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综合利用

搜索文档
跨界供热、制氢、海水淡化……如何不断拓宽核能综合利用的边界?
中国能源网· 2025-06-15 08: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核能科技的创新能力是我国从 核能大国迈向核能强国的核心引擎。 "618"临近,各种新奇实用的消暑产品成为网络购物车里的"准订单"。仔细对比会发现,往年的手持小 风扇,今年装到了防晒帽檐上;防晒服加长领口一拉,直接省下单买口罩的钱;凉茶、酸梅汤不卖成 品,改成了卖配方……可以说,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正在"倒逼"厂家和经销商在产品改进、精准 服务上推陈出新。 需求和市场在哪里,产品、服务和创新紧随其后的逻辑,同样适用于能源产品,核能产品正是其中的典 型案例。从稳定发电到高质量供热、供汽,再到制氢、海水淡化、生产同位素,近年来,核能综合利用 的边界不断拓宽,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功能不断延展,一个个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成 果,惠及产业、造福百姓。 回想2017年冬天,在北京房山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当笔者亲手触摸到低温供热堆加热的暖气片 时,不禁感叹"核能不止会发电!"彼时,核能供热的新闻引发巨大关注,而这"破圈"的一小步,也引来 外界质疑——核能 ...
瑞奇智造(83378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9 19:10
行业发展趋势 - 核能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3] - 2030 年之前新建核电机组每年保持 6 台左右开工规模,2031 至 2050 年间每年保持 8 台左右开工规模 [4] - 承诺目标情景下,中国核电装机 2030 年达约 1.2 亿千瓦,2050 年达约 2.8 亿千瓦;净零排放情景下,2030 年达约 1.5 亿千瓦,2050 年达 3.3 亿千瓦 [4] - 2025 年 4 月 2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 10 台核电新机组,2022 年以来连续四年每年核准 10 台及以上核电机组,核电未来发展有望提速 [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是高端过程装备专业提供商,核能是重要发展方向,已形成“产品丰富、技术先进、竞争力强”态势 [5] - 核能领域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装备制造、安装工程和技术服务三大板块,在试验验证设备等方面有独特服务模式和技术优势 [5] - 典型优势产品有华龙一号安全系统试验装置等,部分产品技术难度高、有首创属性、市场竞争力强 [5] 公司重要客户 - 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认可和客户信任,有丰富客户资源,部分客户服务期限超 15 年 [6] - 已与中广核研究院等多家大型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如 2009 年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合作等 [6] 公司业务进展 - 近三年军核领域收入累计超 4.5 亿元,2024 年核能领域收入首次突破 2 亿元,同比增长 104.86% [7] - 技术创新有突破,推进反应堆(快堆)控制棒换料专用套筒和专用抓具研制,切入核电站市场 [7] - 核能领域客户资源更丰富,吸引更多大型优质机构客户,多家新客户订单金额超千万元,但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毛利率 [7] 公司未来重点 - 加强市场开拓,巩固传统优势市场,向快堆、常规岛等领域渗透,获取更多核能订单 [8] - 坚持技术创新,以核能试验装置为基础,研发储备高端核能装备产品,加强标准化产品研制 [8]
全球首个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冲刺冷试
人民网· 2025-05-26 17:38
面对全球首个商用小型堆的工程挑战,海南核电联合中核工程、中核五公司等多家单位,以"安全第一、质量第 一"为准则,强化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从设计到施工,我们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现场负责人介绍。 绿色赋能:年减碳88万吨,惠及百万人口 单台"玲龙一号"机组发电功率12.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0亿千瓦时,可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约100万人生 活用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植树造林750万棵。其模块化设计大幅缩短建造周期,适用于园区、 矿区等场景,将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 海南核电厂"玲龙一号"科技示范工程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人民网枉源摄 "小型堆是核能综合利用的创新方向,能为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提供稳定低碳的基荷能源。"参与建设的工程师 表示。目前,项目已完成主控室投用、汽轮机扣盖、首台主泵就位等关键节点,安装工作进入高峰,系统调试同 步推进,正为冷态功能试验全力筹备。 国企担当:以精细化管理护航高质量发展 海南昌江核电基地,碧海蓝天映衬下,"玲龙一号"科技示范工程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作为国家"十四五"核能先进 堆型示范工程、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该项目即将进入冷 ...
人民日报丨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举措出台
国家能源局· 2025-05-06 16:24
氢能是社会关注的能源热点之一。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说,2024年,我国氢 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 制氢项目超600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各地建成加氢站超540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 2.4万辆。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介绍,一季度,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2月,全国能源重点项 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2.9%,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电网、核电等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举措出台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 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 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 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 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约占全部 发电量的35.9%。 日前,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