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戏剧

搜索文档
开心麻花:打破“第四堵墙”与观众戏剧共创
北京商报· 2025-08-07 20:35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嘉瑞文化中心三层的开心麻花·花花世界,一场特别的演出正在进行:观众席与舞台 的界限消失了,演员穿梭于人群之间,剧情甚至会由观众的即时反应和参与决定后续走向。这不是传统 意义上的话剧,而是开心麻花打造的沉浸式戏剧现场。近年来,这家以"喜剧"为强标签的剧团正悄然推 动并实践着一场行业变革——在新戏剧空间,通过沉浸和互动优势打破戏剧的"第四堵墙",将单向观演 关系重构为双向互动的"演出社交"。在这场变革中,剧场从艺术殿堂走向城市生活圈,观众从旁观者变 为参与者,而戏剧本身,则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交货币。 演艺的空间革命 不同于在传统的大剧场,观众静坐黑暗中,与台上光芒四射的演员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开心麻花正在将 越来越多的演出搬进酒吧、商场、胡同和园区,让戏剧渗透进城市的毛细血管。 "区别于标准的大剧场、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拓宽了能做演艺的场景,基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能够更好地 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开心麻花剧场院线副总经理马悦舒说道:"目前城市里的大剧场基本是一些存 量空间,即使是有增量的空间也有限,足够挑高的方正无柱空间本身也稀缺。" 空间的解放带来观众的解放。原本不会走进剧场的年轻人,因为一场商场里的即 ...
脱口秀增速领跑 上半年剧场演出消费超54亿
北京商报· 2025-08-04 15:5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场演出总票房收入达54.02亿元,总演出场次16.05万场[1] - 话剧品类稳居票房榜首,音乐剧、舞剧等艺术门类同步增长[1] - 社交媒体互动与口碑传播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1] 细分品类表现 - 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成为仅次于话剧的第二大品类[3] - 话剧演出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3] - 音乐剧票房同比增长15.1%,原创作品与国际经典剧目共同推动市场热度[4] - 舞剧精品剧目持续引领市场,推动传统文化破圈传播[4] 消费者特征 - 剧场演出购票观众中女性占比达68.8%,较2024年同期微增0.7%[3] - 女性观众在音乐剧、舞剧、沉浸式戏剧及儿童剧中的比例普遍超过平均水平[3] - 脱口秀社交属性显著,成为年轻人娱乐刚需[3] 市场推广方式变革 - 社交媒体"种草"、剧评分享及线上互动成为影响观众购票决策的关键因素[4] - 线上线下的联动增强观众参与感,例如通过抖音挑战赛、微博话题互动转化线上流量为线下票房[4] - 消费者通过小红书、B站等平台进行演出测评参考,降低购买低质演出的风险[4] 内容质量要求 - 观众对演出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粗制滥造作品难以生存[4] - 优质作品需要结合沉浸式体验与交互式一体化设计[3] - 行业需在保持艺术水准的同时探索商业化路径,最终回归内容本身[5]
引进“沉浸式戏剧+”“元宇宙剧场”等新业态 西安打造文旅新地标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5:25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西安曲江新区文旅产业持续蓬勃发展 消费新场景接连落地 现象级文创产品单品销售破千万元 [1] - 去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次1 46亿人次 同比增长9 23% 旅游综合收入698 20亿元 [1] 文旅融合战略 - 西安曲江新区加快打造全市文旅融合"领头雁" 首发经济"主阵地" 新型消费"聚集区" [1] - 深化"文旅+科技+商业"融合模式 对接国内头部演艺品牌 打造现象级小剧场新地标 [1] - 落地集文化 旅游 商业为一体的文商旅融合新空间 满足购物 休闲 娱乐等全方位需求 [1] 文旅新业态布局 - 锁定年轻群体个性化 多元化消费需求 大力发展"沉浸游"等文旅新业态 [1] - 对接国际知名科技公司 推出数字化文旅新产品 [1] - 筹备亚洲最大飞行剧院——曲江飞行剧院 利用先进视听技术沉浸式感受大唐文化 [1] - 长安书院推出多个VR历史体验项目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历史场景 打造"可触摸的历史" [1] 未来发展规划 - 引进"沉浸式戏剧+" "元宇宙剧场"等新业态 打造现象级小剧场新地标 [2] - 着力打造曲江十大VR体验项目 激活消费新动能 [2] - 深化文旅体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改革 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增强30家文化场馆运营效益 全年演出场次达5300场 营收增长10%以上 [2] 入境消费拓展 - 实施"产品创新+场景升级+服务优化"三大措施 拓宽入境文旅消费 [2] - 布设外卡POS机 开设境外旅游服务线上专区 增加外币兑换服务点 推动境外游客在线票务预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