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活动
搜索文档
华侨城A:1-10 月合同销售金额145.5亿元,同比减少27%
财经网· 2025-11-13 18:38
核心经营数据 - 2025年1-10月公司旗下文旅企业合计接待游客6701万人次,同比下降2% [1] - 2025年10月单月公司旗下文旅企业合计接待游客746万人次,同比下降7% [1] - 2025年10月游客人次下降主要因“惊奇潮玩节”等部分节日活动整体消费热度有所回落 [1] 房地产销售情况 - 2025年10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9.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2%,环比9月增加16% [1] - 2025年10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0亿元,同比减少57%,环比9月增加20% [1] - 2025年1-10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98.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 [1] - 2025年1-10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45.5亿元,同比减少27% [1]
华侨城A:
财经网· 2025-11-13 18:3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10月及1-10月累计的房地产业务销售面积与金额同比均出现显著下滑,但10月单月环比有所改善 [1] - 公司文旅业务游客接待量在10月及1-10月累计同比均小幅下降,显示消费热度有所回落 [1] 房地产业务经营情况 - 2025年10月单月合同销售面积9.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2%,环比9月增加16% [1] - 2025年10月单月合同销售金额13.0亿元,同比减少57%,环比9月增加20% [1] - 2025年1-10月累计合同销售面积98.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 [1] - 2025年1-10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45.5亿元,同比减少27% [1] 文旅业务经营情况 - 2025年10月单月旗下文旅企业合计接待游客746万人次,同比下降7% [1] - 游客量下降主要因"惊奇潮玩节"等部分节日活动整体消费热度有所回落 [1] - 2025年1-10月累计接待游客6701万人次,同比下降2% [1]
地方文旅全靠足球续命?
虎嗅· 2025-10-16 08:37
省级足球联赛的兴起与特点 - 以蒙超、湘超、赣超、渝超、豫超、粤超、鲁超为代表的省级足球联赛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涌现,呈现出半民间半官方的特点[2][3][4] - 比赛现场几乎场场爆满,例如重庆揭幕战涌入2万多人,5.6元票价开售即秒空,后续巴南主场超2.1万人,云阳官方通报13883人,万人看球成为周末新常态[5][6] - 各地赛事集中在九月开赛,并配套夜市、展会、演出等周边活动,形成文旅+足球、周末经济、全民联动的模式[11][16] 足球作为文旅突破口的核心优势 - 足球项目具备低组织门槛优势,场地原本就有,球员多为民间爱好者,足协、学校、社区有现成储备,是一种低成本、强动员的手段[23][24] - 足球具有强传播属性,天然有规则、有对抗、有比分转折,易于在抖音、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传播,一个进球瞬间就能带动情绪输出[25][27][28] - 赛事数据易于展示和考核,场均上座人数、在线直播观众数、配套夜市销售额等均为年底汇报的有力证明[30][31][32] - 足球具备可持续想象空间,联赛周期普遍拉长到3个月以上并可跨年,能成为地方常态化人气入口而非短期爆点[34][35] 当前赛事与文旅联动的局限性 - 足球赛事带来的经济收益目前主要集中在赛场周边夜市摊,如炸串、米线、小龙虾等[41][42] - 赛事对城市整体文旅拉动有限,酒店未显著涨价,景区未爆满,文创店、老街依旧冷清,未能有效延伸至过夜消费和白天文旅活动[42][45][46] - 存在导流链条断裂问题,表现为文旅配套准备不足,如酒店价格服务未调整、缺乏交通接驳、球场与景点动线断裂等[48][49] 足球文旅的未来发展路径 - 实现足球对文旅的真正带动需进行系统性联动,包括球场与城市联动、赛事与住宿打通、赛程与路线挂钩、直播植入周边资源等[51][52] - 文旅局需从赛事设计初期介入,将足球与夜市作为入口,目标是把人带进城市深处,形成游客的完整体验[51][52] - 足球具备成为长链式文旅流量引擎的潜力,类似马拉松带动全城路线经济、音乐节带动短途过夜消费,省级联赛可成为地方文旅长期入口[53][54]
【招银研究|行业点评】“双节”消费观察:自驾出行热度续升,旅游客单环比改善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0-10 16:57
出行数据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较2019年同期增长30.8%,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非营业性小客车日均客运量同比增长7.1%,增幅超过水运、民航、营业性公路及铁路,自驾周边游热度高 [3] - 民航日均执行客运航班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5.1%,其中国际航线日均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9%,恢复度亮眼 [5] - 国庆期间国内经济舱机票均价较2024年微增0.3%,增幅不及"五一"假期水平 [5] 整体消费趋势 -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9] - 服务消费同比增长7.6%,表现强于商品消费的3.9% [9] - 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约30%,交易金额同比增长约16%,呈现量强于价的特征 [9] 商品消费 - 