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婴垂直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连续两年亏损、负债净额超20亿元 海拍客赴港IPO:母婴垂直电商的“悬崖一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22:25
公司概况 - 母婴垂直电商平台海拍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创始人兼CEO赵晨曾参与孵化阿里巴巴天猫国际,高管团队有阿里系背景 [4] - 2015年至2019年完成5轮融资,获远瞻资本、顺为资本、九州通、高瓴等投资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3% [1] - 净利润从2022年微盈利101.2万元转为2023年亏损5654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7882.5万元 [1]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3.9%、37.6%、32.5% [8] - 截至2024年末负债净额达20.01亿元,主要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及承兑票据 [10] 业务模式 - 平台连接4200名注册卖家及29万名注册买家,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及3000个村县,2024年总交易额110亿元 [5] - 收入来源:数字平台业务占比22.2%,自营业务占比77.7% [7] - 2019年切入自营业务,2021年拓展自有品牌业务,截至2024年孵化92个自有品牌,合作153家制造商,SKU超1000个 [5] 运营数据 - 存货周转天数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6天、36天、39天 [7]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拥有超3.8万名付费买家 [5] 行业现状 - 母婴垂直电商行业面临困境,蜜芽2022年停止服务,宝贝格子2023年总部人去楼空,可优比2024年传出"爆雷"消息 [12][13] - 行业挑战包括人口红利锐减、用户周期短(3-4年)、缺乏独家优势、综合电商竞争激烈 [13] - 垂直电商需建立品类"护城河"或自有产品口碑,否则难与综合电商对抗 [13]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加强自有品牌开发能力、拓展国际市场、增强科技能力及IT基础设施 [14] - 下沉市场用户基础是公司核心优势,赴港IPO成败将影响前景 [14]
净利润暴跌2991.35%,阿里系“学徒”海拍客冲刺港股IPO
观察者网· 2025-07-10 14:1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同比增长19.16%、下滑3.22% [1]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02亿元、-0.52亿元、-0.78亿元,同比暴跌2991.35%、50.4% [1] - 2023年收入10.67亿元,销售成本6.65亿元,毛利4.01亿元,但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研发开支合计4.04亿元,导致亏损0.3亿元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达20.01亿元,主要源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11] 业务模式 - 母婴垂直电商平台,连接中国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的供需,2024年交易额86亿元,市场份额10.1% [3] - 平台拥有4200家注册卖家,覆盖31个省市的290000家注册买家 [3] - 收入主要来自向卖家收取基于交易额的佣金 [3] - 自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60.4%提升至2024年77.7%,其中基础自营业务5.8亿元(56.2%),自有品牌业务2.22亿元(21.5%) [5] - 自有品牌业务已孵化92个品牌,包括喵小侠,拥有38000名付费买家 [5] 融资与负债 - 2015-2020年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超2.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远瞻投资、华兴资本、复星等 [7][8] - 2024年因未完成对赌协议,公司以总计约1098万美元回购部分D轮优先股 [9] - 同期发行总赎回价1.58亿美元的承兑票据以偿还剩余优先股 [10] - 2025年股东批量撤资进一步加大负债压力 [11] 管理团队 - 三位创始人赵晨、吴涛、肖建涛均来自阿里巴巴,曾参与天猫国际、聚划算等项目 [3] - 首席运营官徐虹曾任阿里巴巴资深经理,负责阿里旺旺、淘金币等项目 [6]
海拍客港股IPO困局:从百万微利坠入年亏0.8亿、负债净额高达20亿元 十年经验壁垒或正瓦解
新浪证券· 2025-07-04 15:0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101万元、-5654万元、-7883万元,从微利百万元到亏损近8000万元,利润表呈现自由落体式下滑 [2] - 毛利率两年暴跌11.4个百分点,价格战导致低线市场"薄利多销"逻辑失效 [2] - 公司净负债高达20亿元,高负债运营模式面临资金链紧绷风险 [2] 市场竞争 - 公司低线城市市占率为10.1%,但面临阿里、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的下沉市场挤压 [1][4] - 京东"京喜"、阿里"淘特"以万级SKU和补贴战术抢占县域市场,公司29万注册买家网络难敌巨头供应链优势 [4] - 母婴垂直赛道在巨头挤压下陷入"规模不经济"困境 [3] 商业模式 - 公司转向自有品牌与自营业务,但自营库存压力加剧现金流消耗,低价区消费者对高溢价母婴品牌接受度低 [4] - 纸尿裤、奶粉等标品深陷比价泥潭,低线城市"消费升级"叙事被证伪 [4] - 新生儿数量十年连降,母婴赛道从增量争夺转入存量绞杀 [4] 行业趋势 - 母婴电商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蜜芽关停、可优比裁员等案例显示行业洗牌加速 [6] - 低线市场消费力与高增长预期存在错配,规模扩张与盈利造血矛盾突出 [6] - 垂直平台需在低线市场的盐碱地中种出盈利果实才能成为真正的"下沉之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