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港联动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8:28
内地VC/PE机构赴港布局动态 - 内地VC/PE机构成为香港科创浪潮中的积极参与者,正紧锣密鼓筹划赴港申请牌照、设立基金 [1] - 多家头部机构已有实质性动作,例如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中科创星正规划在港设点 [3] - 机构布局香港的逻辑包括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为已投和生态圈企业提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理想窗口 [3] 香港科创生态发展驱动力 - 政策层面,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施政报告阐述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清晰蓝图,涵盖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等多重方向 [6] - 资金层面,创新科技署推出优化版"创科创投基金",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6] - 项目层面,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赛道表现突出 [6] 内地机构赴港面临的挑战与考量 - 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包括对自身是否符合资质条件、牌照申请时长与成本、当地资金使用灵活性等缺乏清晰了解 [8] - 募资与投资面临挑战,香港市场资金多集中于成熟期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聚焦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体量整体偏小 [8] - 专业建议指出,机构需做好境外市场研究与可行性评估,提前熟悉境外资方投资逻辑与习惯,并备好相关材料以提升对接效率 [8]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8:07
内地VC/PE机构赴港布局动态 - 内地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赴香港设立公司及基金的热情高涨 [1][2][3] - 具体案例包括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中科创星正规划在港设点 [3] - 布局香港的逻辑包括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帮助已投企业走出去和创新理念引进来 [3] 香港科创生态的机遇 - 香港特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5年施政报告阐述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蓝图 [6] - 资金层面推出香港版政府引导基金,创新科技署推出优化计划,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6] - 科创项目储备持续扩容,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赛道表现突出,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 [6] 内地机构赴港面临的挑战 - 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包括对自身是否符合资质条件、牌照申请时长与成本、当地资金使用是否灵活等问题的担忧 [8] - 募资与投资项目挑战多元,需吃透香港投融资环境并掌握本地资源,引导基金仅能覆盖部分出资,剩余资金需自行筹措 [8] - 香港市场资金多集中于成熟期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聚焦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体量整体偏小 [8]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6:33
内地VC/PE机构赴港布局动态 - 内地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赴港设立公司及基金的热情高涨 [1][2] - 具体布局方式包括申请牌照、密集考察项目、设立基金及筹备子公司落地 [2] - 头部机构案例包括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中科创星正规划在港设点 [2] 机构布局香港的战略逻辑 - 布局香港的逻辑包括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机遇 [2] - 香港为已投和生态圈企业走出去以及创新理念引进来提供了理想窗口 [2] - 香港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全球地缘经济环境复杂,国际资金进出敏感,对企业定价和融资窗口有影响,且监管体系与内地差异较大 [3] 香港创投生态的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施政报告阐述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清晰蓝图,涵盖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等多重方向 [4] - 资金层面,创新科技署推出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4] - 项目层面,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赛道表现突出 [4] 赴港布局面临的挑战与考量 - 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包括对自身是否符合资质条件、牌照申请时长与成本、当地资金使用灵活性等缺乏了解 [5] - 挑战包括需要吃透香港投融资环境,掌握本地募资与投资资源,即便有引导基金加持也仅能覆盖部分出资 [6] - 香港市场资金多集中在成熟期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聚焦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体量整体偏小 [6]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2:35
内地VC/PE机构赴港布局动态 - 内地VC/PE机构赴港设立公司、申请牌照、设立基金的热情高涨 [1][2] - 具体案例包括: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5月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中科创星正规划在港设点 [2] - 布局香港的逻辑包括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帮助已投和生态圈企业“走出去”和创新理念“引进来” [2] 香港科创生态发展机遇 - 香港特区政府政策扶持升级,2025年施政报告阐述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蓝图,涵盖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等多重方向 [4] - 资金层面推出“基金招商”,创新科技署去年12月推出“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4] - 项目储备持续扩容,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赛道表现突出 [4] - 香港汇聚高校科研资源、外资研发资源,且能提供出海便利,投资与高校合作紧密、具备出海潜力的企业有望实现良好收益 [4] 内地机构赴港面临的挑战与考量 - 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包括对自身是否符合资质条件、牌照申请时长与成本、当地资金使用灵活性等缺乏了解 [5] - 赴港设基金需吃透香港投融资环境,并掌握本地募资与投资资源,引导基金仅能覆盖部分出资,剩余资金仍需自行筹措 [6] - 香港市场资金多集中在成熟期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聚焦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体量整体偏小 [6] - 对有意赴境外募资的机构建议包括:做好境外市场研究与可行性评估,提前熟悉境外资方投资逻辑与习惯,募资前备好相关材料以提升效率 [6]