.74%,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压降低毛利贸易业务规模共同影响 [4] 利润影响因素 - 2024年销售费用4.47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 [6] - 2024年管理费用54.88亿元,较上年增加11.33亿元,增幅26.02%,因人员改革新增计提辞退福利及管理人员薪酬提升 [6] - 2024年研发费用30.64亿元,较上年减少6.65亿元,降幅17.83%,因处于新技术应用推广期,新立项研发项目同比减少 [6] - 2024年投资收益9.96亿元,较上年增加7.20亿元,增幅260.87% [7]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27.51亿元,较上年减利19.96亿元,因优化产业布局等计提减值增加 [7] - 2024年资产处置收益2.13亿元,较上年增利2.05亿元,因盘活闲置资产 [7] 公司目标与优势 - 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铝业公司 [9] - 氧化铝、原铝等产能位居全球第一 [9] - 国内铝土矿资源拥有量第一,海外拥有铝土矿资源约20亿吨 [9] - 拥有完整产业链,业务涵盖多方面 [9] - 坚持科技创新赋能,有清晰产品谱系和技术路线 [10] - 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3个,构建技术职务体系 [10] - 2024年研发投入57亿元,2022 - 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78.10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