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让更多绿电穿越山海、点亮万家灯火?
经济日报· 2025-11-01 07:29
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目标,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 - 到“十五五”时期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 [1]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发布,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法律保障 [1] - 新型能源体系旨在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系统 [1] 能源安全与全球竞争 - 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源于国家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需求,旨在降低对外部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 [1] - 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大国博弈中占据主动的关键 [1] - 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的核心领域 [2] - 行业正从能源技术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掌握清洁能源技术和标准有助于在未来全球产业分工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2] 非化石能源发展路径 - 以更大力度发展非化石能源,做大清洁能源蛋糕 [3] - 西北戈壁的风电光伏、西南水电集群、东部海上风电、沿海核电是未来能源的“压舱石” [3] - 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特色能源作为有益补充 [3] 化石能源的角色转型 - 在过渡期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调整其角色 [3] - 煤电需从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成为应对新能源波动的“灵活替补”和“稳定器” [3] - 通过技术改造和机制创新,并推广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等技术实现煤电低碳化发展 [3]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需建设特高压线路等“电力高速公路”,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绿电资源 [4] - 发展智能电网、储能设施以及需求侧响应,实现精准调度、削峰填谷,确保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4] 经济社会影响 - 绿电将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提升其应对碳关税等贸易壁垒的竞争力 [4] - 对普通人意味着更稳定的供电、更清新的空气、更智能的家居能源管理 [4] - 随着分布式能源普及,“人人都是绿色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成为现实,家庭光伏和企业用电负荷可参与电网调峰 [4] 发展驱动力与要求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高质量发展、能源安全、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统筹回应 [5] - 需要政府持续政策发力、企业不断技术创新、每个人在生活方式上作出改变 [5]
中国核电跌2.03%,成交额4.5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442.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08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公司股价报9.19元/股,当日下跌2.03%,总市值为1890.20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为4.57亿元,换手率为0.26%,主力资金净流出6442.3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0.52%,但近5个交易日和近20个交易日分别上涨1.10%和7.86%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核电80.01%,光伏10.93%,风电6.84%,其他业务合计约2.2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核力发电,概念板块包括绿色电力、央企改革、中特估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35亿元,同比增长8.1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80.02亿元,同比减少10.42%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1.63万户,较上期增加17.80%,人均流通股减少15.11%至45363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90亿股,较上期减少2.29亿股,多家主要指数ETF持股数量也出现减少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2.8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5.60亿元 [3]
中国核电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 多元布局擘画发展蓝图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5:49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35亿元,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 [1] - 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1] 核电运营 - 公司控股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达1510.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3% [1] - 累计上网电量141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4% [1] - 通过精细化管理,机组完成计划性检修后迅速恢复满负荷运行,核心电站运营效率稳居行业前列 [1] 项目建设与产能 - 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 [1] - 漳州核电2号机组进入装料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1] 新能源业务 - 控股新能源机组累计发电量333.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7% [2] - 累计上网电量328.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82% [2] - 公司持续扩大光伏、风电业务版图,完善全流程管控体系 [2] 战略投资与新兴领域 - 公司出资10亿元参与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持股6.65% [2] - 此次投资与其他投资方共同注入约115亿元资金,使目标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50亿元,成为国内注册资本最高的商业聚变企业 [2] - 该投资深度契合国家核能发展战略,有助于抢占未来能源技术制高点 [2]
浙能电力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子公司中来股份亏损近4亿
中国经营报· 2025-10-30 08:07
2025年前三季度,中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98亿元,同比下降14.21%;净利润亏损3.98亿元,同比下 降31.06%。中经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公开资料显示,浙能电力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主要从事火电、气电、核电、热电联产、综 合能源等业务,管理及控股发电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2023年,公司取得中来股份控制权,后者主 营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业务。 【浙能电力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子公司中来股份亏损近4亿元】10月29日,浙能电力 (600023.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8.14亿元,同比减少11.29%; 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0亿元,同比减少6.96%。 对于业绩变化,浙能电力方面解释称,主要受售电单价较上年同期降低,以及合并报表内的中来股份 (300393.SZ)光伏产品对外销售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 ...
中国核电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16.35亿行业居首,净利润154.97亿远超同行
新浪财经· 2025-10-29 22:39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21日,于2015年6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核电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全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为核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以及核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核力发电,概念板块涵盖绿色电力、央企改革、中字头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616.3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一,高于行业平均数606.7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核电收入327.83亿元,占比80.01%,是核心业务;光伏收入44.78亿元,占比10.93%;风电收入28.01亿元,占比6.84%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54.9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一,高于行业平均数141.92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8.94%,高于行业平均的64.89%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3.98%,高于行业平均的38.76%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41.63万,较上期增加17.8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54万,较上期减少15.1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较上期减少2.29亿股,多个主要ETF持股数量也出现减少 [5] 业务亮点与发展前景 - 核电主业经营稳健,2025年前三季度控股核电机组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1.33% [6] - 新能源装机持续扩张,2025年前三季度控股新能源机组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34.77% [6] - 项目储备雄厚,截至2025年9月30日,控股在建以及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9台,新能源控股在建装机738.78万千瓦 [6]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商运发电量同比增长15.65%,电源建设稳步推进 [7]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2025年半年报首次提出中期分红预案 [7] 机构业绩预测 - 长江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9元、0.53元和0.59元 [6] - 长城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831.84亿元、879.85亿元、971.35亿元,同比增长7.7%、5.8%、10.4% [7] - 长城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7.49亿元、102.39亿元、112.30亿元,同比增长11.1%、5.0%、9.7% [7]
遥遥领先!比尔·盖茨:中国核能投资额是全球其他国家总和两倍,核裂变有望成为最经济发电方式【附核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前瞻网· 2025-10-29 15:02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28日,据彭博社消息,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下一代核反应堆的研发竞赛中, 中国正日益挑战美国和其他国家在核能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毫不吝啬地称赞道:"他们的核聚变和核裂变研 究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并且透露,中国当下在核聚变领域的总投资额已"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两 倍"。 当下,美国正陷入电力需求激增困境。彭博行业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推动核电支出激增 3500亿美元。同时,彭博新能源财经4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35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占到 总用电量的9%左右,该数据是2024年的两倍多。 盖茨指出,数据中心、AI、热泵和电动汽车正同步推高用电需求,他认为核能既能满足数据中心用电需 求,又能降低电力成本。尽管美国天然气资源占全美发电量近半,而天然气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长 远来看,核裂变或核聚变很可能将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 核电是以核裂变释放热能驱动汽轮机发电,具有零碳、高能量密度和全天候稳定出力的特点。在当前全球倡 导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零碳特性使得核能成为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之 一。高能量密度意味着 ...