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40% [9]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通讯器材、汽车假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9] - 健康消费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品类销售收入增幅同样超10% [9] 服务消费与文旅出游 - 文化艺术服务、休闲观光、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9] -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88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9% [13] - 人均旅游消费为911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7.4%,恢复度较今年春节和"五一"假期环比改善 [16] - 宁夏、江苏、湖南、辽宁等多省份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实现10%以上的同比增长 [18] 重点景区与酒旅 - 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武汉东湖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64.3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6%;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5.6万人,同比增长15.97% [23] - 宋城演艺全国12大《千古情》共演出510场,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均创历年新高 [23] - 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同比增长11.5% [24] - 出境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0%,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机票量同比增长33% [24] 本地消费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25] - 受访餐饮企业中,营业收入、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和持平的企业占到66.7% [25] - 2025年国庆档票房为18.35亿元,同比下滑13%,总观影人次和平均票价分别同比下降4%和9.4% [27]
武商集团: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精准布局文旅、赛事及银发经济,销售额呈现正向增长趋势
财经网· 2025-10-10 12:47
公司近期经营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公司销售额呈现正向增长趋势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1.81亿元 同比减少12.66%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65亿元 同比增加7.53% [2] 业务战略与运营举措 - 围绕长假消费特点精准布局文旅、赛事及银发经济 [1] - 推出"楚风汉味"主题专场、外地游客酒店联动礼包及中秋礼品专题推荐等活动 有效覆盖本地居民、游客及特定社群 [1] - 将武汉网球公开赛等顶级体育赛事资源与商场运营相结合 打造"第二观赛现场"并配套消费券活动 有效吸引客流量 [1] - 与国际艺术季深度联动 通过优质演出资源回馈VIP客户 提升客户黏性与活跃度 [1] - 通过核心物业"自然美学+商业空间"焕新项目营造特色节日氛围与消费环境 成功塑造区域热门打卡地标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 [1] - 公司前身为创建于1959年的中苏友好商场 [1] - 公司于1992年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00501 [1] - 公司在湖北省内12个地(县)级市及江西省南昌市拥有购物中心门店11家、超市门店百余家 [1]
接待游客超389万人次!中山“双节”文旅成绩单出炉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1:23
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山市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13.89% 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4.32% [1] 游客与收入表现 - 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 较2024年国庆七天假期(341.8万人次)增长13.89% [1] - 接待过夜游客47.79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42.1万人次增长13.52% [1] - 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 较2024年同期19.69亿元增长14.32% [1] 核心片区与活动体系 - 以香山古城 大涌红博城 中山影视城三大核心片区为引擎 构建主题鲜明 层次丰富的"3+N"文旅活动体系 [1] - 香山古城完成升级改造后亮相 以"岐江焕彩"·一河两岸文旅带活动成为大湾区文旅消费集聚地和城市打卡地 [1] 大型文化活动与消费联动 - 2025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流行音乐周与第十七届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在兴中广场举行 1个展览 5场音乐会全部免票入场 [2] - "中山潮音嘉年华"开启"票根经济"模式 游客凭音乐会票根可在覆盖全市的联盟商户中享受专属折扣 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2] - 利高广场首场"潮音嘉年华"音乐会人气爆棚 