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果链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昔日山东首富姜滨,百亿收购“吹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04
收购终止事件 - 歌尔股份终止以104亿港元收购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计划 [2] - 收购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相关的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2][4] - 收购终止公告发布当日(10月17日)公司股价下跌5.08%,随后10月20日股价再度下滑2.53% [2] 历史业绩波动与果链危机影响 - 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59.08%至17.49亿元,主因是当年11月暂停生产境外某大客户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导致直接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约20至24亿元 [7][9] - 2023年业绩有所回暖,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回升144.93%至26.65亿元,基本恢复至2020年水平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差表现,且智能声学整机收入同比减少34.92% [7][10] 业务结构战略调整 - 公司正着力调整业务结构,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13.3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25% [11] - 精密零组件业务毛利率为23.49%,远高于智能声学整机业务的9.93%和智能硬件业务的11.51% [12]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38.73%显著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17% [11] 客户集中度风险 - 2024年前5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达894.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重高达88.57%,其中前3大客户占比分别为31.96%、28.1%和19.55% [8] - 公司承认主要客户经营波动或合作关系变化可能为公司业务带来相应波动和风险 [8] 技术研发与未来布局 - 公司在XR(VR/AR/MR)领域布局深入,自2012年开始VR研发,2016年进入AR领域,并联合高通推出基于骁龙XR2 Gen 2平台的下一代MR参考设计 [13][14] - 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产品包括微型扬声器/受话器、VR/MR光学器件及模组、MEMS声学传感器等,应用于智能手机、AI智能眼镜、汽车电子等终端 [13]
iPhone17发售前果链企业急招工,富士康蓝思科技小时工价最高37元
贝壳财经· 2025-09-04 16:01
果链企业招工情况 - 富士康、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果链企业工厂正大力招工 [1] - 果链企业招工工价明显高于其他同类工厂 蓝思科技小时工价达到37元/h 伯恩光学达到33元/h [1] - 非果链厂商在广东省内的小时工价多在25元/h以下 [1] 生产周期与招工效率 - 目前处于产品生产旺季 应聘者需做好加班心理准备 [1] - 上午应聘通过后不需要体检 下午即可进入富士康厂区工作 [1]
立讯精密赴港IPO,潮汕女首富王来春兄妹身家1315亿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18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流水线工人逆袭成为潮汕女首富,2025年身家达1315亿元[1][6] - 公司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为"果链三巨头"之一,2025年总市值达3096.6亿元[1][5] - 创始人创业初期依托富士康订单(2007-2009年占比50%),后通过收购苹果供应链企业转型[10][11][20]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达2687.95亿元,净利润145.79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617.88亿元,净利润33.77亿元[20]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6.7%(2024年),汽车电子与通信业务占比分别提升至5.1%和6.8%[23] - 毛利率承压,从2022年11.9%降至2025年一季度10.5%,主因客户集中导致议价能力受限[21]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达70.7%(2024年),市场普遍认定为苹果公司[1][20] - 供应端集中同步存在,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56%(2024年),且与最大客户重叠[21] - 业务高度依赖单一客户产品周期与供应链策略[20][21] 业务多元化进展 - 通过收购布局汽车、通信与医疗领域,累计投入195.11亿元[26][27] - 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2022年2.9%升至2025年一季度6.6%,通信业务毛利率达17.5%(2025年一季度)[23][25] - 2022年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2024年收购莱尼公司进入汽车线束领域[27] 资本运作与负债 - 实控人王来春兄妹上市后累计减持套现至少231.06亿元,2022年后未减持[12][13] - 公司上市后累计分红76.52亿元,2022-2024年分红45.29亿元[17] - 截至2025年3月末短债缺口95.3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2.91%,债务利息累计42.59亿元[3][28][29] 港股上市计划 - 拟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全球产能扩张(尤其汽车与消费电子)、技术研发及偿还借款[30]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香港)与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31] - A股股价曾因美国关税政策跌42.5%(2025年4月),后回升至42.7元/股(8月22日)[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