【环球财经】印尼计划2032年投入运营首座核电站
新华财经· 2025-10-28 21:37
新华财经雅加达10月28日电(记者冯钰林陶方伟)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副部长尤利奥特·丹戎27日表 示,印尼计划于2032年投入运营首座核电站,以支持该国能源转型和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尤利奥特当天在印尼核能监管机构(BAPETEN)执行会议上表示,核能如今被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核电站不再被视作最后选项,而已成为国家能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 分。"他强调。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他进一步说明,该政策符合印尼长期发展战略以及政府近期颁布的国家能源政策法规。根据政府制定的 路线图,印尼计划到2060年将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提升至11%。 尤利奥特表示,尽管前景积极,但核电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以及公众对 安全的关切等。对此,政府将通过加强监管体系、完善风险管控并深化国际合作,确保核能项目安全、 高效推进。 ...
全会公报之外的“新信息”
一瑜中的· 2025-10-27 22:42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袁玲玲(微信 Yuen43) 报告摘要 10 月 23 日,二十届全会公报,参考点评 《十个关注点 ——四中公报"要点"学习》。全会闭幕次日,中共 中央举行解读新闻发布会,同时国务院及各部委迅速召开学习落实会议。本期政策周报主要关注,全会公 报之外的"新信息" 。 1 、国务院层面部署: 10 月 24 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提出" 谋划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政 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 ","抓紧谋划明年政策举措,确保'十五五'良好开局"。 2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新闻发布会上提 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一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增长保持在 合理区间,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二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 破。四是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五是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六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七 是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建议》参照以往惯例,主要提出定性目标,具体的定量指标 ...
专访中国能源研究会林卫斌:应逐步降低传统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22:1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 行。 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 动能。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 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对我国来说,"十五五"不仅是全面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的首个五年,也是为实现碳达峰目标而冲刺的五 年。作为全球能源消费与制造大国,我国在"十五五"及未来应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 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方面还有哪些重点工作亟待推进?围绕这一系列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进行了专访。 推进能源利用电气化 NBD: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接下来需要从哪些关键领域发力? 林卫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关键在于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 ...
解码国家规划综合生产能力目标的战略逻辑
期货日报网· 2025-10-27 12:48
“十四五”能源规划核心目标 - 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目标为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 [3] -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目标为39%以上,核电运行装机目标为7000万千瓦,风电、光伏总装机目标超过12亿千瓦 [4] - 煤炭产能目标维持在41亿吨/年左右,煤电平均供电煤耗目标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 [4] - 天然气产量目标达2300亿立方米以上,原油产量目标稳定在2亿吨/年左右 [4]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构成 -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通过各种能源生产途径所能生产的能源总量,以标准煤为单位计量 [5] - 2025年46亿吨标准煤目标的具体构成预计为:原煤产量42亿吨(折合标准煤30亿吨)、石油产量2亿吨(折合标准煤2.86亿吨)、天然气产量2300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2.23亿吨)、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11亿吨标准煤 [5] 能源生产现状与增长趋势 - 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为49.8亿吨标准煤,较2020年的40.8亿吨标准煤增长22% [6] - 2025年上半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5.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其中煤炭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5.4%),原油产量1.1亿吨(同比增长1.3%),天然气产量1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 [6] - 2024年煤炭产量47.6亿吨,原油产量2亿吨,天然气产量2200亿立方米 [6] 能源结构转型进展 - 能源生产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2024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中占比降至53.2%,较2020年下降4.6个百分点 [7] - 非化石能源生产占比提升至19.3%,较2020年提高3.4个百分点 [7] - 2024年全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6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5% [7] 能源消费特点 - 2024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9.6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4.3% [8] - 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达61.6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3.3% [8] - 工业是能源消费主体,占比超过60% [8] 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 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约为40% [9] - 煤炭消费比重仍达53.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9] - 单位GDP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9] 国际能源自给率比较 - 2024年美国能源自给率为110%,俄罗斯为150%,中国保持在80%以上 [11] - 欧盟能源自给率较低,为15% [12] 能源保障的战略意义 - 提升能源自给率有助于应对国际地缘冲突和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供应风险 [14] - “十四五”期间能源领域投资预计超过10万亿元,可创造就业岗位超过500万个 [15] - 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煤电平均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16] - 中国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生产能力全球领先,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风机产量占全球6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