带动周边粤港澳特色美食集市生意火爆 [2] 特色活动与体育文旅融合 - 翠亨新区马鞍岛举办飞阅"百千万"无人机表演 千架无人机与深中通道"同框"演绎动态光影画卷 [3] - "超级周末·中山镇超"2025年中山市镇街足球赛开赛 以"体育+文旅"方式打造假日消费热点 带动利和商圈 万象汇商圈等商业综合体消费 [3]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 围绕"百千万工程"主题 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打造美丽经济发展新样板 [4] - 南朗街道左步村举办稻田抖音直播音乐会和"秋日拾光集"摄影展 南区街道曹边村举办"曹边夜宴"之中秋晚宴游园会 首届乡村街舞大赛和红色摇滚音乐会 [4] - 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举办"惠游绿谷"消费券活动 翠亨新区举办月满深中"烩"聚湾区露营创业集市 [4] - 市人社部门联手五桂山街道举办"飨遇湾区·味道乡韵"粤菜师傅美食嘉年华 荟聚湾区11城美食 [4] 非遗活动与美食文化 - 三角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嘉年华 推出麒麟舞巡游展演 三人根艇公开赛等传统民俗活动 [5] - 坦洲镇开展粤港澳咸水歌展演交流活动 黄圃镇举办腊味非遗美食文化旅游嘉年华 小榄镇举办脆肉鲩菊花美食文化周 港口镇举办"岭南汤都"美食文化嘉年华 [5] - 通过非遗美食创新 名品甄选和优惠促销刺激旅游消费 [5] 公共文化场馆活动 - 中山纪念图书馆举办"书香润心 共贺国庆"主题活动 "贺国庆 迎中秋"朗诵音乐会 [5][6] - 中山市博物馆举办"云帆稳过伶仃洋"特展 "颂黄河"古元研究展 中山美术馆举办"岭南潮声"摄影展 中比漫画交流展 中山市文化馆举办"拾闲——香山雅集"书画展及中秋节非遗体验活动 [5][6] - 全市100多家香山书房常态化开放 策划亲子共度 创意手作 "寻宝"等特色活动 10月1日至8日共接待读者8.2万人次 [6]
株洲:文旅商融合催热“双节”经济,消费市场持续“圈粉”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00
节庆活动表现 - 茶陵县超级黄金周活动主会场接待游客超280万人次,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破6亿元 [4] - 醴陵瓷博会推出产业、文旅和大众消费3大类24项活动,包括14项主题活动、6项趣味大众活动和4项特色文旅活动 [5] - 株洲航空嘉年华连续举办三届累计接待游客约380万人次,线上关注流量近4200万人次,2025年活动期间芦淞区接待游客约160万人次,线上关注流量近1500万人次 [5] 文化创意与艺术活动 - 株洲博物馆举办亲子趣味蹴鞠会活动,融合古今规则以传播传统体育文化 [6] - 株洲美术馆组织150名青年艺术家等绘制巨幅助威旗为湘超联赛加油 [6] - N+T艺术馆开馆首展“融界”包含VR大场景艺术、沉浸数字影像等内容,国庆期间近2万人次观展 [8] 特色景区与商业体验 - 渌口区水仙湖嘉年华提供嫦娥奔月独舞秀、露营烧烤、农事体验等项目,炎帝陵等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9] - 株洲天泽华丽服装市场数百家商户推出“双节”特惠和直播展演,假期首日客流量同比上升35%,采购订单量环比增长28%,省外采购商占比达16% [11]
双节假期广东接待游客逾6517万人次同比增11.5% 旅游收入超613亿元比增14.2%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09 10:25
假期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全省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1.5% [1] - 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增长14.2% [1] - 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40.8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2.5% [1] -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广东目的地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 [1] 各细分领域游客接待情况 -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21.9万人次,增长16.5% [1] - 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365.5万人次,增长14.8% [1]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增长14.7%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269.1万人次,增长17.0% [1] -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291.6万人,增长16.2% [1] 客源地结构与热门目的地 - 到访广东的游客中省外游客占比接近70%,主要来自北京、杭州、成都、上海、贵阳等地 [1] - 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等目的地吸引了更多关注 [1] - 广州上榜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热门目的地前十名 [1] 夜间经济与文化活动 - 全省各地各级开展了近3000场文旅活动,包括系列演出、戏剧舞剧、音乐会、展览和中秋灯会等 [2] - 夜游成为激活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引擎,如丹霞山"万古丹霞"光影秀吸引游客18.6万人次 [3][4] - 韶关市假期前4天接待游客267.3万人次,同比增长26.3%,其中过夜游客39.2万人次,增长27.9% [3] - 佛山岭南新天地、河源万绿湖等地通过打造夜游新场景提升游客体验 [4] 文旅与体育融合 - 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开展"趣动全运 文旅有约"文旅全运嘉年华活动 [5] - 广州文化公园中秋灯会以"激情全运 活力荔湾"为主题,展出27组大中型灯组及近2000盏气氛灯 [6] - 肇庆七星岩景区举办系列活动,游客参与运动会挑战可集章互动、领取限定奖品 [6] - 第八届番禺水色旅游文化节每日呈现非遗技艺与现代元素融合的展演 [6] 消费促进与新场景打造 - 发放总计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推出相关文旅产品八折或满额立减等惠民补贴 [7] - 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深圳新地标与新活动(如欢乐剧场、"湾区之眼"书城)相继亮相 [7] - 惠州依托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乡村、民宿与美食打卡点,假日期间民宿预订火爆 [7] - 潮州联合美团推出"潮州旅行美好生活券包",覆盖多种消费场景 [8]
