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求同存异
icon
搜索文档
东西问丨戴维·古德曼:如何推动中澳关系稳中有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9:24
中澳关系发展现状 - 中澳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得到稳定改善并实现全面转圜 今年是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开局之年 [1]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近期对华正式访问对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国领导人会晤时强调"求同存异" [8][10] 经贸合作领域 - 澳大利亚与中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 双方应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10] -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地位 两国在先进技术领域具有进一步合作潜力 [10] - 钢铁行业减碳 可再生能源 应对气候变化是两国重要合作方向 [10] 人文交流与学术合作 - 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中国研究机构之一 主要研究项目包括"本土中国项目"和"可持续发展与福祉项目" [5] - 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现状相比十年前被削弱 希望澳中关系改善能促进学术文化领域更紧密交流 [5] - 建议组织两国青少年交流访学项目 鼓励澳大利亚民众赴华旅行 亲身体验中国历史文化与美食 [10] 地缘政治影响因素 - 澳大利亚个别政客渲染"中国威胁论"源于历史殖民背景及美澳同盟关系 该国曾实施"白澳政策"直至20世纪70年代 [7] - 澳大利亚国防政策长期受美国影响 但美国行为未必符合澳大利亚利益 建议澳方制定更独立的政治军事外交政策 [7]
新华述评|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新华社· 2025-09-02 18:11
历史贡献与全球影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持续14年 付出3500多万伤亡的巨大代价 牵制并消灭日军大部分主力 为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窗口期 [3] - 中国抗战精神体现为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杨靖宇 赵一曼等英雄代表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迸发出的最强力量 [4] - 中国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国际秩序建设参与 - 中国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主张将"独立"作为托管制度目标写入宪章 为维护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利益仗义执言 [5]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为冷战期间国际关系注入新活力 [6] -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 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壮大的里程碑 [7] 经济发展与全球贡献 - 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3679亿元增长到2024年突破130万亿元 增长300多倍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 [9] -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转型 高铁 核电 5G 新能源汽车成为闪亮名片 [10] - 改革开放以来贫困人口减少近8亿 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近75% 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11] 全球合作与发展倡议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筑通向繁荣的"幸福路" 包括中老铁路 卡鲁玛水电站 雅万高铁等项目 帮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转变 [12][15] - 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惠民项目落地 [12] -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 从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四个维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 理念创新与国际共识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于2017年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并多次写入联合国 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 [15] - "五个世界"总目标包括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 为人类未来描绘清晰图景 [15] -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7][17]
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新华社· 2025-09-02 17:51
历史意义与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持续14年 付出3500多万伤亡的巨大代价 [3] - 中国战场牵制并消灭日军大部分主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百万以上日军深陷中国战场 [3] - 中国持久抗战为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窗口期 为太平洋战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4] 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3679亿元增长到2024年突破130万亿元 增长300多倍 [9] - 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其他经济体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9] -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 [9] 产业转型与创新 - 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10] - 实现从"世界工厂"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型经济转型 [10] - 高铁 核电 5G 新能源汽车等成为"中国名片" 深度重塑全球产业布局 [10] 减贫与全球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8亿 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近75% [11] - 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1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筑通向繁荣的"幸福路" 覆盖亚洲 非洲 拉美及太平洋地区 [12] 全球治理与合作 - 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12] -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惠民项目落地 [1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及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 [14] 国际合作项目 - 中老铁路帮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转变 [14] - 卡鲁玛水电站为乌干达提供清洁能源 [14] - 雅万高铁助力印尼迈入高铁时代 [14]
习近平:志同道合是力量、是优势 求同存异是胸怀、是智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1 10:58
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核心内容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9月1日上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1] - 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 合作原则与战略方向 - 坚持求同存异原则 强调志同道合是力量与优势 求同存异是胸怀与智慧[1] - 成员国均为朋友和伙伴 需尊重彼此差异并保持战略沟通[1] - 要求凝聚集体共识 加强团结协作 扩大合作规模[1] - 主张充分发挥各国禀赋优势 共同承担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责任[1]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新华社· 2025-07-22 22:22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货物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至超过7800亿美元 [2] - 双向投资存量从零增长至约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的229个城市 [2] 绿色与环保领域合作 - 中欧在清洁能源、零排放船舶、光伏产业园等领域合作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3] - 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3] - 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经济学教授认为绿色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3] 人文与科技交流 - 中欧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蓬勃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3] -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欧洲受到追捧 [3] - 2024年30多个欧洲国家获赴华免签待遇,为深化合作注入新动力 [3] 中欧关系战略意义 - 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四分之一 [5] - 欧洲议会议员呼吁加强在支持多边主义、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对话 [5] - 英国智库指出中欧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协作将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6] 合作共识与分歧处理 - 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 [4] - 欧洲商业联合会强调中国是欧盟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需持续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4] - 欧洲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认为欧中需加强对话、求同存异 [4]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越南南部赛区决赛在胡志明市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9 13:43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越南南部赛区决赛在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科大学举办 [1] - 中国驻胡志明市代总领事徐州、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科副校长潘清定等出席活动 [1] - 来自越南南部地区15所高校共28名选手参与决赛角逐 [1] 核心观点 - 汉语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汉语桥"比赛搭建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 [1] - 在越中经贸投资合作深化背景下,掌握汉语对青年学生职业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 选手通过比赛表达"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理念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 [2] 比赛内容 - 比赛围绕"天下一家"主题,包含知识测试、演讲、互动问答和才艺表演环节 [2] - 选手结合中越农历春节习俗、茶文化和儒家思想展示跨文化沟通中"求同存异"的理解 [2] - 才艺展示环节包含歌舞、古筝、太极、诗朗诵等表演 [2] 比赛结果 - 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的邓氏草仙获得冠军并将代表赛区参加2025年"汉语桥"全球总决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