双节文旅成绩单出炉!江苏迎客超6000万人次,异地消费全国第一
扬子晚报网· 2025-10-09 10:06
总体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江苏省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8%和23.73% [1] - 假期前七天(10月1日至7日)江苏省异地文旅消费额为208.69亿元,同比增长25.89%,占全国总额的9.74%,保持全国第一 [1] - 多个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江苏旅游市场热度位居全国前列,百度迁徙平台接待游客量全国第二,美团平台旅游订单人次及消费金额均居全国第二 [1] 产品供给与活动 - 假日期间全省联动推出4200多项文旅活动,涵盖艺术展演、文博展览和互动体验 [2] - 红色文化与节庆氛围深度融合,如雨花台、新四军纪念馆的沉浸式讲解,以及南京“笪桥灯市”、徐州“龙湖升明月”等特色节庆活动 [2] - 在无锡、苏州等地组织开展“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30场活动,以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 [2] 演出市场表现 - 假期前七天全省共举办1490场演出活动,观演人次达58.85万,同比增长107%,票房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117% [3] - 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吸引大量客流,常州太湖湾音乐节4天吸引14万乐迷,苏州太仓元气森林音乐节3天接待9万多观众,南京汤山华晨宇火星演唱会3天吸引近11万观众 [3] - 通过620余场非遗展演活动,如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扬州非遗文创市集,推动非遗与潮玩结合 [3] 体育与旅游融合 - 结合“苏超”淘汰赛,推出20条“跟着苏超游江苏”旅游线路和150余项惠民措施,包括门票减免、消费优惠券等 [4] - 已进行的3场“苏超”比赛带动南京、徐州、南通3个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景区接待游客249.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其中外地游客181.11万人次,同比增长13.38% [4] - 赛事期间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达9.58亿元,同比增长33.73% [4] 夜间经济与博物馆消费 - 全省89家备案博物馆延时开放,其中40家推出主题夜游夜演活动,假日期间全省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24.0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8% [5] - 博物馆文创收入达3966.49万元,全省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展137项特色活动 [5] 惠民举措与公共服务 - 多地发放消费券和礼包,如徐州发放2300万文旅促消费大礼包,镇江发放20万文旅消费券,苏州面向教师和高校新生发放观演礼包 [6] - 公共服务平台“苏心游”开展35场线下惠民活动,吸引7万人次游客体验实时客流查询、行程规划等功能 [6] - 各地提供免费接驳交通、行李寄存、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停车等便利措施,并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交通,如南京钟山风景区使用AI智能识别优化周边交通 [6] 志愿服务 - 南京6000余名文旅志愿者在重点景区、文博场馆提供文明引导、秩序维护等服务 [7] - 扬州千余名“小橙子”志愿者在高铁站、瘦西湖等关键点位为游客提供专业服务 [7]
呼伦贝尔市推动“冷资源”变“热产业”
内蒙古日报· 2025-10-09 10:00
秋冬季旅游总体规划 - 呼伦贝尔市召开秋冬季旅游新闻发布会,多部门共同出席,为秋冬季旅游发展按下加速键[1] - 发布会是自8月提早谋划秋冬季旅游工作的重要成果,各旗市区及相关部门已形成联动合力[1] - 在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下,各部门通过官方平台集中发声,展现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内一流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决心[1] 文旅部门举措 - 市文旅广局推出4条主题旅游线路与69个特色文旅活动[1] - 计划分三个批次投放旅游消费券,持续发放旅游补贴以释放消费潜力[1] 体育部门举措 - 市体育局公布74项涵盖冰雪运动、大众娱乐的赛事活动[1] - 详解2025—2026年大众冰雪季场地规划,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1] 商务与市场监管 - 市商务局通过多批次商贸消费券发放,助力商贸与文旅联动发展[1] - 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文旅、公安等部门协同发力,保障游客消费体验,维护市场秩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